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科技皇朝 > 分节阅读 108

分节阅读 1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手:“格雷厄姆先生,我是来自华国的夏宇,原谅我的冒昧,见到您实在是太兴奋了”

“年轻得华国人,你的英语很不错”

格雷厄姆有点了然,他去年出版的这本书还算畅销,这个华国留学生如果是学计算机专业,读过也正常。

他跟夏宇握着手,又问:“年轻人,你在哪所大学就读有没有创业计划”

果然是yc成立前夕,这就开始挖掘创业者了吗

不过自己现在可不需要yc孵化,他指了指大会场前方的标识,说道:“格雷厄姆先生,我是来参加ces的,我拥有一家3播放器生产设计公司”

s:

这本书,强烈推荐,有阮一峰的中译本,翻译的也挺好。

这是今天第二更,几乎没有离开电脑,现在去吃饭,然后接着写下一章吧但大家不要等,不一定有,明天早起有采访工作。如果真的有了,那就是我写嗨了

第139章 不,这是我们共同的创想

夏宇说出这话,还是有点小骄傲的。

当着重生前的偶像之一,他这时真有点学生面对老师的心思。事实上后来被公认为“硅谷创业导师”的格雷厄姆,大概真的算是很多创业者的老师吧,其中不乏身价过亿美元的“学生”。

格雷厄姆听了夏宇的话果然一愣,自己的3公司是家族里的产业吗

据他了解好像华国很多公司都是家族式经营,子女成年后就能分到一部分产业。所以他没太当回事,坐下后才说:“我们先听演讲吧,一会儿咱们可以聊聊。”

今年五十岁的他,确实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否则也不会有一直在做创业咨询辅导工作。他喜欢那些年轻人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而不是大公司的死板与唯利是图。

夏宇点点头:“好的”

虽然还有点激动,但他还是收拾起心思,集中精神听演讲。

卡莉菲奥莉娜的演讲中,并没有过分强调惠普的作用,甚至没有集中在计算机领域,而是阐述了一番她个人对未来智能电子生活的看法。

这个话题跟之前开场的盖茨演讲主题涉嫌重复,而且她本身也是大富豪,所能接触的智能生活也不能普及吧

倒是到2014年,苹果和谷歌都相继将ios和安卓扩充到智能家居领域,想要继续做系统平台,来结束混乱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乱象,这还能让普通人看到希望。

不过夏宇很快发现自己想错了,菲奥莉娜居然这个时候就提出了类似的平民化智能平台构想

而且她是女人,对很多细节都有合理展开的想象,也给出了她认为有可能实现的技术手段,让很多人都觉得有机会

果然不愧是大牛啊,夏宇自诩如果不是拥有重生记忆,这个时候他绝对也会被这个演讲深深吸引。甚至产生要去尝试的念头。

再看现场,果然是掌声不断,并且不少人都在动笔记录东西。

可惜了

如果夏宇没记错,菲奥莉娜在惠普当老大的日子大概只有一个多月了应该就是今年的二月份,她就会在华尔街的一致质疑中股东们赶下台了。

这就是华尔街的力量,资本国度里最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

不过他们确实有理由。

在菲奥莉娜的任期中,她个人获得不少荣誉,而惠普却业绩不佳。它在个人机领域输给了戴尔,在数码相机上输给了佳能、尼康和索尼,在打印机上输给了爱普生和佳能。可以说是一败涂地,而且也不见好转迹象。

讽刺的是,菲奥莉娜离职的当天,惠普的股票大涨了10

夏宇之前选择美股投资标的中就有惠普,也是因为这家硅谷最有历史的老牌传奇公司真的在2005年恢复了生机,股价不断上调

好吧,他承认自己之前对这个“铁娘子”的印象也很一般,但这场演讲却让让人感受到了她真正的思考和能力。

再看看旁边座位上,格雷厄姆果然也掏出了笔记本在记录东西。显然也对她的干点有触动。

演讲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并不比盖茨时候弱多少。

或许菲奥莉娜也知道这次应该是她的最后一次以世界500强公司女ceo的身份公开亮相,所以格外用心准备了这一场演讲吧。

夏宇也跟着用力鼓起掌来。

演讲结束后。一些人开始起身离开,一旁的格雷厄姆却突然问他:“年轻人,你觉得刚才菲奥莉娜提到的智能化未来,要多久才能普及”

“啊。十年内应该很难,大概要十五年以上吧。”夏宇仔细想了一下,才开口道。

“是啊。且不说网络技术和无线传输的标准还在不断变化,光是一个可以充当平台的智能系统,就代表着多少利益啊,这些巨头们扯皮的时间都不够。”格雷厄姆显然对巨头公司并无太多好感。

夏宇记得他早年创办的公司也是被如日中天的雅虎收购,并在雅虎工作了一阵子。

于是忍不住问:“格雷厄姆先生,您对创新看法,我在您的著作中已经拜读过,可仍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您认为大公司只会破坏创新呢很多高端领域的研发和创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支撑,没有大公司支撑如何进行”

格雷厄姆有点惊讶的看着他,好奇他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他略作思索才道:“你是认真看过我的书的,但有一点可能有误解。我并不反对大公司可以集中人才和资本进行高端技术研发。但实际呢很多公司一做大,就会成为资本玩物华尔街的豺狼们只关心你赚不赚钱,要多久才能赚,你懂吗”

“我明白可科技产业这么多年告诉发展,很多技术的推进都是靠大公司”

“那是以前而且你不知道为了将那些技术标准定位行业准则,这些巨头们背后扼杀了多少更有创造力的想法”

格雷厄姆越说越兴奋,一边挥拳一边继续道:“而且那时候是计算机和通信业的早期,产业发展是跳跃性进行的,很多细分领域稍有突破,都有可能成为开创性的创新,看看思科和高通吧但接下来,科技产业的革命性变化将越来越少,而大公司们又为了赚钱设立了一个个门槛”

夏宇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能理解。

或许真的是这样吧,即使曾经是以颠覆性创新发迹的公司,到后面也会在资本的驱使和利益的诱惑下,成为垄断的制造者。

那如果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股权关系、背后纠葛,会不会好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