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科技皇朝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台。

而且一些媒体在撰写文章时,有的也不需要跟作者打招呼而是直接引用相关观点或数据据。另一方面,这些被引用、被采访多的专家观点,经常被会被其他媒体进行二次、多次传播。

夏宇和小姨沟通后,给老爸制定的扩大影响力范围,则是以主流党报为主,都市报、财经报、电视广播全方位的方案。

其中,主流党报、电视台两项是重点,因为这两种渠道都是领导最常看到的平台。

事实证明,夏明顺的学识、夏宇的思路和小姨的人脉,组合效果很强悍。

第十七章 强势的女人

从论文发布的第二天开始,夏明顺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南粤省,乃至全国的主流媒体上被炒热起来。

先是、两大省、市级党报,先后有头版评论员文章在文中引用该论文核心结论和数据。

的标题是“南粤地产市场的现状与未来”,主要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来探讨整个地产市场政策走向。

相比之下,则更市场化,标题是“831大限趋近南粤地产商何去何从”,直接将当前最受关注的土地公开拍卖政策反复讨论,指明今后地产公司将如何应对。

这只是开始,很快、等主流都市报也开始这一轮地产专题策划,然后是、等专业财经类报纸的又一轮轰炸。

这些报道中,引用夏明顺论文的仅有很少一部分。

全国各高等院校、专业政策研究室乃至官方某些部门的数据、发言、解读才是重点。

但夏明顺这里有了夏宇提供的几种政策“预测”和反响解读,特别是房价预测,显得独特而有价值,也让夏明顺的名字在业界和学界认知度不断提升。

这种传播计划其实就是简单的公关,夏宇对商业公关很熟悉,现在只是转到这个领域。

其中,发挥最大作用的是林杏梅强大的媒体关系网络。其实这种事情并不涉及商业利益,对一些记者或者编辑来说,提供翔实可信的资料反而称得上帮他们的忙。

夏宇曾想拿出一些公关费,被她认为没有必要。

这几天夏宇回到家,每天都陪老爸下几盘棋,偶尔也就市面上的报道简单聊几句。

看得出来,尽管学院那边教授考核仍然不乐观,但辛苦调研分析几个月的成果被广泛传播的成就感,依然让他心情不错。

对于电视台的采访和嘉宾邀请,夏明顺只选择了南粤卫视一家,一档早晨九点的王牌经济类节目,其他都推掉了。大部分报纸采访也多是让孙翔给对方发资料。

夏宇知道,老爸这是要准备内参文本了。

相比四万多字的报告全文、一万多字的论文,内参文本报告只要五六千字。加上最近市场上几种观点的论战给了夏明顺一些新启发,他需要从新修改提炼一番。

极星公司位于钟辉大厦的新公司办公室已经装修好了。

刘明胜带着张梅这几天跑上跑下,办公家具、设备都买了新的,暂时只配备了六台电脑。

没办法,公司账上钱紧,这边就得悠着点。

就这样,算上押一付三的三个月房租和各种配备,也花了快十万,让张梅很是心疼。

不过夏宇批的时候没啥犹豫,还补了一台简易咖啡机和几盆文竹。

另外按照夏宇的意思,独立房间一共划出来四个:一个老板办公室兼会客室,另外是人事行政、财务两个小办公室,还有一个做临时库房。此外还有一大两小三个会议室,一个隔开的休息间,最后剩下几十平米的公共办公区域。

办公室的采用大片的透明或磨砂半透明钢化玻璃隔断,配上银灰色的金属框架,让整个一百六十平米的大开间浑然一体,开阔感十足,加上玻璃幕墙外的蓝天白云,让人心境舒远。

夏宇端坐在前台旁边的来客等待沙发上,笑着对刘明胜说:“你说,这几天是不是累着我们的行政经理了”

刘明胜咧嘴一笑,说:“夏总不要冤枉我啊还不是张梅眼光好,我才非拉上跟我一块跑的。张梅,辛苦你啦”

张梅脸有点红,她看出夏宇在调侃她,赶紧转移话题:“夏总,那个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发出去已经三天了,效果还不错。我这边根据你的要求筛选过简历之后,一共还剩十八个人。你看一下吧”

夏宇接过文件夹,仔细翻了翻。

这次的招聘,也是极星电子第一正式的公开招聘,夏宇相当重视。

极星电子现在底子很薄,主题还是那个组装作坊式的加工厂,生产之外的专业化人才都缺乏。

尤其是财务、人事这两项,对一个现代化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更何况是夏宇计划中将快速崛起的极星。按计划,极星将急聘聘财务两人,分别担任财务经理、常务会计;还有人事经理一人。

其次是市场部门,虽然早期夏宇已经有一套营销和渠道计划,但总要有具体操刀人和执行人。

这个部门他打算这次招三个人,一个经理级和两个业务专员,也为未来抽身做打算。

至于研发和设计部门,目前先让宋小刚占着名头,他不打算这次招。

此外还有前台、行政专员各一个。

至于张梅还是按计划担任行政经理,同时作为夏宇的行政秘书。

这么算来,这次要招聘的人数达到八个。夏宇不确定能不能从这十八分简历中找到满足条件的八个人。

初创公司的早期人才培养从来都是重要课题,除了创业合伙人,各主要部门负责人通常是水平高了不愿意来,水平低了又经常跟不上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这之间需要一个平衡。

夏宇重生前跟很多创业公司打交道,不少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好在他也学到了不少经验。

见他认真翻看资料,张梅补充道:“我已经按岗位分好了类,基本上每个岗位都有候选,但财务经理和市场经理都只有两个人,还有人事经理只有一个。”

夏宇点点头道:“这两个岗位我的原则是宁缺毋滥。辛苦你了,稍后你给他们通知吧,明天上午就安排这五个经理级。另外十几个人你分三组通知,下午我再统一面试。”

刘明胜提醒夏宇说:“对了夏总,记得那个叫张茹的广告公司女老板吗她们果然在楼上在租了,这两天也快装修完了。我去瞄了一眼,人家那装修比咱们这有情调多了,我打算多去学习下”

夏宇一听乐了:“你是看人家女老板漂亮吧再说广告公司肯定年轻美女多啊,你就瞄了一眼”

刘明胜急了,忙道:“老板明鉴,张梅给我做主啊,我就上去了那么两三次”

张梅狠狠瞥了他一眼不说话。

夏宇让他们去忙,走到自己办公室,这里已经按他的要求装修好。

进门正对着的是一套青绿色组合沙发,还有茶几;正对墙面上是一幅山山水画,往右则是一组书架,这会儿基本是空的;前面一个多功能办公桌和椅子,桌上有台电脑和日历、笔架;靠门的墙边则摆着两盆一人高的文竹,角落里则是文件柜和保险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