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根石布衣 > 分节阅读 569

分节阅读 5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石涧仁在码头上当棒棒,可能也以为这种参观检查就那么一两小时甚至一二十分钟没什么大不了,更觉得这种参观学习都是走过场没意义,只有体制内的才明白,上面把这当成风向标,下面必须严格表明紧跟态度,至于是不是真的能从中找到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那不过是因人而异碰运气的另一码事情了。

而这样的上级活动,往往从早上五六点开始,镇上就要安排人手清除街道各种垃圾,阻止赶集农民到景区和街道上来形成乱糟糟,办公室里准备材料打印文件打扫卫生拉上横幅,不同规格横幅多少都有区别,还得从开区路口到景区沿线都要安排好各种人手,最后才是接待解说聚餐参观听领导讲话表态以及完事儿以后的清场。

应付这么一档子事,基本这一天就别想干日常工作了,可每天雷打不动的那些政务工作制度表格依旧还摆在那里的,石涧仁要不是因为算是挂职的经开区副主任,真当了正式编制的副镇长恐怕就得熬更守夜的才能把白天的工作补上来。

所以接连送走好几拨领导,已经快一周的时间都过去了,有点苦不堪言的和曹天孝靠在小石桥边喘口气。

曹天孝晚上也要搭最后一辆统战部的车返回城里,所以不知道他脸上剩下的兴奋是因为要回家了,还是因为确实这次工作完成得好:“老实说,国庆节以后刚听说早间新闻里面出现你的画面,把我们都吓了一跳,后来上联播新闻里面的信息,才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接下来那位英勇救人的齐助理上了国家电视台的专访节目,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样的关系,仅仅就是你下属的一个普通工作助理,居然是平京闫副书记都问了你到底是什么来头了。”

石涧仁处孩子们好像放学了:“我有什么来头,还不是清清楚楚写在履历表上的,齐助理是不是有关系,也和她的行为无关,我现在最苦恼的就是明明我们的工作是建立在科学努力的基础上获得成绩,但很多人已经轻而易举的把这一切归功于关系,我能说这一切都跟那点关系没有关联么”

曹天孝亲热的拍石涧仁肩膀:“清者自清,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嘛,经开区的成立不也是奔着新加坡的投资关系么,我们重点还是样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嘛,能牵上的关系,带来的好处,都可以找过来嘛,统战部的几位领导都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的。”

石涧仁啼笑皆非:“反正齐助理的家庭关系不会给风土镇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是电视台这边为老街风景区赢得了一个在国家电视台免费宣传的机会,接下来蒋主任全力展开经开区工作,我就只负责风景区和镇上日常工作,还要跟市电视台合作栏目,所以再有什么四面八方的学习考察调研,这边只当成商业行为来处理,不再浪费工作时间专门接待了”

曹天孝好说歹说,才跟石涧仁商量在镇上办公大厅设立一个临时部门,三四名工作人员每次临时抽调起来组成接待部门,和自己一起面对各级单位。

而石涧仁强调这个电视台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接下来要去搞综艺节目做了铺垫,让统战部知晓这件事,免得到时候真给自己打考勤穿小鞋了。

曹天孝说自己都去过电视台了,自然也会把两者之间联系起来,全力支持石涧仁的工作,再三叮嘱一番宏涛部长跟闫副书记都非常关注石涧仁的工作情况,千万要顾全大局,有什么事情多请示多汇报,这样才能做到工作成绩各方都。

反正曹天孝一点不像个强势的主管处领导,更像是政府部门派来的润滑剂,准备再到读书阅览室去石涧仁也好不容易把这有点啰嗦的上级送上车,转身在街口的杨记包子铺买俩酱肉包准备填肚子,包子铺老板很熟悉这个不像领导的副主任,一边问着那位齐助理什么时候回来,一边也不拒收石涧仁的钱,但是给他额外多倒了杯豆浆,实在是从石涧仁重新回到镇上开始,所有居民对他都无比热情。

