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小户之家 > 第74节

第7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去尝尝你清平哥哥的手艺。下次去灵香寺,把你的压岁钱多拿出来些。”

灵香寺是蒲阳城香火特别旺的禅寺,寺里设的有香客还愿捐赠点,所收财物用来布施城里的穷苦百姓,兰香每隔一个月去一次,大都带着暖暖。

清平来京城几年了,在酒楼里做的又顺心,而今婚事基本定下来,心情非常舒畅。尽管面前的这个二叔,已是朝中的官老爷,

面对他时有些紧张,可还是喜欢同他聊天,有些困惑的地方向他征求意见,有时针对酒楼的一些看法,也会积极的提出来。

叔侄聊的正投机时,听到前面一楼厅堂里采购回来几人在说笑,声源离后院越来越近。

“二哥,怎么这早过来,今日没轮到休沐啊,是不是又要离家公差去?暖暖,中午三叔给你做柠檬鸭吃,好不好?”

三牛知道江沛五日一休沐,算算日子还没到时间,联想到每次他出公差时,必要来酒楼里报到,才有此一问。

天暖了,采购东西要搬搬卸卸的,大早晨的还出了一头汗,他到盆架上洗把脸,拿把小凳子坐在正津津有味吃着蒸包的小侄女身边。

“我最喜欢三叔和清平哥哥做的菜啦!”

“鬼精灵,小嘴是抹了蜜了吧,前儿你吃姑丈的馅饼,可是说最喜欢姑丈的饼子呢。”

大山与江大牛把车上买的暂时用不着的东西扛到三层阁楼里,下来时听几个大人正逗着暖暖,不时传来哈哈大笑,忍不住加入进来。

江沛见女儿金句频出,一人舌战几个不正经的长辈,小脸通红,丝毫不怯懦,怕她累坏了,忙岔开话题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明日去蒲莱府,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我来看看酒楼里的情况。”

“大亮哥上次来时说,蒲河上通船了,还有不少稀罕的大船呢,二哥这次可以先到洛安郡,在那里坐船直接过去。”

上次方大亮询问家里建宅子的事情后,江沛与大牛和三牛商量了一下,弟兄两人都听他的,在老宅子上修几套小院子,租赁给外来谋生的普通百姓。

他已见过方大亮,自家的宅基地,上次回去修祠堂时已清楚具体的面积,画了个草图让匠人们作参考,细节方面不用再向他禀告,反正房子是用来投资的,不准备住人。

听了三牛的提议,江沛认为可行,这次一行人的主要目的都是与蒲河相关,蒲阳城与洛安县之间是官道,路况较好,到洛安郡稍作停留,再改变交通方式,坐船一路东行,即可以游览沿途风光,又可以深入考察水况,一箭双雕。

若全程走陆路,会麻烦许多。回去后他就和温知非他们商议此事,反正都在一条大街上方便的很。

“等明年二三月中,我争取告半月假,咱们一家人乘船从洛安郡出发,到广陵府游赏春景,见见世面,所花费的银两从酒楼里我和三牛的红利里面出。”

察觉到三牛说起大船时,其它几人眼前一亮,几年前蒲河未经改造,部分地段淤泥很深,不适宜航行吃水深的大船。

“二哥,你说的是真的?!我到现在连咱蒲阳城还没出过,到时坐船一路下来能游不少地方。去过广陵府的人回来都说好,也不知道咋个好法,早盼望着能去瞅瞅呢!”

三牛对众人耗费的银两由两人共同分担,没任何意见,每日里进项那么多,理应他们出。对能乘船去广陵,兴奋不已。

为了江记酒楼将来能开分号,如今已开始培养得力的人手,明年的这个时候几人应该能独挡一面,出门游玩时不用打烊关门。

“都加把劲,好好干!以后大家每年出行游玩一趟,咱们做吃食生意的需行万里路,阅美食无数!”

江沛突然灵光一闪,以前祁家商号的能如此强大得人心,其中原因之一是它的员工福利好。以后江记也应把员工福利这一块重视起来。

第119章 差事(三)

江沛在酒楼用过午饭, 陪女儿在阁楼里的一间休息室里歇息了半个时辰才离开,途经明华街那处宅子时, 走进去检查了一下收拾的怎么样,看看是否还短缺什么, 早点让人添置。

趁着离吃晚饭还有段时间, 把女儿交给兰香后, 便到隔壁寻温知非的宅院里与他商议坐船去蒲莱府一事。

工部官员中除了温知非在明安街外, 这次随他们一同前去的人员基本上都在, 被小厮们上门传话请到了温宅。

没有官银押解, 因而无需朝廷的官兵随行, 只带着皇上的御旨前去即可, 路线由他们自己确定, 商榷后几人都赞同江沛的提议,且对能乘船而去颇有期待。

“暖暖,阿爹出门后,要乖乖的听阿娘和哥哥的话, 不要淘气, 回来给你稍好东西,以后带你坐大船。”

“暖暖乖乖的不淘气,阿爹,您要给暖暖带美人鱼!”

江沛像以前一样, 每晚哄孩子睡觉时,会讲个小故事,女孩子嘛, 当然是要甜甜的带有童话色彩的,两个孩子养下来,觉的自己的资源马上快要枯竭了。

发窘过后,庆幸女儿没向他要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行,阿爹送给你个美人鱼,乖,快点睡,睡的早,咱们越长越可爱。”

哄睡女儿后,本要去去看看儿子的,可见书房里在亮着灯,想来他是在温习功课,犹豫了下放弃了,只出去一两个月,搞那么煽情做什么。

“睡下了?这多东西会不会带着麻烦?要不还是算了吧。”兰香帮丈夫收拾完行李后,又在打包给娘家人捎带的礼品,别的东西不好带,主要是给徐氏和三个嫂嫂的一些手饰和胭脂水粉。

姚家人做了那么多年的生意,洞察力比普通百姓敏锐些,从朝廷开始大肆征民夫修蒲河大堤时,姚父就猜测到以后他们洛安县会有大发展。

趁着县城的房价还没大涨起来时,用家里多年的积蓄为每个儿子买了处宅院,上次方大亮也说姚家把豆腐生意发展到洛安郡城了,江沛感慨道老丈人家都是能人啊,下手那般快。

江沛和兰香上次回老家已是两年前的事情了,每年清明都是江大牛回去祭奠,自己不能告假太多,这次正巧赶上到洛安县成,若不去拜望一下老丈人太不像话。

“麻烦什么,放在马车上就是,这是你的一份心意。”其它布匹什么的东西不方便带,只能送些女人们喜爱又不占空间的小物件。

“里面我加了张纸,上面写着都是给谁的,可别弄错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别到时候东西送出去了,又落得一肚子埋怨。

“嗯,放心吧,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到时东西我直接交给娘,让她看着办。”

…………

几人为了省功夫,没让家中的小厮驾车,直接在蒲阳城雇了几辆马车沿着官道直奔洛安郡。

从朝廷改洛安县为郡后,新调派的长官上任后的第一个折子就是向皇帝奏禀洛安郡的人口呈迅速膨胀似的激增,申请扩建郡城,祁越批复的准许外扩方圆十里。

时隔两年,江沛也没想到洛安县的变化这般大,原来的老城门已被拆除,在它所在的位置被崭新的房屋替代。

一行人到达郡城时已近黄昏,可城内依然喧哗不止,沿街酒馆食肆里的生意更是异常的好,粗犷的汉子们在拼酒吃肉,大概是蒲河渡口边为停靠的货船搬卸物品的工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