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等家奴 > 分节阅读 100

分节阅读 1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露雪这么说,他心里还是很受用的。

“咯咯”

余露雪笑了一下,来到杜学易面前,从怀里掏出一本封面极为卡通的书给杜学易递了上来:“封面是雪儿亲手画的,内容是子玉写的,杜爷爷,自玉说要你给这本书起个名字”

“哦起名字”

杜学易接过书翻开一看,只见开篇第一句写道:“陈平者,落河县杨家家奴也。十岁前,懵懂不开,有流坊术士批之命格不凡,有弟二人,曰陈子玉,曰陈耀武,家贫如洗,有陋室两间,不可果腹者时有也。武朝三百零二年,三弟罪,顶之,责仗之,卧床不起二十余日,杨家有女名杨妍饿”

文字虽然没什么文采,不过胜在表述还算清楚,初时,杜学易还要时而皱眉,为文中句子表述不当的地方稍稍做点评,可渐渐的,当他看到陈家屋破,众人推之,藏身于书楼度日,陈平道:“二弟年纪几何,来年当蒙学为仕,哥为尔寻最好先生授业”的时候,就连杜学易这样的人物都开始深深的陷入了进去。

忍不住啧啧道:“厉害啊,身陷这种绝境,竟然也能反败为胜,别人绝望之时,他却已经提前算到主家非放他二弟还良不可”

书页再翻,又见书中详细记载二伯陈义辉来借钱之事,陈平以头撞石,害得在衙门里当差的二伯险些丢了性命,再获得一胜。

文字平实无华,细致入微,一直到陈平巧计赚得万两身家,陈家所有人一举还良,再往后翻,却是没有了。

杜学易看得意犹未尽:“这这些都是子玉他大哥五年之前的事情”

余露雪叹息道:“是啊,子玉这段时间闹着总是放心不下他大哥,雪儿说他大哥辛辛苦苦的撑着整个家,就盼着他能中个秀才,得要他中了之后才能回去。

他说心绪不宁,怕大哥要是真有个好歹,以后将大哥忘了可该怎么办,他就写了这个东西,他说大哥的嘱咐不敢忘,不取功名不返乡,恩施的授业之恩不敢忘,从今之后当更加发愤图强,还请恩施放心,只不过有一事相求,还请杜爷爷你帮他将五年之后的事情补全,随便,再给这本书写一个书名”

“哈哈这两兄弟情深啊”

杜学易朝着自己院子的西南方向看了一眼:“子玉到是有心了,五年之后的补不全了,不过这陈平的荣州之行,老夫到是可以代为给他补全,不过这书名嘛”

杜学易愣住了,抚着胡须深思了半晌:“依老夫所言,不如就叫陈平列传如何啊”

啪啪啪

余露雪激动的欢呼雀跃:“好好好陈平列传,就叫陈平列传,哦小哥哥有自己的列传了,以后雪儿想要知道小哥哥的事情,直接看这本书就行了”

“哈哈”

杜学易好像捧着宝贝一样的捧着手里的书,不能的啧啧道:“陈平小友这一路走来,当真全都是传奇故事啊,不得了,了不得涂白,快去取老夫的狼毫笔来”

不多时,涂白便去了杜学易的书房取来了平时杜学易都舍不得用的文房四宝。

磨墨浇笔,杜学易神色肃穆,不过是要给这本通篇好多语病的书提个书名而起,他却显得极为的郑重其事。

他的心里有一种感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是他这一笔落下去,将会影响后世几百年一般的,感觉到一种莫大的压力。

连续深呼吸了三次,一向执笔很平稳的手,就在这一刻,却是怎么也落不下去。

旁边的余露雪都屏住了呼吸,和杜学易一样,她的心里,同样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圣神的事情。

然而旁边的余厚德见自己的孙女儿对那个小家奴一点这么小的事情都这么关心,心里又没来由的涌起一股怒意,立马大步走上前来,夺过杜学易手里那只浸满了浓墨的狼毫笔,就在众人惊愕间,他直接落笔,龙飞凤舞的写道:“一等家奴”

“老余你”

杜学易大怒:“人家陈平小友又没得罪你,你这又是何苦来哉”

“哼”

余厚德的目光在余露雪脸上扫过,有种j计得逞的窃喜,心里还是满满的醋意,直接拂袖转身就走:“我乐意,怎么着,杜老三,你又打不过我”

“你个老不休”

杜学易气得抓着墨水就朝余厚德泼过去。

“哈哈”

小道的尽头处传来余厚德得意的大笑,只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却已经没有了踪影。

直到余厚德消失不见,杜学易再一次回过头来看着手里的这本书,忽而,他扶者胡须叹道:“地主家是奴,给皇上当差还是奴,只不过主家不同了而已,这个奴字,倒也囊括万千,老余啊,老余,你这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就还看不透呢,怎么比起陈平小友来,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心里虽然感觉还有几分遗憾,不过既然笔已落成,杜学易也没有了再改的心思,当即珍而重之的将书拿在了手里,直接朝书房而去。

余露雪还有些不解:“杜爷爷,你干什么去”

杜学易道:“继续补后面的啊,老朽也怕时间长了,我也记不得了”

“哦”

殊不知,余厚德这个一等家奴四个字,被后世修陈平列传的史官们诟病了好几百年,可是没办法,修来修去,再好的文笔,也再写不出来比这本一等家奴更好的陈平列传

兄弟们,求月票啊

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年寒来雪三

第一百七十章又是一年寒来雪三

蜀州,地处平原之上,自古都是富饶之地,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河渠纵横密布,更是水稻、棉花、油菜、小麦、茶叶、药材、蚕丝的主要产区,其中,蜀锦,更是远近闻名,因此,蜀州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当然,其实在三百多年前这里并不叫蜀州,而是叫崇州,是武朝太祖皇帝登基之后在此设直隶省府,便更名为蜀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