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76(2 / 2)
曹天孝沉默了几秒:“你这样很危险,反而还把自己牵扯进去了。”
石涧仁嗯:“首先明面上我跟产业园和康复中心没有一毛钱关系,其次我自身也没有任何畏惧审查的地方,我更不愿这个集团成为藏污纳垢或者隐藏犯罪分子的地方,只是希望政府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能一分为二的来对待,员工失业不少还是家里的顶梁柱,一个人影响一家人,我只希望能保全员工不受到这个事情的影响。”
曹天孝再沉默下,但这次比较快:“好,我把这个事情跟领导汇报下。”
石涧仁放下电话,坐在几案边,刚准备重新投入自己的工作,手机又响了:“仁总,这里是大唐网前台,有位律师先生说来找您谈某家餐饮集团的事情。”
有点诧异这件事的效率,石涧仁嗯:“我过来迎接,顺便通知法务部的同事过来读书会一下,谢谢。”
他这里确实距离前台很近,打开门迈步就是,只不过刚走到几步之外的门口,看见七八月江州最热的天气下,一身三件套标准西装外加手里面拎着大公文包的律师,不是那位给自己上过课的全国代表苏大律师还有谁
这么快就重新碰头了
1213、哀者哀矣,然非哀者之哀
苏以德的态度让石涧仁其实是略有疑惑的。 更新最快
对方对自己实在是太有好感了。
从一开始在课堂上认识就有刻意交好的味道。
如果说这种主动示好是万乾这样的状况也就罢了,商人目的有利可图而已,难得石涧仁对苏以德也蛮倾慕的。
因为对方身上呈现出来的那种处江湖之远,观庙堂之高的态度,两者之间的分寸感让石涧仁有点豁然开朗的味道,原来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有人在政府、民间、权力、公义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在尝试着发出声音,跟对方处事能力高下无关,而是也有人在这么做,是个懂思考的聪明人。
毕竟从石涧仁的内心来说,他并不是多在意经济上的那些事业,那不过是为了获得社会话语权的台阶,重点还是在于这种社会价值观的拓展。
苏以德隐隐是他的一个先行者。
上次没机会观察到,今天石涧仁从对面的读书会过来,正好看见外面路边停着的那辆苏以德的座驾和倪星澜的同款。
一位江州的律师选择价值过百万的明星保姆车出行,这除了说明他到处奔波的工作状态,也能说明他在这个行业的地位。
单看气温始终在接近四十度左右的天气下,苏以德依旧提着硕大的公事包,穿着全套西装的认真架势,对比石涧仁的水厂厂长身份,或者其他都不怎么样的标签,这甚至还有点屈尊的味道。
石涧仁只能理解为对方是看在统战部的面子上。
不过对苏以德更加倾慕的另有其人,法务部的孟桃夭一看见就惊喜得捂住了自己的小嘴,眼底流露出来的情绪感觉如果不是石涧仁用眼神制止,马上就要主动示爱了。
换做其他律师,石涧仁就直接带到读书会那边去谈谈事情了解情况然后交给法务部,既然是苏以德,他也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先带着参观一下整个大唐网,毕竟苏律师上次就说过对这个贯通大陆桥的工作很感兴趣。
苏以德果然也闭口不谈江州乐的事情,兴致勃勃的跟着石涧仁挨个楼层部门看看,也没说把那鼓鼓囊囊的大包给放下,石涧仁礼貌性的说帮他拎,律师都婉拒了。
四楼的齐雪娇、吴晓影、卞锦林正在开会,柳清忙着实施昨晚的安排,现在都很有眼力的跟这位石涧仁尊重的律师彬彬有礼握手,只可惜唐建文又跑越南展销馆去了。
苏以德的笑容是专业而客气的,连对孟桃夭都很得体。
孟桃夭就像个超级粉丝一样眼巴巴的跟在后面,自从把她招进来,石涧仁除了在风土镇旅游公司等改制工作中看见过她,基本上就没有和这个法务部代主管打过照面,这会儿从她的表情也能看出端倪来。
以至于回到读书会以后,石涧仁给这小尾巴做了几次眼神暗示,她都根本没看见要她回避的意思。
苏以德五十岁左右的,宽厚的笑着在读书会那越来越多的书架之间背手徜徉:“很难得啊,在一家企业里面,高层主管几乎个个都是德才兼备的青年俊彦,还相互之间协调互补,这种局面未来肯定是大有作为的,石先生能把这样一群人都聚在一起,能耐非凡。”
石涧仁诚恳:“现阶段还在摸索没啥成绩,不知道凭什么担当苏先生的厚爱。”
苏以德没有正面回答:“我一直强调,我们作为一个体制外的非政府人士,要有一个出发点,在现实社会中的职业出发点,你的职业到底是什么”
石涧仁居然楞了一下:“呃,职业说职业经理人或者管理者都不合适,古时候出谋划策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叫做顾问吧”
苏以德摇头:“这不好,你对自己的定位太模糊了,我看过你的履历,非常丰富也很吸引人,但同样也会让人比较疑惑,你现在究竟以什么为专长,节目主持人这个要获取名气是比较容易,但社会地位毕竟不能靠这个来巩固,始终不入流,企业家可你已经把所有的商业股份和职务都摘除了,难道最后只能挂名这样一个授课者的身份这很不利于你的身份清晰,在这个社会没有存在感。”
石涧仁争取:“我不需要这种存在感,我的做法只是为了”
律师的辩论手法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存在感,你什么都做不了,甚至连你身边的这些伙伴都可能流失,你别忘了,他们能聚到一起来,就是因为你给予了他们一次次成功的成就感,假若你在这个时候选择淡化自己的身份,哪怕你并不想作为其中的领导者,也会导致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慢慢淡化,最终失去向心力继而人心思变,那时候恐怕怎么都收不会来了。”
石涧仁有种倏然而惊的感觉。
一直以来,他都很少有人,特别是长者能给予什么经验提点,没谁能面面俱到的毫无欠缺,苏以德的话直指人心,清晰得石涧仁慢慢点头。
苏以德对他的接受思考能力看来也是认可的,语调放缓些:“所以你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这是你继续保证大家前行的出发点,然后再找寻一个聚焦点,现目前当然就是打通江州这个国家西部大开发门户连接欧洲的通道,足够把所有人聚焦在这里,准确的说,得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