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火场神探 > 分节阅读 44

分节阅读 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直接把罪名扣在了我的头上”

“坐下”潘朵拉一拍桌子,蹭地站起身来,对着贾英杰大声呵斥道。

贾英文重重地跌回到座位上,捂着脸发出呜呜的怪叫声,像是一只哀号的猫头鹰。

“你确定,发生火灾的那天,你不在现场吗有没有证人。”向小北用平缓的语气问道。

“咯咯咯我在与或在,还有意义吗就像这次被你们拘留一样,我是受害者,为什么还要拘留我”贾英文把遮在脸上的手拿开,发出了一串古怪的笑声。

只不过他的眼角还泛着泪花,眼神里全是倔强和不甘。

“火灾原因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但是案情却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百倍你现在只需要知道,我们是在帮你,给你机会”潘朵拉用不容质疑地语气对贾英文训斥道。

“你的意思是,这起火灾你们已经查清楚了,和我没有关系”贾英文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用急切地语气问道。

“发生火灾的那天,你去了哪里”向小北再次问道。

“我和几个朋友去喝酒了,就在中心街附近的一个酒馆。我们总是聚在那里看足球。”贾英文一改之前颓唐的样子,精神一下子又好了起来。

“那个位置不错,人很多。你是几点钟去的”向小北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两点多钟。因为我们到酒馆的时候,球赛还差十五分钟开始。很多人都能证明我当时是在酒馆里,因为那天我赌输了,请了酒馆里所有人的酒。”贾英文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你离开的时候,有没有把房间的钥匙给了别人,或者,有没有其它人可以进去你的房间”潘朵拉和向小北之前已经商定好,先不向他主动透露杨彪和夏安全发现的事情。

“我没有把钥匙给别人,不过,我父亲那有一把备用的钥匙,因为那个房子里有他的一些东西。”贾英文想了想之后双说道:“你们不会是说我父亲吧这个根本没有可能,他现在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怎么可能来我这里。”

“你哥哥经常去你那吗”潘朵拉继续问道。

“对了,我大哥有时候会过来,但不是很频繁。你们应该知道,我一楼的那几个仓库,其实就是我哥哥的。”贾英文回答道。

“你哥哥是林氏集团的高管吗”潘朵拉问道。

“算是吧我父亲和林松曾经有些交情,后来我大哥就去了林氏工作,一直从当初起步到现在的如日中天。”贾英文所说的林松,就是林氏的创始人。

“经过我们调查,当天火灾发生前,你哥哥曾经去过你的房间。”潘朵拉表情十分认真地说道,并且她还在观察贾英文的反应。

“我大哥”贾英文顿时愣住了,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就像中了定身术一般。

“不可能”贾英文突然又变得歇斯底里起来,“我大哥从来都不去我那里”

对于贾英文的暴怒,向小北和潘朵拉表现得很平静。

看来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猜到了贾英文会维护他哥哥。

这也正是他们没有直接对贾英文说出调查结果的原因。

“有人看见你大哥当时在你的房间里。”潘朵拉用玩意的眼神看着贾英文。

“那不是我大哥,那个人就是我”贾英文急切地辩解道,不过他全然忘记了刚才自己所说的话。

“你当别人又瞎又聋吗既分辨不出你和你哥哥的模样,又听不到你刚才那些不在现场的证明吗”潘朵拉看着突然变卦的贾英文,冷笑着说道。

“刚才我是害怕,那些话都不能算数,火就是我放的,跟我大哥没有关系”贾英文的情绪再次陷入了癫狂之中。

潘朵拉摇了摇头,然后从刚才叶语馨所坐的位置,拿出了一支录音笔,放在了桌子上。

“怎么会这样完了全都完了”贾英文喃喃地说道,失魂落魄地瘫坐在了椅子上。

林氏的商业传奇

林氏集团,发迹于八十年代末期,算得上是滨山市历史悠久的支柱企业。

二十年前,一个叫林松的人,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亲手缔造了一个时代的商业传奇。

至今,很多滨江市的人还记得关于他的商业传说。

那是在八十年代末期,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试水期。

稍微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要的边缘,摸索着发家致富的路子。

他们们瞄准计划经济在转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契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

这些人用京话来说叫倒爷,在北方则被俗称为二道贩子。

纵观我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不得不说,“倒爷”是值得书写的群体之一。

因为就是这些数以百万计的个体户、小作坊、集体工厂以“蚂蚁雄兵”的方式,推倒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堤防,迎来了市场经济的春天。

而林氏的缔造者林松,则正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林松的爷爷是解放前的一位大学教授,十年动乱的时候被打成了左倾。

他的父亲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至于他的母亲则是在一次离家之后便了无音讯,生死不明。

他爷爷没等熬到十年动乱结束,就村口的老槐树下,草草结束了悲壮的一年。

他的父亲积郁成疾,虽然等到了动乱结束,但是却还是没有挺到平反的那一天。

自此,林家两间房子,只剩下了三个孩子,老大林松,老二林虎,最小的妹妹叫林果,还有一台父亲最喜欢的自行车,算是家里唯一像样的物件了。

不过还好,当年林松爷爷的一些学生,还惦念着当年的师生之情,时常会偷偷地接济一下他们兄妹三人。

在林松十三四岁的时候,为了养活弟弟妹妹,他就开始骑着自行车,沿街叫卖两分钱一根的冰棍。

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就独自骑着自行车,到四十公里外的省城批发小百货,回来继续沿街叫卖。

再后来,在他爷爷学生的帮助下,他又开始倒腾起了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洗衣机等等大件的东西。

时间又过了几年,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遍神州。

林松得到了他爷爷另一位学生的指点和提携,在滨江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商店。

有了商店做根基,林松终于开始在生意场上大展拳脚了。

民间关于林松做生意的各种传奇故事,也从那时开始不断萌生出来。

滨江市有一处边境港口,在九十年代初期之时,走私之风十分猖獗。

虽然当时国家严厉打击,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并且边境地区形势错综复杂,水陆边境线狭窄绵长,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控起来十分的困难。

就以滨江市路面上的汽车为例,因为我国是右侧通行,所以汽车的驾驶位都是左侧,又叫“左舵车”。

但是当时的滨江市,街道上行驶的竟然大部分都是从国外非法入境的“右舵车”,并且都是些豪华的二手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