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宋小侯爷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知道晏夫子的诗可是千金难求呢,这首中秋月乃是他今晚新作,但经过今晚明日京城肯定就传诵遍了,我这是留个纪念。”

赵紫玉此时却道:“今晚好似只剩下两个人没有诗作拿出来了。”她的声音说不上大,但她嗓音娇脆,极具有穿透力,她这么一说,众人不由朝赵沁儿和李策看来。

先前吃瘪的两个书生更是得意非凡,一人开口道:“这位公子,不是很有急智吗怎么这会这么安静呢”

赵沁儿俏脸一红,低头把书写的那首中秋月收了起来,却是不发一语。

李策道:“其实今日诗会,我们也只是因为仰慕已久,过来瞻仰一番罢了。你看我家小姐如此喜欢你们的大作,还亲自誊写了一遍,大家都是读书人,应该懂得礼仪谦卑,为何却要苦苦相逼呢”

赵沁儿红着眼看着他,没想到这人还能说出这么一番道理,他倒也不是只会胡搅蛮缠。

那两个书生先前在他手下吃了大亏,刚才又喝了十大碗酒,现在酒劲上来了,在酒精的刺激下,也有些忘乎所以。

一人道:“姑且不论好坏,总有一首拿出来看看吧”

他这么一说,众人纷纷道:“就是啊,今日诗会,在场的众人都献了作品,只剩你二人了。”

李策瞧见赵紫玉幸灾乐祸的表情,再见这二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当下明白他们二人定是受了赵紫玉的怂恿。

晏殊见赵沁儿有些尴尬,有心替她解围,他刚要开口,却听李策道:“既然大家都想听,那我就随便填一首词吧。”

赵沁儿猛地抬头看向他,拼命用眼神示意他不要答应,那眼神中透着一股关切,又有一股委屈。

李策看到她的眼神,心中一动,这眼神让他想起了于仙儿

第一百八十章 中秋诗会四

赵沁儿知道他什么德行,怕他又做出什么“一石二鸟”之类的歪诗,拼命示意他不要乱说话。

李策心道:老子本无意装b,可你们却一再逼迫,想看我的笑话可没那么容易

他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赵沁儿,开口道:“词牌名叫水调歌头。”

“这小子也会作词”丁玘质疑道。

李策起了身,先是装模作样地仰头望了一下月亮,低头做沉思状,估计把众人的胃口吊起来了,才慢慢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他只念了四句,已经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今日在坐的都是懂诗词的,是不是好词,他们一听就分辨得出。就连晏殊也放下了手中酒杯,目光落在他身上。

李策瞧着他们惊讶的样子,心内抑制不住地得意,叫你们狗眼看人低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半阙念完,众人已是大惊,晏殊不自觉地已经开始正襟危坐起来,他看着李策,满脸的惊喜,这小子居然深藏不露,大隐隐于市,果然如此

赵沁儿满脸震惊又有些激动地望着他,这人竟有如此文采,之前他的粗俗,难道都是刻意装出来的诗词言志,能作出此等佳作的人,怎会是猥琐下流之人此时她心内禁不住泛起阵阵涟漪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策一口气念完了下阕,然后叹了口气,这厮入戏太深,竟不自觉想起了前世的朋友兄弟

全场突然一片寂静,晚风吹过草地,传来一片沙沙的声音,一朵云彩飘过,遮住了皎白的明月

良久,晏殊发出一声长叹:“此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也”

“好词”

“真乃神作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晏殊的感慨,一石激起千层浪,众才子佳人终于从震惊中醒过来,不由纷纷拍手称赞。

所有人看向李策目光,再没有一丝不屑,转而是深深的敬意和钦佩,而且是不带一丝嫉妒的钦佩

当你高出别人一点时,别人会嫉妒你,但当你高出别人一大截时,别人就会仰望你。

赵沁儿激动地小脸通红,她悄声对李策道:“你有这么好的词,为何不早一些献出来呢”

李策瞧她激动的样子,心下更是得意,小妞这下开始仰慕哥哥了吧他嘘了一声道:“低调”

赵沁儿一阵无语,瞧这货的样子似乎是想要扮深沉,可这厮学得不伦不类,明明心内高兴得很,脸上却要故作平静,偏偏又装得不像,真是掩耳盗铃。

“你一个武夫,能作出这么好的词”赵紫玉率先发难了,以她了解的李策,这小子四书都不曾读过,怎么可能会作诗填词而且他这句话揭出李策的出身,就想让他出丑。

李策道:“武夫怎么了岂不闻英雄莫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哦,不是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缘由。”这厮语无伦次,乱七八槽地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大意就是想表达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耗子就是好猫的意思。

英雄莫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众人再次被他雷倒。

赵沁儿刚刚对他有些改观,让他这一句流氓不问岁数给噎住了,果然不改淫贼本色

丁玘忍不住一拍大腿,叫道:“好流氓不问岁数原来这小子也是我辈中人”这个草包前面的整首水调歌头一句没听懂,就听懂了这句流氓不问岁数

晏殊脸色也有些尴尬,不过听闻赵紫玉质疑,忍不住开口道:“如此佳作,那是千金不换的,岂会有人甘心交予他人,老夫敢断言此词一出,水调歌头这个词牌怕是以后再无人敢写了。”

晏殊给了他如此高的评价,众人不住点头表示赞同,有些姑娘们已经忙着私下打探李策是否婚配,是哪里人氏了

晏殊似乎感觉还不够,又补充道:“老夫生平所见诗词佳作无数,但若要论最推崇的一首,当属这首水调歌头无疑此等佳作老夫不敢自己欣赏,明日当邀上三五好友,一同品析。”

李策心道:算你们有眼光,这可是苏老先生的代表作,那是后世教科书的必背科目,提前让你们知道了,也算是给你们发福利了。

赵红玉盯着李策,这个少年身上有太多的神秘,他到底是什么人她再一次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少年。

晏殊虽不做具体赏析,但众才子们却已经忍不住开始品析起这首水调歌头来了,整个边五十多人,谈论的只有一个话题水调歌头。

众人只觉越品越是钦佩,只一个“把酒问青天”的“问”字就让他们就感慨了半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