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科技皇朝 > 分节阅读 52

分节阅读 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这边专门改装了一个会议室给研发部,也有二十几平米,七八个人就这么跟各种机器电脑挤在一块办公。

夏宇推开门,果然是一片散乱,就连杨春生也是埋在一堆资料里工作。他忍不住说:“原来大家工作条件这么艰苦”

宋小刚离门口最近,这会儿正在调试一个仪器,见夏宇过来就说:“夏总您总算来了这块地方也够了,关键是好多东西等你最后拍板呢”

杨春生也笑着说:“这办公室不比烽火大多着呢”

“放心,说啥也不能苦了咱们研发部,以后一定给你们安排一个最牛的工作室”

“好嘞,夏总说话算数啊,大家都盼着呢”杨春生打趣了一句。

“没问题”

两人收拾下材料,就跟夏宇进了他的办公室。

一会儿张梅给近来倒水,夏宇想起她在进修的事,问道:“张梅,最近学得怎么样咱们公司好像就我们俩在上学啊”

张梅脸一红,小声说:“我报班学的是行政管理,才发现很多简单的事背后有那么多说道,应该比你学的难把”

夏宇刚端起茶,听了这话差点喷出来

一个成教的行政管理课,能比高三的课程难,搞笑呢不过这话没说出口,张梅也轻笑了一下也出去了。

夏宇最关心的是音效,毕竟其他东西之前宋小刚一直也有汇报,还是杨春生先说:“我先汇报吧。我已经以极星电子的名义跟bbesound发了邮件,也电话咨询过,不过目前没哟明确答复。其实这几天实验看,srs的效果也还挺不错的。”

“哦试过了没我怎么记得srs不过是修饰性音效”

修饰性音效,就是在原来音乐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环绕、音场展宽、动态增强等处理,效果确实会丰富,但夏宇记得好像从哪儿看到过,这种音效对改善音乐质量没什么帮助。

事实上,后市的大多数智能手机基本都自带srs音效的。

还有一种是还原性音效,可以针对音频信号在转换、传输、放大、播放过程中的失真进行合理有效的修正与补偿,使听音效果更接近“原汁原味”的效果。这方面杜比降噪、bbe都是代表。

“夏总”宋小刚先叫了出来,“什么叫不过是修饰性音效,就这东西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转的啊,我们搞了几天才勉强整出基本的适配版本”

夏宇对着个真心是不大懂,也没细查资料,忙说:“啊到底怎么回事是我不懂,杨哥你来说说”

杨春生笑了笑,这才正常吗,这个年纪什么都懂那不是妖怪了

他抽出一份资料递给夏宇,说:“总的来说,跟bbe相比,srs的效果确实要差一些的。不过srs也分好多种,这么多年发展过来也相当不错了。再说极星的3本身音质就很不错,再提升多少,效果也不会有本质的改变。”

夏宇仔细翻了翻这份资料,这才发现srs的东西并没那么简单,光是不同的技术演进版本和效果就有十几种分类,适宜3使用的也有好几种。

历史上,是到2005年5月,国内芯片厂商炬力跟美国srs

s公司谈妥,正式签署了技术授权协议,至此中国第一颗具有srs音效的3主控芯片-a300才诞生,又过了几个月才正式上市,市面上srs音效的3才多了起来。

数码电子市场就是这样,一年时间就能发生很多东西,所以跟互联网一样,唯快不破那是不传之秘。

因为夏宇前世这时候根本没什么特别关注这些,只记得魅族那款经典的x2就是配备srs虚拟环绕立体声的3,还是2005年1月发布的,现在想想好像魅族的x2真的好像是国内第一款srs音效3。

也正是靠这个,魅族才在x1的基础上继续腾飞,短短两年真正闯进了国内3的一线阵营。

还有两个月啊,那魅族是不是已经开始跟srs实验室接触了呢这个黄彰果然不是普通人啊

想到这儿,他赶紧问:“那咱们跟srs实验室接触了吗要抓紧时间啊”

杨春生点头说:“从bbe那边受阻后,我就着手这个了。也是以前一个做影碟机的朋友介绍,现在已经跟srs实验室的人沟通过几次,不过他们口风紧,具体的授权费用不提,但还是先给我们了一套方案拿来试验。”

这些家伙全是奸商

好吧,这只是正常生意,待价而沽很正常,估计后面还得通过谈判来解决。

好在相比bbesound,srs实验室在华国还是有点信任底子,这还得感谢早几年做vcd、dvd的前辈们,没把事情做得太绝。而且他们现在也是公司化运作,甚至还在纳斯达克上了市,好像股价还不错的样子。

杨春生又说:“其实srs音效比较成熟,飞利浦的主控芯片也可以直接加成进来,这个适配上就简单多了,不过价格也比自己独立授权贵不少。”

夏宇点点头:“哎,真要是搞不定再跟飞利浦这边谈吧,为了抢这头啖汤,吃点亏也就算了。不过咱们还是以授权为主,接下来还是辛苦杨哥你了,配合咱们的元件和方案,把这个音效的实验搞个妥当。”

“这个没问题,我这边最多再过两天吧,争取多研究出点东西,到时候找srs实验室谈判也有底气。”

杨春生答道,心里也在想,说起来还是这种在实验室研究实验工作更适合自己啊,谈判和商场竞争太累心了。

接下来更新节奏

请了一周假,回老家筹备某件人生大事,之前想的有些简单了。不能确定是否有稳定写书时间,这是其一。

另一方面原因应该更重要些。

发书一个月,直接上了22万字,但成绩非常尴尬,一直是中等偏上,所以没拿到好推荐位。

但编辑也没放弃,我也一直保持大章双更,结果不知不觉这么多字了,都没上过分强,更别说三江和首页强推等了,这些都是新书期才有的啊。而且按照起点的惯例,字数到了一定程度成绩没上去,就很难获得重点推荐了。

之前听有人说什么更新越快成绩越好,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句话不是说给新人的,至少不是说给推荐和成绩都不是顶尖的新人的。

坑啊

同时,虽然这本书前期问题不少,节奏慢啦,故事简单啦,不过我是真心下了功夫、并有长期写下去的计划和意志,自然也希望成绩好一些,能够强推上架,能够给力地获得更多人支持。

因为以上两点原因,从下周起开始一更,每天早上八点。

之前一个月发了20几万字,从没断更、欠下的马上、补偶尔还加更,这些能证明江上的人品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