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根石布衣 > 分节阅读 602

分节阅读 6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场去呢,还是朝着相对艰难的欧洲市场去,我们的第三家海外展销馆正在阿联酋的迪拜和波兰华沙这两座城市之间游离,这将取决于江州市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指导,更因为这对中国制造业,代表着二十万亿制造业进出口贸易额有影响力的未来方向”

朱宏涛以前就给石涧仁一种工程师的感觉,对这种寻常官僚不感兴趣的话题很认真:“不好意思,稍微打断一下,能不能详细论述一下为什么要在迪拜和华沙之间选择,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区别,为什么在迪拜能马上看到效果,那为什么华沙既然艰难一些还是会被作为选择呢”

其他官员看见在场最高领导的态度,终于安生不少,但还是有两三个人悄悄离席了,石涧仁才想原来体制内也不是只要看见领导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哦,还是不那么令行禁止的,他还不知道其实统战部的副部长可以有六七位之多,算是副职最多的领导职位之一了。

唐建文侃侃而谈,中东地区顺着马六甲海峡本来就是海运航线上的重点,再开张很容易吸纳厂家,也容易在中东这个没多少制造力的地方销售,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但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整体不过是锦上添花,没有什么战略意义,所谓战略意义是对中国制造业未来生死攸关的重点,那么就是让中国制造能够顺利的卖到欧洲去,这个不亚于美国的市场却因为运输和一直以来外贸重心的原因远低于美国,甚至连日本都不如,当然,欧洲市场自身的制造业竞争也是一方面。

所以唐建文再延展到欧亚大陆桥这个话题的时候就顺理成章了:“江州要成为内陆金融中心,必然就得是个四通八达的交汇点,马六甲海峡的巨大海航量造就了新加坡,改革开放初期的整个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造就了香港,近百年来的外贸传统,世纪之交以后的重心转移赋予了沪海金融中心的地位,只有打通了陆上欧亚通道,江州才能成为整个中国制造业到欧洲去的门户,如果新的丝绸之路是以江州为,那么江州才会有成为全国乃至东亚内陆金融中心的机会”

投影画面上有唐建文比划的全球地图t展示,很清晰的能看到几条线路之间的关系,最后慢慢浮现出来的那条大陆桥,的确是最直接最近的。

坐在石涧仁身后,一直假装记录,实际上在秘书本上随手写写画画的纪若棠有点呆滞,她去大唐网参观了解过,看过那些贴在墙上的目标,但她以为那不过是镜花水月挂在墙上的目标,互联网企业不是动不动都喜欢全世界满宇宙么,那些造福中国制造业,振兴制造业甚至拯救制造业的口号都是用来煳弄人的,清塘集团还号称自己跟国际水平接轨呢,用了外国牌子实际上合资的卫浴龙头就敢标榜国际化,电视全都用上进口品牌就敢说豪华,三五家酒店也敢称连锁,做一分喊十分的商业潜规则她再熟悉不过了。

没想到石涧仁和这帮家伙真的在捣鼓这种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真的是站在江州最高点,甚至中国的最高处俯瞰局面,打通从江州到欧洲的运输线路有过到欧洲旅游购物经验的纪若棠觉得自己从来都没这么想过,飞机都要飞十来个小时的遥远距离啊,这么一比,自己一直以为已经足够宏大的几家酒店真的就是井底之蛙,自己难道真的是坐井观天

想想这两天,齐雪娇、柳清和吴晓影面对自己都提到过的胸怀,难道这就是他们的胸怀

应该说朱宏涛也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没想到这几个年轻人的眼界和心胸开阔到如此地步,忍不住举手:“打通欧亚通道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不是商业行为,这涉及到众多国家协调这是国家级的政策才能启动的项目,不是江州,更不是”最后没说出来的更不是统战部能相关的事情吧。

唐建文很清晰:“涉及到途径五个国家十二个边境口岸,光是国内就要协调近四千公里的铁路里程,这肯定是需要商务部、外交部、铁道部,甚至更多部门参与协调才能完成的宏大项目,但还是那句老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人觉得国家的兴衰和自己那点小日子不相关,关心好自己的家长里短那就是人生的意义,但总有人会认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万里长征总要有人来走第一步,因为一旦认定这是正确的道路,未来就会有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我们的前进步伐中来,总有一天我们站在这条通道的剪彩仪式上回头看,创造史的人,就是我们,发也许就在这间办公室,这张办公桌边”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每个优秀的it项目经理,都是忽悠风投的绝佳演说家,路演这个环节比特么产品本身还重要。

