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奇幻穿越男主可没那么好混 > 分节阅读 339

分节阅读 3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绝对会在入土之前给你们一个交代的,而且这一天不会太久,也许就是今天。”

塔夫戴上了自己的军帽,这个时候他的身后传来了嘈杂的脚步声,有大量士兵朝着陵园接近。

“总议长大人,威尔逊议员带着宪兵部队赶过来了,您快点离开这里,他们是来逮捕您的”

塔夫的卫兵立即过来通报,他神情仓惶,早就提议让塔夫尽快离开自由城,只要前去联邦的南方。

那边好几个地区都是支持塔夫的,在那里招募军队,还有夺回自由城,镇压威尔逊等人的可能性。

然而塔夫却固执的坚持不离开自由城,而且这种时候却来阵亡军人陵园来,这简直是不可理喻。

“来了吗我知道了,为了这一刻我也等待了很久的,放心吧,就让威尔逊和张伯伦尽管过来吧。”

塔夫并没有太多的惊慌,缓缓转过身来,朝着陵园的入口过去,但很快有大量宪兵涌现出来。

“下午好啊,总议长大人,这么大的雨,您不好好的在家里待着,到这里来干嘛难道是提前得知了自己的末日,所以要到陵园来提前准备自己的后事吗这样说起来的话,您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威尔逊阴阳怪气的肆意嘲讽,他被塔夫压了整整三十年了,怨气早就逐渐演变成深入骨髓的仇恨。

如今终于要扳倒塔夫,他无论如何都要亲自见证这样一幅场景,看到塔夫的表情令他感到亢奋。

他终将以胜利者的姿态将这个混蛋踩在脚下,这都是他应得的,同时也是塔夫那个家伙的报应

“威尔逊议员,难道你认为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是胜券在握了吗你是不是有点得意得太早了要夺取权力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道你不认为光凭这样就能控制整个联邦,是不是有点太过想当然了”

塔夫神情冷峻,他是从战火硝烟里走过来的沧桑老人,和威尔逊这种大商人可不一样。

“光凭这样我说总议长大人,您是不是有点搞不清楚状况现在您的嫡系部队已经出征,而自由城的宪兵部队、卫戍部队也都听命于我,各个地区的市长也都对您心生不满很久了。”

“整个联邦二十个地区里,有十四个都反对您,支持您的仅仅有南方的四个,届时只需要对那里进行一番整顿,支持您的声音将会彻底的消失,所以说这种情况下,您还是不愿意承认这场失败吗”

威尔逊为了这一刻已经蓄谋得太久,三十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暗中的手脚。

如今终于到了他品尝胜利的时刻了

第七百零七章 国内矛盾

夏菈娜被宪兵带到宪兵处以后,并没有按照他们说的那样配合调查,而是直接被关进了牢房中。

这让夏菈娜的侍女反应非常激烈,对于宪兵的行为进行严正的抗议,毕竟夏菈娜可是格林的夫人。

而格林现在正在外边统率军队,在这种时候逮捕在外征战的司令长官的妻子,这不是在自掘坟墓吗

牢房内被宪兵逮捕的人有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塔夫这一派的人,所有的牢房都关得人满为患。

“你们不能这样对待夫人,必须立即把我们放出去,喂,你们听见了吗,你们不能这样做的呀”

侍女隔着牢门大声呼喊,但宪兵根本就不做理会,确认不会有问题之后,就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放心吧,我没事的,现在在不清楚情况的局面下,我们安静的等待便可,其他事情也干预不了的。”

夏菈娜毕竟经历了许多事情,比起侍女要沉稳许多,她平静的坐着,耐心的等待着时间的消磨。

“可是他们这样做难道不是在叛国吗而且格林司令要是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会很生气的吧他们难道就不怕格林司令他率领军队返回来,这样他们岂不是无所遁形他们究竟是打着什么主意”

侍女实在不解这些家伙为何偏偏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发难,不仅民众不会支持,而且格林也是一个威胁。

“所谓叛国这些罪名,不过是胜利者给失败者扣上的帽子,倘若他们笑到了最后,成为叛国者被历史所唾骂是我们也说不定呢至于格林他他们肯定会在格林知道这个消息之前对他下手的。”

夏菈娜自从离开星火村以后,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渔家少女,对于权力斗争的那一套也不算陌生。

“怎么会,为了权力他们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吗早知道会这样,那格林司令他不如不出征了,就在家里,这样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难道当初总议长和格林司令就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吗”

侍女对塔夫和格林非常尊重,一直认为他们都是最精明最聪明最正直的人,没有理由不会料到这一点。

“如果一直在自由城内守着,那自然不会出现动乱,然而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得太久了,所有人的耐心都快被消磨殆尽,而且联邦到现在发展也到了一定的瓶颈,如果不做点什么改变局面,动乱早晚会发生。”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动乱也许就不是几名大商人为了权力而掀起的动乱,而是来自于深重的国内的内部矛盾,整个联邦南北二十个地区之间的矛盾,所以为了避免将矛盾无限扩大,只能及时转移注意力。”

夏菈娜平静的回答,每一天她都在学习,就如同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

“矛盾国内能有什么矛盾夫人你说得好深奥,我都有点不太懂,大家不是都生活得好好的吗”

侍女对此完全摸不着头脑,她也只是在跟着夏菈娜的时候学习了一些皮毛,没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如果是用那个家伙的话说,那就是生产力到达一定阶段以后,供需产生矛盾,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民众生产出来的商品,比如玉米比如牛奶,每年产一百斤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卖出去。”

“可如果产量增加到每年两百斤了,这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市场只能接受一百斤,所以多出的一百斤就卖不出去,而且市场上出现的同类商品越来越多,为了尽可能的卖出去,就会压低价格。”

“这样有的农夫出手快,以低价格先行一步把商品全都卖出去了,那他赚的钱勉强足够他过日子,但同样有出手慢的,两百斤的商品压在手里卖不出去,他们就没办法赚钱,也没有人愿意来买。”

“到了这种时候,没有足够的市场来消化与日俱增的生产力,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现象,国内的矛盾就会滋生,所以冲突就在所难免,必须要用别的方式转移矛盾,那个家伙好像就是这样说的。”

夏菈娜回忆着在远东时候林叶所讲解的经济学的课,她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理解一个大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