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 分节阅读 398

分节阅读 39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别说,你这个老古董也有料事如神的时候。”德婶盯着电视嘀咕了一句。

“港府这帮人啰啰嗦嗦,一多半都是废话。”德叔哼了一声后,重新看起了报纸,自言自语道:“林清瑕主演的第二部师姐英姿,在梦工厂院线上映后,又是火得一塌糊涂。”

“好你个为老不尊的家伙,竟然也学起年轻人来追星了。”德婶伸出手去,狠狠地掐了一下德叔,疼的老头龇牙咧嘴,连声辩解,“我追什么星啊,只是好奇这家报纸上提到的一知半解的剧情,电影里的大反派叫嚣着,只要他愿意,就可以把港元对美元的汇率打压到10,这不正好和目前的现实情况吻合了嘛。”

“真的假的”德婶拿过报纸来,狐疑地看了几眼,然后对德叔说道:“你给我念一下。”

“不念。”德叔揉着被掐痛的地方,赌气地拒绝,“你不能耐么,有本事自己瞧啊。”

“你等着。”德婶气哼哼地目光转向电视,随即惊讶地张大了嘴,“快看,你上电视了。”

德叔得意洋洋地一拍大腿,“今天排队的时候,正好寰亚电视的记者去现场采访,没想到真的把有我的这一段播出了。”

这时候,寰亚电视的主持人介绍道:“继恒隆银行遭遇挤提风波后,新鸿基银行也出现了这类现象。不过,该行高管表示,自己一方有足够的准备,不会像恒隆银行那样重蹈覆辙,目前客户取款活动尚处于合理范围内。”

德叔滕地一下站起身来,恼火地说道:“完了,越是这套说辞,就越表示外强中干。”

“那明天我陪你一起去新鸿基银行的总行去取钱吧。”见德叔没有了之前的淡定,德婶也慌了。

于是乎,老两口第二天一大早集体出动,可到了现场才发现,并非只有他们抱着这个想法,人龙早就排了好长。

德叔德婶没有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后面等候,银行方面则磨磨蹭蹭地到了9点半,才让队伍前面有了松动迹象。

临近中午的时候,不少人顶着日头坐到了地上,不耐烦地对维持秩序的人员骂骂咧咧起来。

场面正混乱着,侧门一开,一名银行职员拿着喇叭走了出来,“我要向大家宣布两个重要消息。”

见此情景,德叔唉声叹气道:“新鸿基银行不是要宣布停业吧。”

“第一个消息是,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的财富榜出来了,唐焕先生蝉联首富宝座。第二个消息是,唐先生购入新鸿基银行百分之二十股份,成为第三个策略性股东,同时将5000万美元现金存入新鸿基银行。”

“怎么,唐先生的钱也存进来了”包括德叔德婶在内,在场的很多人惊喜地议论纷纷起来。

第0515章我儿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随着新鸿基银行职员的安抚,人群的骚动总算被制止住了,甚至有些人听从劝解,放弃苦等,直接离开了。

“世界首富都挺新鸿基银行,把钱存了过来,那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德叔伸了一个懒腰,也打算撤退。

“我们能和世界首富比么,5000万美元对人家来讲可能就是几个月的收入,但50000万块对我们来讲就是大半辈子的积蓄了。”德婶依然坚持取钱。

“照你这个看法,就没有银行值得信任了。”德叔一脸的郁闷。

“最起码汇丰比这个新鸿基银行靠谱。”德婶怒其不争地瞪了一眼德叔。

“要是英国人被赶跑了,到时候看你上哪去要钱。”德叔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后,继续老老实实地排队。

不过,等德叔德婶好不容易熬到距离服务窗口几步远的时候,新鸿基银行的营业时间也到了,让他们窝了一肚子火,但却发作不出来。

盖因对方的工作态度好的挑不出理来,主动为老两口做了登记,并承诺稍后两天增加专门的取款通道。

“好了,将心比心,这帮孩子比定天、可宜大不了几岁,都是听命行事,我们就别计较了,晚几天取钱也算不了什么。”德叔一边安慰着,一边扶着德婶,离开了喧嚣的新鸿基银行总行,坐车回家。

来来回回的车马劳顿,还是非常辛苦的,德叔累得连刚买的一份晚报都没有看上几眼,便在座位上打起了鼾声,要不是德婶叫醒,估计就要睡过站了。

“钱没取出来不说,来来回回地还搭进去不少路费。”一向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德婶心痛地抱怨了几句,接着打开了电视,“看看寰亚电视有没有关于新鸿基银行的报道。”

“应该会有,报纸上都是头条了,世界首富入股新鸿基银行。”德叔打着哈欠,抖了抖手里的报纸。

正像德叔所预料的那样,寰亚电视今天的财经节目果然围绕着新鸿基银行展开,主持人在做概要介绍的时候提到,“在接下来的节目当中,我们会现场采访新鸿基银行的董事长,同时也是创始人的冯景喜先生,另外也会尝试远洋连线唐焕先生。”

“今天的节目,要有大人物登场了。”德叔顿时精神一振,两眼放光。

“现在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本次新闻的中心新鸿基银行。”介绍完点评嘉宾后,主持人将节目引导入正题。

当年的新鸿基地产三剑侠决定施展所长,各自发展后,从香江远东证券交易所即远东会成立中嗅到商机的冯景喜,便在1969年创办了新鸿基证券公司和新鸿基财务公司。

做为香港第一家华资证券经纪公司,新鸿基证券打破了洋人在证券业的垄断格局,吸纳华人经纪参与到资本市场的游戏中来。

在宽松的环境中,新鸿基证券迅速成长为最具实力的华人经纪公司,曾一度占据香江股票市场总成交量的两成。

为了增加香江证券市场的活力,远东会的创始人李福兆引入竞争机制,撤销限制条件,促使国际证券公司涌入香江市场,新鸿基证券的市场地位由此削弱。

这时候,一直承担着新鸿基证券的财务管理功能,充当辅助角色的新鸿基财务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了。1979年时,它的总资产达到了18亿港元,转型为商业银行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于是就在当年,新鸿基财务挂牌上市,到了1982年3月,又取得了银行牌照,正式更名为新鸿基银行,即今日大家所看到的新鸿基银行。

虽然新鸿基银行持牌时间到现在还没满两年,但它的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该公司先后于1978年和1980年引入法国百利达集团及美国美林证券集团做为策略性股东,以共同发展“跨国金融超级市场”。

冯景喜本人通过互换股权,成为美林证券的最大个人股东,身家估计达到了24亿元,被誉为“股坛教父”。

但在地产最高峰时期,新鸿基银行斥资3亿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