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 分节阅读 735

分节阅读 73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过,热闹的表象之下,也有无休止的商海恩怨情仇比如就在首富先生的眼皮子底下,nove的首席执行官雷蒙诺尔达,便和盖茨来了一通阴阳怪气的对话。

说起来,盖茨这家伙越来越不择手段了。

前段时间,微软和nove进行了一次秘密接触,以软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由,提议两家公司干脆合并算了,如此可以免去彼此之间的攻击,来一个优势互补。

雷蒙诺尔达还真被打动了,毕竟随着方圆计算机标准成为主流,跨平台软件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大家必须直面哲儒的正面竞争了,而“弱弱联合”,未尝不是一个做大做强的好办法。

既然郎有情妾有意,那双方就签署保密协议,坐下来好好谈吧。

结果,微软把nove的商业机密套得差不多后,便以价格、权力分配、董事会意见等等因素为由,打起了太极拳。

醒悟过来自己被耍了之后,雷蒙诺尔达的恼羞成怒可想而知,瞧那眼神,他恨不得咬盖茨几口。

nove现在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在收购了数字研究公司,填上了通用操作系统的版图空白后,又把收购目标瞄准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等软件,试图打造一个全能的软件王国。

由于业界生态变化很大,单靠一个软件产品讨生活的公司,越来越难混了,曾经很是风光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erfect,便卖身给了nove。

这些业内秘闻自然逃不过首富先生的耳目,他对此嗤之以鼻雷蒙诺尔达在收购上频频出手,可有没有想过,nove的消化能力怎么样

另外,盖茨的手段,实在太阴了,换谁摊上都受不了。

其实,仅凭技术竞争,nove的拳头产品网络套件ware,便走不太远了。

ware提供的功能确实可圈可点,但它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所使用的网络协议,并非互联网的标准协议tci,而是专有的ixsx。

产品应用场景要是仅就局域网而言,不管ixsx还是tci,问题都不大;但互联网成为主流是大势所趋,不使用tci,就相当于现实当中在美国不讲英语一样受到限制。

可要想把tci从纸面规范变为实际代码,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tci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且不断完善的协议体系;其次,在代码编制过程中,程序员还需要对系统底层很了解,非资深者不能胜任。

截至目前为止,公认最优秀的tci代码实现,就是哲儒的tci开发工具包,其中的运行库,不但稳定,而且执行效率高,同时也为第三方开发提供了丰富而又强大的函数接口。

换而言之,使用了这么多年ixsx的ware,现在想要转到tci上来,难度很高。

另一方面,微软直接在snt当中,内置了功能类似ware的免费网络套件,压根就不给nove过渡的时间。

可以说,光是摆在明面上的这些阳谋,就足以让nove的发展难以持久,但盖茨还是小动作不断,这就不得不让唐焕提高了一个警惕级别。

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互联网,所牵扯的利益更大,难保表面对首富先生俯首帖耳的盖茨,不心生反意。

唐焕就这样一边心里怀疑老二的位置可能无法满足微软的胃口了,一边面带微笑地听着盖茨对自己宣布他的婚讯。

“届时我肯定会到场祝贺的。”首富先生笑哈哈地打趣道:“用不用我在旧金山这边帮你举行一个单身派对”

“算了吧。现在我对玩的兴致越来越淡了。”盖茨摇了摇头心机越发深沉的他,似乎也像乔布斯一样,很难找到知心好友了。

相比于微软现阶段在软件市场上忙着抢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编程开发工具的地盘,唐焕继续热情推荐哲儒的万维网浏览器oestar和网站服务器zis。

在营销方面,后台的zis循规蹈矩,按照版本不同,售价从6000美元到25000美元不等,但前端的oestar则玩了一个噱头,即一边吹嘘着正式版售价999美元,一边始终以测试版之名供用户免费使用,只见版本号都超过1了,却迟迟不见测试版升级为正式版,搞得那些有意进军浏览器领域的商业公司心存疑虑,迟迟不敢行动。

不过,那些有联邦拨款的研究机构就另当别论了,尤其在1991年戈尔法案通过后,更是经费充足,进而不怕浪费资源地对研究给予支持。

伊利诺大学的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便是如此,其下属的一个技术小组,在今年完成了一个同时支持方圆电脑、unix、ibc、苹果电脑四个平台的万维网浏览器osaic。

为此,伊利诺大学没少吹嘘,甚至还得到了主流媒体的追捧。

本届dex,osaic便被拿过来显摆更准确地讲,是被获得技术和商标授权的sygss拿过来参展。

这家成立于1990年的公司,属于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下面的一个分支,目的是为了给那里的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建立商业化和技术支持。

所以,sygss得到osaic的授权,也算是肉都烂在一个锅里了。

现在的万维网浏览器,就是哲儒的oestar,凭借技术成熟加上免费噱头而一枝独秀,吓得其它商业公司不敢为这个十分陌生并且前景不明的领域,投入资源,展开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有模有样地能同时在四种硬件平台上运行的osaic,还是挺引人注目的。

往来穿梭的参观人流当中,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远远地注视着osaic标志,脸上不时地露出愤愤之情。

他就是osaic开发小组之前的组织者马克安德森,刚从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毕业,并接受了加州一家小公司年薪8万美元的聘请这对于一个才毕业的本科生来讲,算得上高薪了。

其实,马克安德森的技术,和出类拔萃的程序员标准有一段距离,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小小年纪便能言善道,可以说动另外一位真正的技术高手,年纪比他大七岁的硕士毕业生埃里克比纳,为osaic项目效力。

这种组合,和苹果创业之初的乔布斯之于沃兹,非常相似。

马克安德森的程序总是疙疙瘩瘩地有毛病,再加上人不安分,所以在伊利诺大学的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里,和他上面的老板,关系不怎么融洽。

不管哪里,都有江湖跨平台的osaic正式出炉后,领导们便想将功劳据为己有,淡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