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根石布衣 > 分节阅读 718

分节阅读 7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宏涛靠在担任沙发里,居移气,养移体,作为石涧仁现在接触最多的高级官员,他的确是带点工程师的那种学术味道,气度也比较平和,没什么着急和居高临下的感觉,可能这也是他能胜任统战部八方打交道工作的原因,现在很放松的看看石涧仁,对石涧仁的表情态度也很满意:“石厂长是个比较传统的人,把书看得很重,不是随便一叠纸印上字那就是书,必须要言之有物,自有风骨,能够传递思想和传承知识的,才能叫做书,对吧”

石涧仁笑:“也没抬得那么高,我一直认为书就是最好的工具,无论是实际工作中用得上的工具书,还是陶冶情操树立价值观的文学书籍,都是在帮助人变得更好,所以书这种东西还是最好有点内涵,有点新意,我是个不错的技术工种,能娴熟的运用这门工具,但并不代表我就能制作这种工具,叫我抄书还行,写书确实从来没想过,连在工作中也最多就是写点豆腐块一般的文件报告,从没几千上万的文字经历,我知道那还是需要一种天赋的,我从小其实接触的书很少,没那个条件,所以现在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印证以前学习的那些知识,查漏补缺就足够我忙了。”

贾崇圣不知道是真的觉得石涧仁很投契,还是看这位高官都这么赏识熟悉他,反正是锲而不舍:“那有没有兴趣写点随笔评论之类的东西,我确实是很希望石先生能有些这方面的文字,我有相当多的报刊杂志专栏渠道,可以帮你推荐一下,这种一般就是千把字左右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写完以后我帮你考虑拿到什么样的地方去发。”

石涧仁不啰嗦也不敷衍:“嗯嗯,好,如果我有空写这种东西,一定第一时间拿给贾先生过目,这种不算违规吧”

朱宏涛点头:“对党外人士其实限制很少的,但如果你能手写一份给我看看,那我就当成纪念品保存了。”还笑着给贾崇圣解释:“石厂长的书法相当不错,以前我只是觉得好,但说不出来哪里好,结果前段时间偶然遇见位老领导秘书,看了石厂长手写给我们的报告,一个劲的想拿走,宁愿马上让人打印誊抄一份都要换走手写稿,说这种小楷功力已经很罕见了,像个练了一辈子的老江湖。”

贾崇圣眼睛一亮:“您说的是”

但朱宏涛用眼神就制止了他:“嗯,所以石厂长能不能现在帮我正儿八经的写几个字上回在产业园参观就看见你的办公室有写书法的几案,这里也有摆上文房四宝,我也好跟别人交流揣摩下到底好在哪里,内容不限。”

不知道为什么,石涧仁几乎下意识的就觉得这提到的老领导跟那位徐大人有关,第一次听见他消息的时候,不是说他就是出了名的书法大家么,但朱宏涛却好像是要避免提到他的名讳一样,难道现在还有这种过于森严的上下级关系

又或者是徐大人出了什么情况,成了个最好不要提起的名字起码在朱宏涛这样的高级官员这里,最好不要提到。

当然这时候不是表现自己好奇心的时候,石涧仁笑着起身,就在旁边的茶几上铺开平时写书法的家伙事:“在我接受的教育里,书法就是一种用黑色线条,把中华文化贯穿下来的艺术,可以刚硬坚毅,可以潇洒自如,可以狂放不羁,也可以晦涩艰难,但一幅字就是一个人生,终究是要写完,断断不能半途而废的丢在那里。”

说着真是随手就在普通报纸大小的寻常宣纸上挥毫行草,人文书店老板贾崇圣显然是个识货的,从石涧仁落笔写下第一个字就眼睛明亮的抚掌叫好:“真”可那话语就那么噎在喉咙里了。

因为石涧仁写的内容实在是太过出乎他的意料:“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完全近似于口头语,仿佛跟唐朝诗人韦应物的里的诗词比较接近,但后面两句是杜撰添加的,看着好似大白话的二十个字,一点没有唐诗宋词的那些工整对仗,甚至一点修饰的花巧都没有,感觉就是路边随便蹲着的干瘪老头子说的市井对话,可偏偏就是这大白话,却神奇般的从一碗酒独乐乐,只言片语就拔高到精神上众乐乐的绝对高度,气魄好大,大到让贾崇圣都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

中国文字真是奇妙非凡,就像石涧仁刚才形容书法一样,看似平淡无奇的字句却能展现出浩瀚的胸怀,有些堆砌着无数漂亮字眼的文字展现出来的就只是空洞苍白。

明显并不是对文学和书法多精通的朱宏涛反复把这二十个字念了几遍,还问石涧仁是不是有读错,因为有些笔法是连在一起的。

石涧仁解释了:“喏,这也是我要给贾先生展示的意义,我就跟这几句诗词一样,有这样的心境,但却不具备多华丽辞藻的能力,这种东西只能触动能够理解的人,恐怕对普通读者来说只会嗤之以鼻,这都什么诗词水平啊对不对”

贾崇圣迟疑的慢慢点头,朱宏涛却使劲的摇头。

1274、珠混鱼目,光华自现

新闻媒体仿佛也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各种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加娱乐节目,另一个就是基本活在体制内的正统媒体窗口,后者也不觉得自己没多少老百姓在看,反正自顾自的只传达上面要求传达的那些新闻。

以石涧仁在有线电视台呆过小半年的经历,他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专门针对体制内各种先进人物的媒体队伍,应该属于宣传部门,很快就过来自来水厂给先进分子录像拍照,一切都是非常模式化的,从准备好的台词脚本到拍摄角度,都要凸显出这样一位奋战在一线先进人物的伟光正,石涧仁只需要乖乖的照着做就是了。

他也不反抗,只是提出尽量把拍摄场面放到车间或者生产流程中去,石涧仁从来不怕自己的下属看见自己在干什么,甚至都不担心其他员工是不是觉得自己这样跟他们拉开了距离,反正拍摄活动过去之后,石涧仁基本都留在现场听工人主管们过来开他的玩笑。

还别说,这种做法让一线员工们很贴近他的获奖生涯,很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好奇的打听这些画面什么时候能在电视上看到,到时候也好通知左邻右舍都一起来观看厂长在镜头前面摆造型的样子啊。

其实石涧仁和工人们都没把这模范先进人物当回事,也就看这榜样作用能不能影响到什么人了。

大概就在十二月中下旬的时候一个周末,石涧仁按照贾崇圣的安排去坐标书店座谈兼见面会,贾老板还是很有行业经验,把的石正经要来开座谈的宣传画在书店门外挂了一个多月,哪怕这是个极为冷门的座谈见面会,胜在守株待兔的宣传时间够长,这些日子只要来坐标书店逛过的读书人,多半都会注意到这则消息,而且在柜台上和茶几上都有摆放请柬,可以随意拿取,万一到时候人多就可能要凭请柬入场了,这也算是个心理暗示,显得多正规的样子,反正是免费的,免费就很容易引起别人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石涧仁下车的时候发现居然有点黑压压的一大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