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发明家 > 分节阅读 77

分节阅读 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力能最大化的扩散开来,进而能扩展开百姓们的思维,将来能再出几个王浩然也不一定呢

“陛下高瞻远瞩,臣下受教了”李淳风肯定不傻,自然能猜到李世民的想法,“王驸马与他的那些研究队的人也就是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能测量出这种精确程度,已经是难得之极了。”

“这群小伙子确实了不得啊你明日就随朕一起去犒赏他们吧,顺便公布一下测量结果。”李世民决定为此事多造一些势,然而无意间他又看见桌上的奏折,眉头微皱,思虑了一会又改口道:“恩还是你明日自行去公布吧,犒赏之事,朕另行打算。”

下午,王浩然就接到圣旨,李世民要他明天一大早去太极殿听赏。这就让王浩然一头雾水了,太极殿是朝廷大臣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测量一下月亮就要去太极殿听赏,貌似有些过了吧难道朝廷明天议会没什么聊吗这不可能啊李世民在大唐四周动武,总得时时跟进吧

王浩然想不出李世民的意图,只好在百官上朝之前一大早就赶去皇宫,看看李世民会不会先召他过去透露一下情况。不过王浩然没等到李世民召见的旨意,倒遇上“路过”的福安了。

“诶,这不是王驸马爷吗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福安笑盈盈的迎了过来。

王浩然不大确定这福安是不是李世民授意前来的,见四下无他人,干脆压低声音直接问道:“福公公,我前些日也就小打小闹一番罢了,没想到陛下就要召我去太极殿听赏,难道还有其它什么事吗”

“驸马爷过谦了,测量出月亮大小这如此大的功劳,在太极殿听赏也不为过。至于有没其它事,咱家可就不知道了。近来陛下烦心于大唐对倭国立场和态度上面,咱家还得用心想些点子让陛下舒缓一下心情呢,哪还有时间理会其它事。”

“哦这又是怎么回事”王浩然这时可以肯定福安是受李世民的旨意过来的了。

“前几天陛下下旨组建了两支考察队,负责考察大唐与倭国的交流史,其中一支奔赴倭国考察。然而满朝文武大臣几乎全都反对,联名上书要求解散考察队,陛下现在正为难着呢。”

原来如此李世民组建的虽说是考察队,但其主要工作还是寻找一些能证明与倭国同根的证据,促进同化倭国进程。可是,并没有几个唐人愿意认同这一点,而是更愿意以俯视的姿态对待倭国,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骄傲资本,经济、文化、武力哪一个不是站在世界之巅的所以说,李世民的考察队被排斥是理所当然的,没人愿意与卑微的种族相提并论。

但是,就这么一件事,李世民用得着避着王浩然吗直截了当的找王浩然商量一下不就得了王浩然想不透,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他去琢磨。

众大臣都上朝后不久,王浩然就接到旨意进太极殿听赏。李世民这回赏赐得很阔绰,钱财、丝绸都只是个零头,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把王浩然的研究团队赐名为大唐研究所,所长自然是王浩然了,其它一些职位并未指定谁人担任,全权由王浩然安排。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并不是官职,因为商户不能为官,而王浩然的研究团队里基本都是商户,所以李世民变相的另立名目,研究所内的职员都能吃上公家饭,拉拢这群人的同时也能让这些人知道,他李世民才是这些人的大东家。

李世民一连串的奇怪举动让王浩然觉得莫名其妙,难道李世民良心发现,终于意识到他自己之前太扣了

真相很快就浮出水面了,李世民赏赐完后便提起考察队的事,说道:“前日众爱卿联名上奏要求解散考察队,其中考量也有道理。正好如今浩然也在这,浩然,既然考察队的事是你提出的,那你就跟众大臣说说其中的必要性,若是你说不服众大臣,那朕可就要把考察队解散了哦”

