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根石布衣 > 分节阅读 474

分节阅读 4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分明是在挑战自己单位一把手的权威嘛。

但比较讨厌的就是这厮却又是个挂职的,且不说给他穿小鞋有什么效果,人家以后根本不会在乎从这里得到什么,所以杨玉国的开场白也不得不先表扬,表扬副台长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开玩笑说既然听说石涧仁都是大老板了,干脆请个清洁公司来一股脑的做了嘛,也算是扶贫互助支持工作,有线电视台可是清水衙门呢。

石涧仁真讨厌,居然引经据典的打官腔,说是按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不跟杨台长讲那些大道理,兜了会儿圈子就拿出电脑打印的稿件来,关于拍摄本区旅游景点形象片的专题方案,几番修改以后才整理成稿。

杨玉国一听简直喜出望外的皱眉:“这是旅游局的事情,你怎么擅作主张呢,财政经费呢谁给你给小伙子,年轻有冲劲是好的,但是要考虑工作方式方法,要首先考虑这么做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本来就是想敲打一番毛头小伙子的老前辈如获至宝,根本就不细翻这十多页密密麻麻的方案,由此延展开去,那些最近不务正业去打草松土的员工在工作中频频失误,而且分明有搞小团体拉小圈子的苗头,这是极为错误滴,不能让这种错误的自由散漫再发展下去了云云

恐怕这位的思维模式都用来娴熟应用这种所谓的管理艺术了吧,让石涧仁真正见识了一场什么叫理论联系实际的批判主义,不像其他挂职干部那样只是偶尔来挂个号叫做无组织无纪律,要求熟悉了解各部门工作状况叫做外行指挥内行瞎胡闹,最大的危害当然就是煽动不明真相的年轻员工脱离正确领导。

说到后来,杨玉国台长从苦口婆心变成了有点生气的拍桌子,警告这样的挂职干部是他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如果再这样瞎胡闹,影响了电视台正常工作秩序,他就要打报告给上级领导部门要求把这样的挂职干部调回去,甚至说出豁出去这个台长不做了,也要用几十年的党龄来保证电视台工作的正常运转

说得好像石涧仁是洪水猛兽的大怪物一样。

可能让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干部越说越激动的原因,就是石涧仁的表情吧。

按说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遭遇这样的领导批评时候,多少也应该涨红了脸,就算不羞愧也应该有点愤怒或者其他情绪吧,石涧仁就那么端端正正的坐着,平静的看着对方发挥,表情既不讥讽嘲笑,也不冷漠抗拒,甚至还有点专注,期间还时不时的点头。

这让人很烦躁的

让人非常清楚自己在无理取闹的上纲上线

所以杨台长居然发现自己有点情绪失控了:“我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意见没我们是讲民主的,都可以摆出来谈谈嘛”

石涧仁还是安静:“您说得非常对,我确实太年轻太天真,有很多工作都没有做好,漏洞百出,那么我现在非常真诚的希望得到您的指导,特别是就刚才您指出的这些工作上的失误跟问题,我一定会虚心接受,那么现在我把刚才您说总结一下,回头一定会逐条整理出来检讨自己的工作,第一条是没有遵守挂职人员的工作时间”

杨玉国惊恐的发现,这个年轻人居然把刚才自己唾沫横飞的一大堆话,清晰无比的全部列成一条条摆出来

原以为自己只是用领导的气势,体制内的惯例就可以让对方不知所措的局面,竟然全都真的听进去了,还准确的转换成文件格式表述出来,他丝毫不怀疑,回过头依旧能把这完全有些荒诞无比的批评全都整理成文件。

因为明明他的内心是清楚这个年轻人做的没有半点错,只是在挑战他这个平庸之辈的权威而已

但更让他吃惊的是石涧仁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不带半点感彩的讲述完这十多条“罪状”以后,居然还是回到那份专题方案上面去:“我提出这份方案的初衷,在最后三页说得很清楚,只是因为今年国家电视台有一个区县广播电视合作项目评比大赛,这就是我们跟旅游局合作的最好时机,无论能不能在这次大赛上获得奖项,起码今年的年终总结,不会跟去年几乎一模一样,也不会跟前年一模一样,同时对于青年员工的带动,我也是基于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技能评比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其实上级部门对于基层广播电视部门做了非常多的指导跟期待,这些都在办公室文件中体现出来,我们只要按照这些文件精神去做,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区有线电视台就有可能获得江州市电视台通联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我已经查阅过去年获得这些称号的区县电视台工作样本,也就是在类似这几个部分上面做出成绩就行,而所有这一切出成绩的时候,早就在半年以外,跟我无关了。”

刚才还吹胡子瞪眼睛的老台长,这会儿眼睛定定的看着年轻的副台长。

石涧仁的眼神依旧平静无辜,五六十岁经历了多年岁月的人一定能看出来其中的无欲无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大多数人都会动心。

只要能换取一点改变,送你一场富贵又如何

864、何乐而不为

习惯于谨小慎微的人,很难会主动去探寻广阔世界。

相面不一定指的全都是看面相,听其言观其行也是重要项目,这也是为什么老话说言多必失的道理,话说得多了,自然就被人观察了个透彻,从而失去了主动在手。

杨玉国是个胆小的人,这点从他一贯以来的口头禅“不犯错”就可见一斑,但胆小绝对不是罪过,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谨小慎微也不是什么错,由此看轻别人才是心思狭隘,重点就在于区别出愚鲁贪婪,出言轻浮而不实际的胆小怕事,和有些胆小义大之辈。

有种人往往长得头圆额正,眼睛圆小,身材短粗,看东西的时候习惯眼睛朝上,做事缩手缩脚但是却细心细致,一丝不苟,能在有线电视台这样的技术行业做了二三十年的杨玉国,显然就是这种典型的技术官僚。

每天把上级交代下来的工作不犯错的完成,那就是万事大吉,虽然不会有什么闪光点,但几十年不出错也是块金字招牌了,多半最后还能多福而长寿呢。

但是人就会有点功利心。

细致翻阅区有线电视台各种文件资料就能发现,在整个江州四十个区县里,本区有线电视台从未获得过任何荣誉

如果真有一项什么二十年零事故的奖项,可能这里没问题,但就是没有啊,有线电视布网才十二三年呢,各种专业技能评比和创新项目比赛,杨玉国麾下的有线电视台从来都是报名但不积极参与,因为他的主旨就是不犯错,不得罪区里面各种相关职能部门,所以作为媒体很重要的舆论监督职能几乎等于无,从未有过维权争论,从来没有会引起争议的节目,连区里面本地商业广告都是谨慎又谨慎,石涧仁不止一次看见杨玉国在广告审批文件上批复“恐怕不合适,慎重播出”“太过露骨,不予播出”等把广告拒之门外的做法。

反正有线电视台是靠上级行政拨款吃饭的,广告收入有没有也不会改变什么。

所以在有些地区电视台简直都是富得流油的纯商业化部门了,这家区有线电视台还是清水衙门。

由此可见,杨玉国不过是胆小,品行甚至说得上是端正而有点迂腐。

然后石涧仁在这几天里面有个有趣的发现,他在查阅各种文件的时候,发现杨台长曾经把去年全市行业评比汇总文件借过去看了好多天,这在办公室的文件管理上面都有清晰记录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