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草根石布衣 > 分节阅读 334

分节阅读 3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多了,当然石涧仁从他们看林岳娜的眼神中,就能判断可能大多数人还是本着潜规则来的,应该都认为他这样高大黝黑健壮的影业公司老板已经玩遍了女明星,怎么带个这样不起眼的胖妞

林岳娜才不怕这样的眼光呢,还勇敢的挽住了石涧仁的手臂,直到下楼走出电梯,离开拥在身边的人群才长出一口气:“真的,我怎么感觉自己还是那个夜总会上不得台面的小姐,只有你才好像什么场面都能应对自如,无论面对这些老板还是什么舞台,都能侃侃而谈温文有礼。”

石涧仁顺势把她胖乎乎的手摘下来:“练习,面对员工的时候多公开讲话,面对客户的时候多锤炼内容,心里有数,说出来就不慌张,最后说慢点,一旦快了就不好控制,慢点可以边想边说,一切气度其实都是积累出来的结果,我也是这样每一次面对大家都在练习的,你忘了我在奶茶店给大家一起开会要开新店时的样子了其实我都准备了好久的开店方案,心里也发慌。”

林岳娜笑得很崇拜,不过还没说话,张明孝就跳出来:“石总,我们到了”

石涧仁的意思是回头再处理这种小事,抬头看看那辆崭新铮亮的辉腾已经停在了外面,再看看春风满面出来的陶玉峰,石涧仁只能转身:“陶总,听说你回来了,我们还是完璧归赵,希望这辆养护好的新车你不会觉得有什么差异。”

陶玉峰哈哈的笑着点头:“怪不得你能做到现在,有头脑有学识,做事还滴水不漏,这些小细节都悄悄处理好,前途无量啊”

不漏个屁,石涧仁是给手下擦屁股而已。

619、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7更

在中国,哪怕就是卖一碗小面,也要跟众多政府职能部门打交道,更别提陶玉峰这样的大企业了。

所以他对商、政之间关系的体会是最深的。

石涧仁早就听老头子讲述过“官之所求,商无所退”背后的故事,这包含了清末时期三位著名红顶官商的心得体会,也可以说他就是那一连串更迭中的被波及者之一,所以曾经在师父生命轨迹中的滑铁卢,居然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来到了自己面前。

体制变了,但有些人性根源延伸出来的东西从未变过,只是那些被短暂驱开的权贵,老的新的重新凝聚起来,而且越来越密集,密得几乎都要盖住所有草根上升的机会了。

石涧仁这样凤毛麟角的成功者固然可以被吸纳同化,但越来越多的底层失败者呢

而且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凤毛麟角要么变成家奴,要么就成为引爆底层失败者的火星。

这就是中国千百年历史更迭的标准模式,周而复始。

小布衣让张明孝他们开宝马车把林岳娜送回去,自己开着换回来的白色宝马越野车回酒店,手指无声的轻轻敲击在方向盘上。

如果说一两年前的他走在电脑城里,思考如何让社会风气变得更好显得还有点可笑,可以被嘲笑是喝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那么现在的石涧仁对这个社会的脉络已经触摸得更加清晰。

坐在豪华安静的高档车厢里,周围闪现的都是高楼林立,华灯齐放的节日喜庆,这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光景,勤劳又带着狡黠的中国人,只要给那么一点点生存的空间和机会,就会用极强的生命力跟忍耐力来改变生活,这种韧性和容忍度也是千百年来的沉积,可蕴含在这片光彩下面的危机却又实实在在放在那里,还在不停膨胀酵。

这就是为什么有识之士会过得比较痛苦的原因,因为他们能看见这些问题,比那些活着都不知道自己创造了什么,也不知道被剥夺了什么的人痛苦多了。

所以才有愚不可及的说法,已经聪明的看见了这一切,却要装着没看见,促使自己愚钝的生活下去,那是有多艰难啊

难道就这么投身去当个家奴

又或者装疯卖傻的明哲保身。

这几乎就是放在石涧仁面前最清晰的两条路了。

君子宁可舍生而取义,但谋士、布衣不等同于君子,他们更现实和清醒,就像石涧仁从来不认为有完美的义可以一劳永逸的取代眼前,轻易放弃生命来换取关注或者唤醒民众更是有点草包的理想化逃避,书呆子才那么干。

如果就这样独善其身他肯定不愿意,因为眼前的中国分明不是邦无道则愚的战乱年代,这就是个最好跟最坏并存的时代,是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年代,难道只能在这个真正需要抉择改变的时代躲起来苟且偷生

就好像纪如青那样,她这样的成功人士既得利益者都没有安全感没有明确的生存意义,只想把女儿送出国去逃避,这恐怕就是稍有能力的人最无奈的选择。

可这不是石涧仁的选择,不是贪图享受的昧着良心,不是火星撞地球的暴烈,也不是趁乱捞一把就逃离。

他有自己的抉择。

因为很少在车里放音乐,所以车厢里格外安静,连外面偶尔的爆竹声也只是轻微的传递进来,石涧仁忽然有种迫切的感觉,想找人说说话,他不知道国外童话里面说的那种对树洞说话的传说,就是单纯的想找个人聊聊,一个没有利益牵扯,没有利害关系,仅仅是可以聊聊天的人。

女性就算了,石涧仁现在真是觉得现代姑娘太容易牵扯情感问题。

男性秦良予其实不错,但他年纪大了,而且现在已经接近春节除夕,那么一大家子人呢,顺带连赵子夫都不可能,于是最后石涧仁居然就只有唐建文这唯一的选择,不然千里迢迢的打电话跟詹浩思聊

两个男人煲电话粥也太奇怪了,况且石涧仁还是不太习惯通过电话谈情怀。

于是车头一转,石涧仁就朝着唐建文那个办公室去了。

他没有事先打电话,不是因为柳清那耿耿于怀要抓个现行的思路,而是觉得这种事情随缘,太过刻意的约了谈点什么才没意思。

骨子里石涧仁还是个有点魏晋之风的酸腐文人,当然他不会嗑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