被坑了王浩然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被坑了,难怪李世民突然大方了,原来是准备来坑人家啊其实考察队的事王浩然并没有正式的跟李世民说过,也就是那么随口一提罢了,这倒好,自己被坑得没法反驳,还一下子就成了众大臣的对头了

第139章 太极殿斗嘴

现在还能咋办,总不能说自己也反对成立考察队吧与当今皇上相比,还是跟满朝大臣唱对台戏比较妥当一些,好在王浩然自己也觉得成立考察队很有必要,故而也不用过多思量也就有了主意,回话道:“陛下,不知诸位大臣是为何反对成立考察队的呢”

“这还用问吗成立考察队劳民伤财,而又没什么作用,也亏你想的出来这主意来糊弄陛下”不等李世民答话,魏征就先跳出来了,他就喜欢和王浩然抬杠。

王浩然被损了也不生气,反正这话算是评论李世民的,他只是随口说了个主意而已,并没有详细的计划出来,这事主导的还是李世民。见李世民脸色有些难堪,王浩然反而有些乐了,当然,这得憋着,正色道:“魏相此言差矣,成立考察队有利于加上大唐与倭国的关系,这对大唐同化倭国是极为有利的。”

“何为同化”众大臣一头雾水。

王浩然没想到李世民没跟大臣们说过同化的事,他望着李世民,以为李世民有不能说的缘由,却见李世民点头示意王浩然可以和大臣们说明,这就让王浩然哭笑不得了,可以明说,他自己之前又不说,真是活该被大臣们联名抗议了。

“诸位,小子有一事想请教一下,就是有如契丹、吐谷浑、突厥这些国家,他们臣服大唐后,为何面对武力强大的大唐军队还是常常会出现一些势力起来反抗呢”

s:有了热武器的大唐,版图扩张得比原有的历史快得多。

“这还用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个大臣鄙夷道。

“这就对了,正是因为他们对大唐没有归属感,这才会一直有人想反抗。诸位再想想,战国时期,齐楚魏等国皆是有着共同的根源,所以当时的齐国人跑去魏国当官也不是太惊世骇俗的事。而小子刚才所说的同化,就是在倭国百姓心中建立起对大唐的情切感,成立考察队就是寻找出大唐与倭国的共同根源,此事若成,将来大唐统治倭国,必然不会像吐谷浑那些国家一样时不时的跳出一些人来反抗。”

太极殿内一片安静,都没想到这小家伙够狠的,倭国才派使者来过两次,而大唐对倭国还不甚了解,这小子就开始打着倭国那片土地的主意了要知道,现在太极殿内大部分都是武将,哪个没有开疆扩土的雄心但肯定不会把雄心放在汪洋大海那边的倭国那里。人小想法多就算了,让他们更意外的是,连皇上也愿意跟着玩

“但凡战事,都需讲究个出师有名,然而远在天边的倭国,我等又能找到什么借口呢就算有,那汪洋大海这道天然屏障又能怎么突破呢而且,就算突破了,那以远征之师对驻守之敌,能有胜算吗”有一大臣就事论事道。

王浩然认得这人是谁,正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公,现在叫李勣。因为有热武器,李勣在战场上亦是屡得战功,如今比历史上要早上几年被封为英国公。王浩然拱手答道:“英国公的说法小子不敢苟同,时代不断在变迁,以往行军打战,都是手持长刀长枪,而现在呢在场的诸位将军怕是连持刀上阵杀敌的机会都没有了吧那以后战场又会变成什么样非要打死几个人才能叫打仗吗不然比如高句丽,我们大唐都尚未对它用兵,可高句丽却主动要求内附,这是为何小子以为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国力强盛,非他们所能抵抗的,这就是震慑力,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对于倭国来说,大唐同样具有强大的震慑力,而且现在倭国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技术都十分落后,若是内附大唐,这些肯定是能得到极大改善的。成立考察队宣扬大唐与倭国同根的思想,就是为了消除倭国百姓对大唐执掌倭国时的抵抗情绪。”

“难道倭人就那么傻,任由你同化”魏征又跳出来驳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