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发明家 > 分节阅读 44

分节阅读 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由于三个摆钟的钟摆长度不一样,所以走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两个已经走了近三十个小时,还有一个走了二十多个小时。王浩然根据他当年高中时学的单摆定律计算出结果后,让陈俊把其中一个走得快的摆钟的钟摆调长一定尺寸,然后再让这几个摆钟同时工作。如此反复的根据其它摆钟与实际走的时间的比例不断的调整那个摆钟,用了半天时间才调校完毕。

王浩然叫人把调校好的摆钟挂在墙上,叫陈杰再上楼顶做记号,等明天看看时间准不准,其余两个摆钟就让新人去调校了。

“承勇,等下你就去厂房找余师爷,叫他批量生产这摆钟的部件。陈俊和陈杰就设计一下外形结构,看起来要庄重、高贵,将来能不能卖上好价钱,就看你们的了,设计好了就让木工房制作。”王浩然本来还打算给摆钟装上报时装置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太吵了,又用处不大。

“文善,你带着许冕、子照继续研究金属,可以开始研制合金了。”朝廷自己制作的钢铁质量远不如王浩然厂房生产出来的,因为他们没办法提高熔炉的温度。军火司所使用的钢材全都是从长安厂房购买的,有些还是直接让厂房制造。等军火司研制出冲锋枪这些后,肯定是要大量生产的,若是厂房能始终代表大唐最高生产品质,那以后还有大把甜头等着自己呢。

“三哥、少爷”

“叫我七哥吧。”王启宏打断王浩然的话说道,在这样的环境里,听王浩然叫自己少爷感觉很别扭。

“好吧。”王浩然倒觉得这样叫也好,以前王浩然他娘非要他叫王启宏为少爷,说什么尊卑有别。他继续说道:“三哥、七哥,还有兆筠、俞尧,你们来研究这个。”

王浩然说着,找来一个小木块,举到一定高度,然后松手,让小木块掉落到地上,这才继续说道:“我要你们研究出这小木块掉落的高度与所用的时间的关系。”

“就这些”俞尧讪讪道。

“就这些不过单单这些,你们若是三个月内能研究出来就很了不起了。”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说,能知道的信息就这么点吗是不是还要规定用的是什么材料、多大的东西这类的”

“不用,这些就足够了,因为这跟物体大小、重量都没太大关系。”王浩然打算用这实验让他们历练一下。

“不可能吧”俞尧怀疑道。

“那我们做做实验看看”王浩然提议道,他自己也想做一下中国版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于是余俞尧到外面找来一大一小的石头拿到楼顶,而王浩然等人都聚集在楼下观察。

“你们看好喽我放了。”余俞尧朝下面的人喊道,说完便仔细的调整两个石头的高度,尽量的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咚”两个石头落在地上。

“怎样”楼顶的余俞尧好奇地喊道。

不过没有人回答他。

“是不是同时落地”

“好像是,不过也不确定。”

“我看不像。”

众人议论纷纷,王浩然算是无语了,这些人也太较真了吧难道非要两个石头不差丝毫的一起落地才叫同时落地吗算了,让他们自己捣鼓吧,心累。

“浩然。”王景修唤道,“我觉得你刚才说的理论没有错,可是如此一来的话,那你让我们研究的岂不是太简单了量一下高度,用摆钟记下时间,以此计算出速度,那高度与用时的关系不就出来了吗”

“没这么简单,那石头落下的速度可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越来越快。”

“这”王景修也不怀疑王浩然的话,这么一来,他也犯难了。

“若是这样,还能研究得出来吗”王启宏亦问道。

“怎么会不行呢你们想啊,任何物体无论放在多高,只要高度一样,掉在地上的时间也一样,如此看来,高度与时间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关系,只要找出这个关系就可以了。”

“别只想着从物体垂直降落这一种方式去寻找答案,或许还可以这样。”王浩然说着就把手中的石头朝水平方向扔了出去,他也就只能说这么多了,再说的话,自由落体的公式就出来了。

安排好这些人,王浩然又来到以前的杂交水稻试验田,虽然已经研制出了好几种优质的杂交水稻,可许玄安毕竟刚接触不久,想要尽快的研究出三系育苗法,王浩然还需多跟进才行。

第七十六 摆钟热销

王浩然从各百货店召来一个聪明伶俐的店员,让陈俊教授他们如何维修摆钟。陈俊教得很仔细,什么地方容易坏、坏了又要怎么维修王浩然看不下去了,打断道:“不用说那么多,你教他们怎么安装就行了。如果哪里坏了就换部件,还不行就把可能坏了的换了,还不管用就全换了。每一个部件都明码标价写在单子上,过了保修期,就照着单子收费便是。”

“这算你狠”陈俊鄙夷道。

“这算什么,我还后悔做这摆钟用的材料太好了呢。”

“那也用不了多少钱啊,你一架摆钟都敢卖上几十两白银,还用得着在乎这点小钱”

“这你就不知道,能买得起摆钟的人有限得很,等摆钟市场都饱和了,那卖摆钟还能赚到什么钱若是还想依靠摆钟长久性的赚钱,就只能靠后期维修了。可若材料用得太好的话,摆钟十来二十年不坏一次,那还能赚什么钱”

“商人果然是耍奸巧取之辈”陈俊对王浩然的鄙夷又刷出了新的高度。

一个多月后,摆钟在蒲州、洛州、长安三地的百货店开始出售。不过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顾客把摆钟带回家后该怎么校对时间王浩然的解决方法就是制作一个类似罗盘与日晷相结合的玩意,称之为校盘。店员上门安装时,在太阳下水平放置校盘,然后转动校盘,使校盘上的某个刻度与里面的指南针指向相重合。校盘上还有一根垂直的细针,通过这细针的影子所指的刻度来确定时间。虽然这样校对的时间不是很准,问题却也不大,反正古人不需要太准确的时间。古代时间常用的最小单位是“刻”,一刻钟等于后世的十五分钟,王浩然让陈俊他们制作的校盘完全可以精确到一刻钟之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