好多人私底下都说以为这个很有背景都上了电视新闻的年轻领导肯定要高升不会回来了,结果他还是和以前没什么两样,每天早上跑步,随时都能在镇上各个角落转悠,傍晚随便街上吃点东西,晚上坐在什么地方感觉要扎根很久的意思。

这样的领导,镇上居民当然欢迎了。

石涧仁也随口回答估计齐助理受伤以后要调到别的地方去了,自己就开始往嘴里塞包子,然后抬眼一镇上马路拐角的地方刚停下的白色宝马越野车,正在打开车门出来的不是纪若棠还有谁

仅仅一周不见,穿着打扮已经又变成了全身黑色的高腰夹克搭配紧身八分裤还有运动鞋的利落打扮,长更是编成了很有欧洲风格的鱼骨麻花辫,让人反正就是觉得耳目一新,现在跳下车来眼圈居然就红了,石涧仁满嘴的酱肉包子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十多米外的姑娘又开始助跑,然后三步并作两步的直接起跳。

已经忙碌了一天,累得只想尽快回去打个盹的石涧仁不得不扎个马步,才能接住这情绪激动到一挂在他身上就忽然开始哭出声来的姑娘:“咋了咋了出什么事情了”

这些天柳清除了固定的每天工作数据报告,又多了一份关于纪若棠的工作纪要,每天都能国留学回来的年轻总裁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公司情况摸排,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会出错的变革行为吧

怎么突然就变成跑来泪奔的场面

石涧仁嘴上手上难免都有点酱肉包的油,所以不好动手,只能再蹲着点,方便纪若棠坐在他的膝盖上:“说话啊,怎么了”

街道上不知不觉都有不少镇上居民出来好奇的指指点点了,纪若棠仿佛完全,放开心思趴在石涧仁肩头哭了几嗓子,才抽泣着哽咽:“没没怎么,就是突然突然像个棒棒一样在路边吃包子,我,我突然就觉得,你要是一个人走了,我就再也找不到你了”

这是个什么逻辑关系

拿着半个酱肉包子的石涧仁有点摸不着头脑,环顾四周,正准备叫纪若棠下来,就马车旁路边站着面色不善的耿海燕。

喂累了一周时间都没来,怎么一到周末就前后脚出现了

1037、棋逢对手

而且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快把街头堵得水泄不通

石涧仁走的几天,傅育林代表旅游公司推出了一个新方案,鼓励小镇本地居民从旅游公司账上借款买面包车跑营运。

作为一个距离主城区过六十公里的山区小镇,省级公路路况还不错,可每天能来的汽车公司就那么早中晚两三班,国庆节那几天都是旅游公司自己征调租用的旅游大巴从文化产业园那边和顺林区两个集中登车点一趟又一趟拉过来的,接下来再每天租用大巴车那费用开支也不小,更不符合石涧仁带动致富的初衷。

所以深谙旅游行业特点的傅育林就捣鼓了这个,只要是本镇居民抓紧时间能从旅游公司免息借款五万元,购买一辆江州本地产的八座面包车跑短途客运,二十个名额,先来先得,过时不候,报名以后凭订车手续到旅游公司来借款报账。

本以为多少还要学车、找驾驶员之类的磨蹭一两个月,谁知道现在镇上心气儿之高,当天就报名一百多号人,后面那些报名的为了弥补机会,争先恐后的就到顺林区或者市里面订车,等石涧仁回来这么一周时间,以往只有在赶集时候才会拥挤的镇上街道,现在早中晚已经很容易就乱七八糟的堵上了,石涧仁正在琢磨要连同镇上警署跟交通管理部门做点什么,现在还堵在他身上了。

其实各地农村买面包车跑点短途客运不稀奇,以前风土镇也有一两部十几座的中巴车,可那时候这里几乎没外人,跑客运的车多了根本没业务,现在因为有了游客,二十辆面包车间歇不断的滚动起来还不够,所以那些没争取到借款的人好像也开了窍,亲戚朋友借点或者买个二手车,张罗着可是个赚钱的生意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