分节阅读 194(2 / 2)
司马迁觉得:是因为寡妇清有钱。他感慨:清不过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寡妇,竟然能“会见”万乘之尊的天子,名扬天下,还不因为她有钱啊这么说,秦始皇估计不乐意,搞得朕像是吃软饭的一样。上的另一位富豪,司马相如的老丈人卓王孙,当年从赵国下放到乡下,夫妻俩只推了个小破车就上路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要收拾哪个老板,还需要这样巴结
有人觉得:是因为寡妇清有势。据说,寡妇清的奴仆和私人武装有上千人之多。不过要说这个是秦始皇巴结寡妇清的理由,秦始皇要呵呵一笑了,六国上百万的正规军队都被朕消灭了,千把人的民间武装能镇住秦军吗
还有人觉得:是因为寡妇清有颜值。最先冒出这个大胆想法的,是寡妇清的四川老乡、大才子郭沫若。他写的历史剧里,就有秦始皇迷恋寡妇清的场景,甚至与赵高合谋干不可描述之事。后来的各位编剧当然更不会放过这种“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桥段。不过需要强调一下的是,按照秦汉时期的习惯,六十岁以上的无夫女子才可以称为寡妇。
其实,寡妇清能吸引秦始皇,主要靠三点:
第一,寡妇清掌握了特殊的战略资源朱砂。寡妇清家族世代开采朱砂矿,朱砂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其用途非常广泛。既可用来制作朱色颜料,又可用作镇静剂,外科还可用来治疗疥癣等皮肤病。加之,朱砂既有毒又防腐,因此古人误认为用朱砂炼成金丹可以使人长生不老。同时朱砂又是提炼水银的原料,相传秦始皇的陵墓用水银做成江河大海。根据现代考古勘测,秦始皇陵里水银中埋藏数量在100吨以上。而当时朱砂矿的埋藏地点和开采提炼技术都是不外传的秘密,甚至寡妇清还可能掌握炼丹术,因此她的地位难以撼动。
还有一个跟她类似的幸运商人叫做乌氏倮,他善于饲养马匹,因此秦始皇虽然不喜欢商人,但为了满足国家对战马的巨大需求,秦始皇还是克制个人的好恶,让乌氏倮享受贵族待遇。
“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秦始皇作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为了长生不老,也可以受点憋屈的嘛。
第二,寡妇清的经营与“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冲突不大。商鞅和韩非所指责的商人,是那些囤积居奇、扰乱市场、跟国家抢土地、抢劳动力的投机商人。而寡妇清在帝国边疆的巴蜀地区,那里土地贫瘠,本来就不是粮食主产区,所雇佣的劳动力,很多也是当地土著,对于国家耕战目标影响不大。相反,通过优待寡妇清,还可以安抚当地势力,巩固秦国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第三,表彰勤劳创业、作风清白的寡妇清,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统一天下以前的秦国,不讲礼仪,“父子无别,同室而居”,被东方六国看做没文化的野蛮人。在男女关系上,更是比较随意,大家知道,从秦始皇的太祖奶奶芈月到亲妈赵姬,在个人生活作风上都不太讲究,成了六国的笑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光搞修长城、建弛道这些重大基础设施提升硬实力,也要讲软实力,改良旧风俗。记载的五块秦始皇刻石中,有关“匡饬异俗”的内容就出现了三次。在这些碑文中,秦始皇把“贵贱分明,男女礼顺”这些事情看的和平定六国一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表彰勤劳创业、作风清白的寡妇清也是秦始皇弘扬价值观,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举措。
其实,在那个年代,女老板想“会见”皇帝,也不一定非要像寡妇清那么牛。
在寡妇清会见秦始皇的年代,大秦帝国泗水郡沛县的乡下小酒店,一个汉子喝多了,在店里睡着了。
女老板王大妈把他喊醒:“刘老三又睡着了酒钱呢”
汉子勉强睁开眼:“先欠着吧,等我发达了,成了始皇帝那样的大人物,一定。。。。。。。”倒头又睡。
年底,刘老三欠的酒钱眼见得没指望了,王大妈含泪冲销坏账。
一百年后,司马迁在中写道:高祖皇帝刘邦好酒,常常到王大妈家赊账喝酒。
肖振宇刚讲完故事,在一旁等候多时的贺筱筱凑过来,为宋坤宇讲解如何让生命不平庸:
我们都无数次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即一个人在某个特定领域坚持努力10000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道理听上去不错,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努力就一定能达成所愿吗拼命10000小时,就真的能成为精英吗
现实中,这并不是一个必然事件,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所以,即便很多人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了数十年岁月,成为专家的也只是凤毛麟角。
一、一切勤奋的表演,都只能满足虚假的心安。
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以及高压力的工作,让很多年轻人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一般,无时无刻不处在忙碌和焦虑之中。
他们经常做出很多计划,每天把自己的行程表排得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