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根石布衣 > 分节阅读 614

分节阅读 6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楞了下:“就这样”

朱宏涛一本正经:“嗯,就这样,再回到单位我不知道这个事情的,继续投身到我花了几十年青春的民族大团结工作中去,一代代人点点滴滴的努力,总会看到成绩的长远工作。”

石涧仁咂摸了好一会儿才挂电话:“我大概知道怎么做了。”

朱宏涛的声音都笑眯眯的:“嗯,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件事,你具备这种能力的。”

石涧仁对这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高帽子撇嘴,靠在椅背上还是有点头疼。

朱宏涛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万事万物再复杂,总有个先来后到跟难易程度,眼前的肯定要解决,长远的也不能丢,如果是涉及到根本原则性的问题,有些小细节不妨稍微松动下,这有点中庸之道的意思。

凡事不可能做到那么完美,与其说为了一点的完美放弃全面的推进,甚至延缓了整体进度,由此带来的大势反而是更大的损失。

立刻解决眼前突出矛盾跟放眼长远大势这种关系的平衡能力,一直都是中庸之道为什么在中国政治体制里面大行其道的原因。

这也是小国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大国思路。

一个拥有约二十万人口区域的生活供水重要,还是一个施工问题重要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挪到水务集团和各大电力、通讯部门成天在公路上开肠破肚的挖管道,这是最被老百姓诟病的重复施工重复花钱,被戏谑为没有这样重复挖,哪有油水可赚。

但站在石涧仁现在必须站的角度看,什么是应该不顾一切先解决的,什么是下一步弥补的

哪怕是通讯部门本身,也想不到短短几年,中国通讯系统就跨越了外国几十年的历程,从电灯电话的时代连跳几级跨入光纤时代,不成天挖开换线路,等着被骂得狗血淋头么

只会享受最终的成果,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对整个实施过程却冷嘲热讽,这样的现实不就是人性的真实写照么

如果不是石涧仁找到老街这个旅游资源,如果不是他找来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能在短短几个月里面扭转局面脱贫致富么

同样是站在灯柱子上慷慨呈辞,同样付出那么多工作努力,如果不能带来生活改善,自己走的时候,老百姓还会那么依依不舍么

说到底,风土镇的完美转变,是因为风土镇的体量足够小,小到在自己拥有的资源面前能够轻易的转变,而现在突然上升到十几亿的局面,几十万人的层面,自己拥有的那些资源不太能帮上忙的时候,怎么办

石涧仁的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有点笑着低头对自己敲敲头,这仿佛正像是自己对纪若棠说过的那番话,在某个阶段前,可以靠着小聪明或者老天给的运气取巧,但过了这个阶段,能做到更高层面做得更好的,终究还得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聪明、天赋、运气是基础,能过最初阶段的基础,但支撑走到最后的,必须是贯穿始终的自律、积极和勤奋。

石涧仁当然是符合这几样了,道理他早就明白,但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路中来,确实还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所以收拾好心情,下楼到前台签了张到石沱水厂考察的外出工作单,就开车出发了。

独立董事的优势就在于,他不需要向任何人报备自己的行动内容,不过二十分钟后抵达新工厂的保安记录也能证明他没有浪费半点时间。

现在石涧仁有带着深蓝色标识的高级领导工作牌,挂在黑色西装上口袋,就算从未见过他的保安看了也诚惶诚恐。

外资体系进入以后,通常都会把企业内部分成管理人员和工人两部分,然后在跨国集团里面管理人员从最低的小主管到跨国集团总裁,分成二三十个等级森严的级别,这种几十亿资产的合资公司独立董事已经是最后面那几个级别了,虽然工资一般般。

反正很快整个厂区内能找到的主管经理都被惊动出来,十来个围着这位独立董事见面,石涧仁能大概区分出有些人可能已经早就得到了消息,有些人是刚刚才惊讶的,也算是个大面积观察的好时机。

接过其中有人奉上的橘红色安全帽,背着手的独董简单的说自己只是来参观考察正在调试安装的新工厂,毕竟马上到来的新一年中,这家新工厂的运转开工具有非常高的意义。

于是一群人围了他顺着已经被好多领导参观过的轨迹走,半小时的时间也来得及让某些重点核心区域做个简单的清洁工作,石涧仁却一反常态的要求直接去到原水口查看。

所有人都有点吃惊。

石涧仁故意调整好了角度,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才突然说出这句话的,果然有个瘦高个儿的主管脸色难以抑制的陡变,好了,就是他了:“就你,介绍一下职务和姓名”

这真不用相面,会掌控时机吓唬人就行。

1119、扬长避短

石沱水厂是真先进,滤池是法国专利技术,电机是德国和芬兰的,水泵是日本的,刮泥机是美国,闸阀是荷兰的,总而言之基本上所有设备包括管线都是进口的,石涧仁在企业文件中能看见,基层一线有时候对七零八碎的那些小东西反而更讲究必须是进口的,而主要设备大件偶尔还主动建议可以用国产代替。

道理很简单,国产的看起来差不多,就是不耐用,主要设备大件不耐用也几年一换,再大放在那也不怎么麻烦,就是花点钱的事儿,可要是管线、开关、感应器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要是国产的,一旦出问题,全管网几千几万米上更换起来,那简直要人命,所以越是随处可见的小卡子小管线,越要用进口的。

所有人都知道国产的虽然便宜到几分之一甚至更多,但用起来寿命还不到几分之一或者加上昂贵的更换维修费用,还不如进口的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