朱宏涛真的忍不住鼓掌了。

周围有些偷偷玩手机、打瞌睡、开小差或者根本云里雾里的官员连忙跟着鼓掌。

人和人的差距由此产生。

1097、等等,再等等

朱宏涛应该记得,半年前,他叮嘱石涧仁到风土镇项目挂职的时候,有过一番简单的对话,强调了石涧仁到风土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得循着闫副书记想把江州打造成为内陆金融中心的思路,去接近引导新加坡资本,顺着蒋道才这么一个新加坡投资方比较信任青睐的角色来论证可行性。

但石涧仁做了什么

把原本市里面只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别有目的试试看的花木经济开发区硬是岔开来从旅游扶贫开发走出一条新路,短短半年时间就带着风土镇扭转局面脱贫致富,现在更隐隐然反过来让花木种植基地成为旅游项目的一部分,虽然看到的开发区文件依旧在说一切还是以花木种植基地作为龙头,但孰高孰低,起码朱宏涛跟曹天孝这两个一直关注石涧仁的官员心里是很清楚的。

还是同样的道理,明明只是让石涧仁去考察引导,连闫副书记可能都没有完全想清楚江州成为内陆金融中心的思路架构跟道路应该怎么走,还在寄希望于用新加坡的外资引流到江州的时候把这里作为国内结算中心,可这几个年轻人却傲气冲天的自寻出路,凭什么一个堂堂国内直辖市还要躬身去求那么点海外弹丸之地

一千五百万家中国制造企业,二十万亿人民币的进出口贸易,明明自身都具备了如此庞大的体量,还要去腆着脸求那么个时不时还通过卡马六甲海峡脖子来要挟中国的异国之邦

这才是真的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同样是收到打造内陆金融中心的讯息,有人最多能不出错的完成指定任务,聪明机巧的家伙会从中找到有利于自己,当成获取好处的信息,可只有胸怀天下的人,才能把这么几个字就升华成一条大河,一条巨龙。

朱宏涛不得不十指交错的做了几个深呼吸,从政几十年了,起码这一刻,他也有种难以言表的激动,不是因为自己适逢其会,将会从中获得什么好处的兴奋,而是发现好像早已经习以为常的工作中,原来真的蕴含着这样澎湃的力量,仿佛几十年的工作经历都是在为这一刻做准备。

真的,从体育老师到办事员,再从体制内一步步走到今天副厅级官员,光是工作履历覆盖的地区范围就遍布西南地区四五个省市地区的朱宏涛,这一刹那真的有这种感觉。

但多年体制内工作什么样的大风浪没见过

工程师一样的脸上还是看不出什么端倪,可能只有石涧仁能从他眼镜后的目光中分辨几分吧,还有就是手指端头不得不用交错方式控制的轻微颤抖,不为人察觉的深呼吸几下以后,恰好在唐建文的言辞到了一个段落结束,才比较随意的笑着半转头:“嗯,差不多了,你们几个部门今天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挂职工作汇报,有没有什么感想,有没有什么可以给石副主任提点宝贵意见的”

这下连石涧仁都观察不到对方的神情状态了,只能回过头来看唐建文。

唐建文眼里则多少有些失望的神色闪过,他是主讲人,要花费主要精力在自己的讲述内容上,当然做不到跟石涧仁那样聚精会神的旁观者清,朱宏涛的涵养深度也配得上他的职务级别,所以在平京已经失望过无数次的海归派以为自己又遭遇了跟往日差不多的情况,对石涧仁有点戏谑的扯起嘴角笑笑,没什么难过跟气馁,这次就当是个演练吧。

石涧仁回给自己的伙伴一个温暖的笑容,还有点调笑的意思,唐建文一下就明白了,多了个询问的眼神,石涧仁肯定的点点头,两个男人的目光就重新分开投到对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