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根石布衣 > 分节阅读 486

分节阅读 4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边都有人在讨论这个事情,你果然不是凡夫俗子,走到哪里都照亮半边天啊”

石涧仁其实今天也就报了两个案:“应该还是我这所谓的大老板身份钓出来的鱼太大,我完全是受了牵连,我觉得你就不应该这么介绍我,为什么着眼点一定要在企业家或者拥有亿万资产呢,我就不能是个普普通通的草根市民么。”

曹天孝哈哈哈的一句话直抵核心:“说你是个什么履历都没有的草根,其他新阶层人士会听么,领导会关注么我们的确是讲究社会分工各有不同,没有谁高谁低的,但各行各业也应该是带头先进人员才被吸纳团结在主体周围嘛,这也是我们建立广泛战线吸引更多有识之士的本意啊,你本身已经具备成为先进人士的条件,再怎么谦虚到了区里面不是同样成为焦点了”

说到底还是得人上人,才有被关注被新阶层的资格。

石涧仁想想也对,一点社会影响力没有,凭什么被统战

曹天孝问清楚整个事件来龙去脉,还是继续敲打:“年轻人对待一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有看法是对的,但也要讲究工作方式,循序渐进嘛,别忘了你现在代表的是一个事业单位领导职务,既然你在挂职,想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些实际成绩,那就应该更多从你的本职工作出发,而不是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争论,你说是不是呢”

石涧仁又只能说哦,曹天孝最后才图穷匕见:“其实工作情况都看在眼里,区领导给我们打电话询问表扬了,你这也挂职一个多月了,是不是应该做些有来有往的工作成绩给各方面看看呢”

石涧仁想说花台现在长势良好,后院收拾得还不到三分之一,这肯定要被贻笑大方的,至于那个宣传片,嗯,鬼知道他心里怎么打算的,反正现在真的如同电视台员工们自己说的那样,骗骗区县群众可能都难了,在这个资讯网络的年代,区县群众也能随时看见美国大片和国际品牌的广告,粗制滥造是要被嘲笑的,就好像这年头沉下心来慢慢雕琢是不怎么讨喜的,还是得来些现成的业绩呢。

所以斟酌几秒,石涧仁就看见顺着楼梯走上来的人,连忙抓壮丁:“啊,对的,我们跟区图书馆准备搞一系列的活动,关于青少年儿童阅读体验”

曹天孝大满意的挂了电话,他也要按照制度写报告啊。

于是小心翼翼走上楼来的图书馆副馆长简直有点受宠若惊,以往天天打毛线的大婶,看石涧仁对副馆长的热情态度也很有眼力的赶紧去端茶倒水,还立刻转职做会谈记录呢。

体制内的真不傻,只不过大多数僵化了而已。

于是石涧仁就干脆问这位大婶有没有兴趣来承担这项拍脑袋工作,大婶有冲劲,都不问杨台长的态度了,拍着厚重的胸口说绝对没问题

这样石涧仁才不至于分散精力,继续按照自己的步点前行。

今天下班的时候跟副台长打招呼的员工干部就太多了,常务副台长都笑言这是自己工作多年来,有线电视台在全区最被关注的一天,好多认识不认识的八竿子朋友都打电话来询问石台长的信息,周围围观的电视台员工们也纷纷表达了类似的态度,以前除了有线电视信号出问题才会被痛骂,其他时间根本无人问的电视台也算是跟着出风头了。

这时候石涧仁也觉得有点无语,对小县城里面如此关注鸡毛蒜皮八卦的心态有了全新认识:“我认为重点应该是电视台主播人员出了个败类,其他我纯粹是个受害者,关我什么事啊”

副台长叹气:“不是一般人,还当不了这个受害者呢”

石涧仁瞠目。

连杨玉国都好像偶遇似的正在电视台一楼看宣传栏,对下楼的石涧仁很自然:“刚才小童把关于我们跟区图书馆合作青少年儿童阅读体验的活动计划书送过来过目了,非常好非常好,我看还可以跟教委沟通一下嘛,组织点孩子参与这个很有意义的活动。”

石涧仁想说别去打扰孩子上课的,但还是管住了自己的嘴,最后说这么重要的联系工作能不能拜托台长去说一声。

眼里就有期待的杨玉国笑着一口答应下来,台长副台长并肩慢慢走出电视台大院,杨玉国还问石涧仁这个周五要不组织一场全台上下的义务劳动,不光打扫卫生,也把大院里面稍微修缮一下。

石涧仁又想说这没啥用的,但最后还是说好。

这老少搭配的和谐背影吸引了电视台好多目光,庆幸这位副台长是挂职的人是少数,想他给电视台带来大变化的还是多数。

886、你的幸福,我的幸福

出了电视台外面的菜市,石涧仁和杨玉国还寒暄着共行了一段挥手分岔,习惯性朝图书馆走了几十米,才想起来自己起码得先回家吃饭,耿海燕已经做好饭了。

其实相比天天在外面吃小馆子,石涧仁的确更倾向于自己做饭菜,原本打算这个宣传片计划起来以后才租房的,又如果在电视台工作开展得不顺利,可能还会申请到乡镇一级工作站去跟罗明远他们搭伙生活的,究竟自己能影响改变到什么程度,石涧仁其实是很小心谨慎的。

但显然从吴晓影出现在电视台以后,一系列的各种变故让事态变得跟脱缰的野马一样,快马加鞭的感觉都有点不好驾驭了,现在工作开展得简直是顺利过了头,石涧仁不得不考虑如何收放自如。

就在路面上九十度转弯,过了街道穿过步行街,再看见一座颇为整齐的花园小区,就是耿海燕租房的地方,听说是区里面几年前最早开发的房子,住在这里的基本都是部分干部领导家属跟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士,对于区县大多数人还停留在福利分房思维的时候,的确有些人已经比较超前了。

所以小区虽然有篮球场,绿化也很茂密,但七八层楼的建筑还是有点像宿舍楼而不是江州市里面的花园洋房,没电梯。

直到站在四楼门口,石涧仁才反应过来自己该顺便在电视台门口买点菜回来的。

但听到敲门声过来开门的耿海燕诠释了什么叫家庭生活。

虽然石涧仁和柳清在平京同一个屋檐下感受过了一段,但每天共进共出的老板秘书身份,柳清可能刻意让装修风格都不怎么家庭化的感觉那更像是个临时寓所,而这边耿海燕一点都不像个拥有千万级连锁公司的老板,就是朝着居家小夫妻模式来的。

一件浅灰色的绒衣轻快伶俐,竖向编织的条纹显得腰肢很苗条,当然也格外凸显胸前的饱满,何况耿妹子还扎了条围裙在腰上,更显胸口反差,手里拿着锅铲的她手脚麻利的从门边掏出一双拖鞋丢给石涧仁,自己跳回去,还捂住了头上的花布头巾:“油烟机效果不太好,味道有点大门钥匙在门锁里面挂着的,自己揣兜里,还有几分钟就可以吃饭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