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根石布衣 > 分节阅读 471

分节阅读 4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抗蒙的主战场之一,前后打了三十多年,当年据说蒙古大汗打到江州来,结果被一支冷箭射中了眼睛死在江州,因为各路兵马为了回去争王位,踏遍欧亚非四十多个国家的蒙古大军结果就在江州戛然而止了。”

柳清终于回忆起春游知识来:“是这里么不是这里,应该在另一个县”

石涧仁点头:“对啊,可其实当年几十万兵马准备打下江州再顺水而下攻占整个中国江南的,这几十万人铺开,攻打的战场肯定不止一个点,但就因为那位大汗丧命在那里,所有的历史都只记得那里,把那里誉为改变世界史的明珠,这些地方同样险峻巍峨,同样是当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默默无闻的一直荒废如今。”

吴晓影算是听出点味道来了:“就跟人一样”

所以哪有什么公平。

858、透过表象看实质,哪有那么容易

让这里一直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多个朝代,这座易守难攻的要塞之地,还被各种土匪给占山为王过,既然能傲然面对几十万蒙古大军,当然也能面对官兵剿匪,所以据说连本朝解放后,这里都还活跃着土匪救,反正是解放后好几年才把这里彻底给肃清干净,所以与其说这里是抗蒙古战场,还真不如土匪在这里盘踞的时候多。

明明是为了抗击外来侵略者才修建的要塞,却因为后来朝代更迭中明珠蒙尘,带些不光彩的痕迹,就书写不出什么好看的历史了,于是也一直在江州对外旅游宣传中落在其他名胜古迹的后面,对大多数外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

所以到这里来游览的多半都是江州本地人,连柳清都说他们学校都是把周围大大小的景区走遍了,因为正好有个老师老家是这里的,所以才来这里转了一圈,的确芋不深刻。

其实可看的地方不少,除了官方修建的大型城门、城墙、军营、练武场,军民自建的各种民宅,土匪搞的聚义厅,各种遗址琳琅满目,而没有被重视的好处就是这里基本保持原生态,没有现在国内各大景区乱糟糟良莠不齐的修复,吴晓影说起这个来简直深恶痛绝:“有些地方搞的古人雕塑丑得跟外星人似的,也好意思放在那收费,很多连基本的古建筑规范都没搞清楚,一看就是用新工艺修的,糟糕极了,这里到处都是遗址看着还真实一些,只是要好好规范下。”

石涧仁推着丢丢到处走,很快就有点忘了手上的孝,因为果然如柳清所说,城墙遗址只是一方面,这基本没了成片树木植被的山上到处都是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其中既有各种文人骚客对历史的记载,登高望远的游记,也有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们胡乱篆刻的各种留名痕迹,诸如“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行业术语也比比皆是,这让石涧仁对某些土匪的文化水平有了相当高的看法,要知道古代识字都是个多么高贵的事情了。

吴晓影倒是能给他讨论两句,拍古装戏拍得多嘛:“经常有秀才被土匪抓了来山上当账房之类的,没准儿就是这些有知识的家伙变成王伦那样的人物了。”

石涧仁深以为然,然后对这些碑刻中的书法也兴致盎然,时不时的还用手指在上面描走,柳清就一直默默的跟在旁边伸手给他拍照留下来,石涧仁才醒悟现在有高科技了。

可看的东西真的很多,步行道都有几百近千米,城墙范围之内,还有佛像石窟、泉水洞、半洞半建筑的飞檐,最后还有两座寺庙,一座占地规模颇大的现在到处一片废墟,光是看看那大雄宝殿的几百平米遗址面积就能想象当年的香火旺盛,但历经岁月朝代变迁什么都没了,反而是一片石崖下依山开凿的另一座寺庙全都紧贴在石壁上,各种佛像一字排开,没金装没彩绘,没建筑没排场,连唯一一个守护在这里的僧人,都宗石洞里,结果所有石头雕刻上挂着红布,放着各种供奉,从三人推着孩子慢慢游览过来,络绎不绝的当地人在这里参拜,其中一些老妇人更是虔诚得很,不停朝着吴晓影和石涧仁双手合十。

柳清作为唯一的江州本地人,稍微驻足倾听了一下带着乡村口音的方言,小声解释:“求子观音,叫你们也去还愿肯定是看你们推着童车,以为你们也是来许愿才成功的。”

吴晓影立刻忍不爪起来:“那是g是,一定要去还愿”抱了丢丢就去参加封建迷信活动,还别说,她一去就被十多个善男信女巍了,看样子是找她讨教经验

柳清赶紧过去护驾。

石涧仁不陪着发神经,背着手慢悠悠观察那些日晒雨淋却保存下来的古朴石雕,以他的知识面来说,这些佛像跟送子观音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再回头看看山坡下那一大片废墟,有点感慨,弱序者无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人类漫漫的进化史中,很多庞然大物都消失了,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生物存活下来,因为船忻调头,这些草根一般的底层会抓谆切机会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的变迁,就好像这些不停改变自己定位使命的石雕一样。

该当十八罗汉验证绿林好汉兄弟情的时候就义气为先,该放下架子做送子观音那也无妨,所以想想就有点莞尔。

吴晓影和柳清带着笑追上来的,因为还得了供果,说是菩萨开了光的,给还愿的孩子吃了无阐灾

石涧仁一看就提醒她们这法式小面包多半有点变质了,千万别给丢丢吃。

吴晓影相信科学的马上扔掉,但柳清还是抓紧机会拍照留念。

当然这样逛下来,这个景区最大的缺点就暴露出来,没吃饭的地儿,就一个卖凉面凉粉的游摊,显然这就会造成游客只是匆匆在两三斜内转一圈赶紧走人,根本产生不了消费,那来的人越多,反而会给这里造成诸如卫生清洁、票务、安全保障等等各种额外开支,所以真的搞宣传那就是赔本赚吆喝,屁用都没有。

这凉意乍寒的山头上,石涧仁都只尝了点冰凉的凉面,就决定还是出景区吃饭,吴晓影对他这个很注意养生的习惯大加褒扬。

果然等坐进暖洋洋的车厢里,就觉得刚才的旅游环境的确是有点差,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吴晓影也能领会石涧仁的思路了:“咋办你不会安排来收购这个景区,我们大投入的搞,对不对那你能咋办”

石涧仁沉稳:“先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来,办法总比困难多,别因为堆积如山的困难就动以己的信念嘛,中午吃什么路边很多农家菜,要不要尝尝”

柳清已经对在这山路边停车心有余悸:“回去城区里面吃饭吧,下午去考察温泉”

吴晓影果然敏感:“哟,你带了泳衣的”

柳清明显不那么退让了:“买啊,任何温泉都有卖泳衣的吧,方便得很。”

石涧仁对温泉的芋,除了当初宋青云那个档次颇高的温泉别墅,就是后来威斯顿温泉度假村,以及小别墅后面那些欣池,真没多想:“那个我后面慢慢去看,不着急,你们下午就可以早点回去了,今天这个事情多少还是有点受惊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