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根石布衣 > 分节阅读 584

分节阅读 5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压住了威权国家的实质,实际上是来自于东亚展的大势,先日本展几十年,接着中国展几十年,还有韩国、台湾以及香港填补空缺,这些强势展的地区,需要大量能源进口和产品出口,从中东来的原油,卖回去给欧洲、中东乃至非洲的商品,全都要从马六甲海峡走,所以新加坡只要管理得好够努力,不达都不行。”

石涧仁也笑了:“所以说,新加坡能走到今天,是因为东亚牛市,是整个东亚展的时势造英雄,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专项就能达,而不是英雄本身有多逆天的能力,恰好站在那个口子上罢了。”

唐建文点头:“一代眼光可能还行,二代三代,当一直站在弹丸之地上,再怎么放眼天下,视野可能就会受到影响了,我的感受就是新加坡越来越多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弄潮儿,是可以左右天下的枢纽,有点把自己自视过高了,诚然,他们那种淡马锡模式也就是中国人握紧拳头做大事的心态,但这个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二十年前中国经济还很薄弱,任何一个国外资本都能俯视中国,十年前已经有了自己的根基,亟待各种外资,现在隐然已经相提并论,未来十年,二十年,只要中国坚持展不打仗不颠覆,绝对远远的把这些小国家抛在身后,可他们的眼光始终在十年前,井底之蛙有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的,因为国家小,必然就只能在某个专项上做精做到极致,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不具备大型国家全面展的能力和大局观,以前我都没察觉到这点,就是你上次跟我打电话询问了新加坡的问题,我重新回头去观察,现我回国几年,视野都比以前在新加坡有变化嗯,跟着仁总有提高啊”

白秩哈哈哈笑,鼓掌要求来瓶酒助兴:“我车上带得有好酒,来一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收获仁总能不能再剖析下,这落到实处对我们有什么切身变化”

洪巧云连忙起身拿了车钥匙,结果一直在旁边桌上招呼设计师、灯光照明老师的傅育林轻轻碰一下同样职责的孟桃夭,年轻的法务就跳起来陪洪巧云去了。

石涧仁注意到这个细节,但思维还在这边的大势上:“很简单啊,换位思考下,你如果是新加坡的领导人,想长远的展下去,该怎么办”

白秩真的想了想:“既然已经赚了钱,那就投资中国,把中国经济搞好,让中国更需要大量能源,那就能持续不断的巩固目前地位,还能从中国投资获益,这是个良性循环,现在新加坡就是这么做的。”

石涧仁把手势转向唐建文,这位更深刻点:“白总说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不能靠向中国,一来都是华人,会引起周边国家怀疑中国把手伸过来,二来如果中国太过强大,完全能左右整个东南亚局势的话,对新加坡是灭顶之灾,因为毕竟谁都不喜欢那里有个关卡,万一中国强大到要从泰国、缅甸甚至巴基斯坦开辟入海口,就不用经过新加坡,那新加坡的整个经济就面临破产倒闭了,这也不符合新加坡一直跟随美国的思路,所以就是经济上协助,政治上牵制。”

石涧仁鼓掌:“对嘛,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天下大势就是这样分析的,小国家难得出个强人,矮子里面拔高个儿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往往就会迷恋纵横术,以为合纵连横就能驰骋天下,但大势往往最终还是实力说话,太过悬殊的对比什么花样都是白费,中国不可能受制于人,新加坡这种小国寡民的眼光如果不改变,迟早会刺激到中国,一方面加强刚才唐总说的开辟新入海口,另一方面是不是就有可能横下一条心,打通大6桥呢这恐怕就是我们预测未来的大势。”

唐建文一下就听懂了,皱紧眉头陷入沉思。

白秩还愣了一会儿:“我们作为商人的好处”

石涧仁摇头:“如果听信我这番话,立刻投资搞什么大项目,说不定就把你给坑了,因为万一十年后才横下这条心呢战略上的大势要使劲分拆成小局部,才能落到实处,譬如为什么现在国家在提开西部,这跟大6桥是不是有共通点现在沿海制造业人力成本没有西部低吧,各种建设成本都没有西部低,是,如果产品卖日本、美国,走海运去欧洲,那肯定要在沿海展,假若有一天西部大6桥连通了欧洲,是不是在西部建设生产基地更有利可图,如果能领先几年布局,大6桥畅通的时候,已经占领先机,结局和财富是什么,很明显了吧”

白秩终于想清楚:“就是知道了这条讯息,还得需要最合适的时机出手”

旁边桌上除了傅育林时不时拿着筷子在跟着沉思,其他几个年轻人都认为老板也在瞎聊海侃,做生意就做生意,聊这些山高水长的东西不是扯淡么,十几岁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才这么聊。

为什么有些人能财,巨大得让人难以想象的大财,有人一辈子都在仰望别人的达,差距就是这么出来的。

1064、谁才是井底之蛙

古人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就是指在三十岁左右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成熟立足在这个世界,到了四十岁已经对自己的一生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不会感到迷惑,这话看似简单,其实是针对精神世界而说的,既不是指成家立业,也不是指对什么都懂了不感到疑惑。

三十出头的唐建文和四十左右的白秩应该都符合这个范畴,石涧仁则稍微妖孽了点,他的精神世界在那位老头子的引导下来得太早了些,所以看起来和他的年龄不怎么相符。

白秩是个心志坚定的家伙,很难被别人影响,应该也早就明白了自己的方向,这番谈话却有些深思,改变了他一直立足于自己熟悉行业的眼光,本来他以为自己超越同行太多的前瞻,仿佛又看到一个崭新的台阶,所以后面有些沉默了,拿过来的一瓶什么高级洋酒没怎么动,石涧仁和唐建文更不劝酒倒酒,讨论考虑到底是中东还是波兰比较多,因为国家层面的机会太难以掌控,这个契机到底在什么地方。

洪巧云偶尔插言,笑称自己早就去过波兰,什么时候有机会去中东再考察下,或许能从艺术家的角度给点建议,但不靠谱。

白秩终于下点决定:“我没什么文化,更没有艺术细胞,原以为跟洪老师的合作是产业和艺术的天作之合,没想到还能收获阿仁这样的朋友,一年前的短暂会晤,阿仁的确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人却投身体制,从最底层做起,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我还以为是简单的官场之路,不知道未来阿仁的目标是什么或者说短期内想做些什么,我很有兴趣参与。”

石涧仁没有说自己那些远大的理想:“我还在摸索,当然不是为了当官才来当官的,近期准备跟好几方面协作,做一个娱乐栏目,用社会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递刚才聊过的那些大道理。”

白秩端着的酒杯都顿住了:“啊跨界这么大”

洪巧云没好气:“这有什么,我一个画油画的,就为着他这些大道理和理想,跳到照明设计这么个看起来不找边际的专业里,跟别人都解释不清楚。”

唐建文也说:“我好端端的写程序当个想创业的业务经理,还不是给忽悠着全身心投入到这种听起来动不动跟国家大势有关的高大项目里,搞得我现在成天都要跟别人洗脑,好像我在搞传销似的。”

石涧仁有反击:“没有你对我的启发,我们会共同走上这条不归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