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 分节阅读 456

分节阅读 45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等到这个时候的媒体记者,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围了上来,不过组织一方早有准备,女士和孩子们都从专门通道退场了,也就唐焕、查尔斯这些男士被推在前面应对采访。

早就蓄谋已久的记者,瞅准机会,不怀好意地把问题抛给唐焕,“唐,看起来,你似乎很享受这场演唱会。”

“不享受音乐,那我来这里干什么”唐焕没好气地反问。

“夹在台上台下两位女士之间,你就没觉得不自然么”记者悍不畏死地继续追问着。

“不管我回答是或者否,相信你们都会在明天的报纸上让我不自然。”唐焕耸了耸肩,然后打算在助理的帮助下退场。

见此情景,被娱乐记者挤在后面的体育记者着急了,连忙跳着脚在外围喊道:“唐,你邀请亚历克斯弗格森一起观看演唱会,是否意味着你们已经谈妥了,他答应出任切尔西俱乐部的主教练”

对于这个从远处传来的很“正经”的问题,唐焕专门摆手示意,笑眯眯地回答,“还在谈。”

看到唐焕向媒体做出的似是而非的表态,弗格森苦笑不已。实际上,双方还没有来得及展开正式会谈,他只是参观了一遍切尔西俱乐部,然后就被邀请到了白金汉宫观看演唱会。

不难想象,眼见着自己的金牌功勋主教练要被那些实力更加强大的一流俱乐部哄抢,阿伯丁足球俱乐部自然要想办法进行拉拢挽留,甚至有意委任其为俱乐部董事会成员。

但现实情况却很残酷,虽然阿伯丁足球俱乐部现在是苏格兰顶级球队之一了,可显然不如英甲的阿森纳、热刺有吸引力,天生的格局有限,注定无法满足弗格森寻求新挑战的事业上升要求。

可以说,在明眼人眼里,阿伯丁足球俱乐部肯定留不住弗格森了,只不过对方现阶段还在待价而沽,一时之间没有找到满意的下家。

当唐焕进入追求者行列之后,弗格森不可避免地心动了。要知道,目前的切尔西,财力深不可测,但成绩却相当于一块白板,实在是建功立业的最佳所在。

不过,弗格森心中也有一个疑虑,让他在作出决定前难免犹豫几分。

做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各个领域并非完全“现代化”。

就拿现在还是香江一家地区银行的汇丰来讲,其管理条例就没有和国际接轨,导致其国际化道路一直进展困难。

英国足坛也保留了一些老旧的特色,比如主教练的权力相对很大。

在效力阿伯丁足球俱乐部之前,弗格森是圣米伦足球俱乐部的主教练。在那里他甚至能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给予球员薪金。

可切尔西俱乐部的管理机制很严密,弗格森担心自己答应接掌帅印后,手里没有足够的权力,那就有天大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了,要是落个黯然收场的结局,实在太遇人不淑了。

在和唐焕展开正式会谈之后,弗格森便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这一点。

唐焕一听,哈哈大笑,也非常坦率地说道:“我可以保证,也只能保证,你对球队有足够的控制力,至于其它方面就不行了,毕竟切尔西俱乐部现在的架构很大,不是那些小俱乐部能比的。”

说到这里,唐焕非常认真地强调,“我自认为,我这个老板有很多其他老板不具备的优良品质,比如,慷慨,耐心”

唐焕离开英国前,如英国足坛所愿地放出了重磅消息,切尔西的新任主教练,就是弗格森。

香江前途问题的谈判也快尘埃落定了,唐焕觉得是时候进一步投资切尔西,以完善其做为远东商业利益集团窗口的角色了。

不得不说,弗格森的到来,还真是适逢其会。

当唐焕到了巴黎后,首先见了一下早就等候在那里的康多莉扎赖斯,听取对方的汇报。

现阶段康多莉扎赖斯已经算是一位颇有建树的苏联和东欧问题专家了,同时精通俄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于是,唐焕委托她到欧洲,就苏联和东欧的现状,给自己的商业智库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原本,唐焕以方便新闻出版的名义,成功游说了上任之初的里根,允许二代和一代方圆个人电脑在苏联和东欧销售。

可随着去年里根宣布“星球大战”计划,与苏联直接对抗的程度越来越强硬,别说三代方圆个人电脑的销售许可了,就连现有的二代和一代方圆个人电脑销售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军事上,里根是在假设苏联已经没有能力投注比美国更多军事预算的情况下,展开了新一波的军备竞赛。

经济上,里根进一步禁止美国和盟国对苏联输出高科技技术,减少苏联获取高科技技术的机会,并降低其获取资源的可能,其中就包括压低苏联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值。

说白了,里根的这种使冷战在表面上激烈化的努力,最终目标就是赢得冷战。

里根上任之后的一系列大规模扩军行动和他强硬的反苏言论,造成1983年11月2日北约组织开始举行的军事演习1983年优秀射手演习,引来了苏联的过激反应,让全世界无比接近核大战的末日。

虽然这场危机随着演习结束而迅速平息,但其也显示出了里根的强硬态度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后果,似乎使得他直接对抗苏联的态度有所松动。

与此同时,来自民间的和平呼吁也颇为引人注目。

比如美国一位名叫萨曼莎史密斯的10岁女孩,为了弄清苏联和美国的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张,便给苏联领导人尤里安德罗波夫写了一封信。

转过年来,萨曼莎史密斯与她的父母飞往莫斯科,作为安德罗波夫的客人在苏联度过了两个星期。

直到现在,这位获得“美国最年轻大使”之誉的小女孩,还一直被媒体密切关注,成为明星人物。

唐焕虽然知道原本时空里的历史大势,但美国和苏联之间这种官方和民间的你来我往的斗法,仍然让他在细节把控上颇为迷惑。

现在,康多莉扎赖斯倒是拿出来了不少建议,不过唐焕有些哭笑不得。盖因对方很干脆地说道:“没有必要继续在莫斯科浪费资源了,甚至于那个分公司,也完全可以关闭掉了,其入不敷出便说明了所有问题。”

“苏联这个点不能撤啊,好不容易在那里建立起来的商业根据地,要是这么轻易地放弃了,那就真的可惜了。”唐焕摇了摇头,“在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