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宋小侯爷 > 分节阅读 67

分节阅读 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暂且不与你计较。”

“战场之上你以下犯上,胁迫上官,该当何罪”唐晋厉声问道。

李策想赖,可无奈当时那么多人看着,这个实在是赖不掉,索性那就承认。

“当时情况紧急,何大人迟迟不下命令,卑职出于无奈只好行此下招,可最终结果证明卑职是正确的,我军大获全胜,正面与辽军交锋,而且不落下风,这可是不常见的。”李策辩解道。

“哼,任你巧舌如簧也掩盖不了你抗命不尊,以下犯上的罪名,你居然劫持经略使大人,谁知道你到底居心何在,我看更像是辽军的奸细”唐晋一拍桌子,冷笑一声,心中暗暗得意。他素来擅长无中生有,只要你有一丝的瑕疵,我也能给你放大一百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这样乱给卑职扣帽子,我也是无话可说,这样还审什么审,大人直接金口一开给我胡乱定个罪不就完了”李策故意嘲讽道。

唐晋却不着闹,他阴阴一笑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来人,带人证。”

李策心内一慌,不好,肯定是徐山这厮。

果然徐山从一侧转了出来,他一指李策大声道:“李策你休要狡辩,当时你威胁何大人性命,今日在场的最少有十几个人可以作证,你还想抵赖,哼,大丈夫敢作敢当,做了却不敢承认,还在这死皮赖脸不敢承认。”

李策心内骂道:“妈的,你们想要老子的命,还不允许老子挣扎两下了。”他此时也没了主意,毕竟众目睽睽之下,自己也是没法再辩解。

“哼,没话说了吧别急,本官不光有人证,还有物证,来人,把凶器呈上来。”唐晋越发的得意,他就喜欢看犯人这种绝望的样子,犯人越害怕,他越是兴奋,实在是有些心理变态。

一个衙役端着一个盘子,上面一把青铜匕首,正是李策的匕首。

“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说”唐晋冷笑一声,猫戏老鼠般地看着李策。

“大人,我师兄他当时的确是迫不得已,义父性命危在旦夕,何大人又不肯开城门,我们求了他好久也不行,这才”官震一急,上前一步辩解道。

“大胆,本官问你话了吗公堂之上何时轮到你说话了”官震还没说完,就被唐晋一声断喝打断,官震无奈只得悻悻退了回去。

官震与狄青对视一眼,二人转头望向李策,都希望他能再辩解几句,李策无奈笑笑,铁证如山,纵是自己再能说,也无济于事啊,况且今日主事的,没一个想为自己翻案的,想蒙混过去,难啊

第一百一十二章 贵人搭救

“哼,无话可说了吧像你这样的人,本官见得多了,既然你无话可说,那就画押吧。”唐晋说完,冷哼一声,不屑地看着李策,他喜欢看犯人被宣刑的那一刻,犯人的那种惊恐和无助,让他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一个衙役拿着早已写好的供状递上前去。李策一看,上面写着“值辽人入侵,其胁迫上官,强开城门,几欲城破,通敌之心,昭然若揭”上面给自己扣的帽子竟然是临阵倒戈、意同谋反,卧槽这罪名可大了去了,这是要诛九族的,妈的,我一个小小的指挥使,你说我造反扯什么淡

狄青看后也是眉头紧锁,他暗暗朝李策摇摇头,示意他不能画押。

李策胁迫何瑞年这事,其实不只是何瑞年,换做是谁都容忍不了,毕竟被一个下属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以刀架着脖子,实在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就这一点而言,他也是破了纪录的,所以此事他严厉封锁消息,严禁任何人透漏。

尤其是像经略使这样的一方封疆大吏,在河北西路他就好比那土皇帝,可土皇帝居然被一个小兵给羞辱了,想想还有比这更丢脸的事吗没有。所以他给李策定的罪就是怂恿士兵哗变、意欲谋反,论罪当诛九族

其实何瑞年一直在克制,以他睚眦必报的性格怎么能容忍李策至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知道李策后面是陈尧佐,而陈氏一族在朝中举足轻重地位,如果贸然杀了李策,陈老头以后定会找自己算账,所以就必须要李策自己承认,签字画押。这样以后陈老头问起,有公案为证,他也拿自己无法,再说顶着谋逆的罪名,他陈尧佐就算想管,也得先考虑考虑。

李策当然知道不能画押,这个一画押,那可就是九死九生了,任谁都救不了自己。也不知这大宋有没有不服可以上诉的规定,管他有没有,且闹他一闹,总好过束手待毙。

“我不认罪,你们这是污蔑,我要上诉”李策冲唐晋大声嚷嚷道。

唐晋大怒,一拍惊堂木道:“休要无理取闹,速速画押认罪。”

一想到砍头,上次刑场那种感觉仿佛历历在目,李策禁不住一个激灵,死活就是不画押。

何瑞年使个眼色,唐晋会意,他露出一个残忍的笑容呵斥道:“犯人不配合审理,来人啊,大刑伺候。”只要他画了押,管他是不是自愿呢。

“你”三人一见唐晋与何瑞年嚣张的样子,都是憋了一肚子气,李策甚至已经打定主意,如果事情无可挽回,左右是一死,就打出邢狱司,流亡天涯,也好过被砍头。

三人眼神交流,狄青和官震也点了点头,正打算动手,却见一个士兵飞速跑了进来,然后附在何瑞年耳边说了些什么。

何瑞年一听,瞬间就变了脸,还现出一副懊恼的神情,一张老脸变得极为难看。他小声骂了句什么,一拍桌子就急忙朝外走去,竟连个招呼都没打。

只是他刚一起身就听一个尖锐的声音道:“何大人真是官务繁忙啊,杂家可是足足候了你两个时辰啊”随后就见一人走了进来。

何瑞年脸一红,急忙迎上前去急声道:“阎公公莫怪,本官也是今早听说刑狱司出了事,这才急急赶来,一时情急,竟忘了驿站昨天递的信。”说完他有些尴尬得赔笑着。

李策一愣,还有何瑞年怕的人他打眼一看,来人约莫五十左右,身形瘦削,面色蜡黄,不过精神倒是极为矍铄,一对眸子精光内敛,自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

听何瑞年称呼他阎公公,再看他穿的服饰,和何监军的有些相像,不过却是一身暗红绸缎,看来品级要比何监军高。

来人名叫阎文应,是宫中内侍省的一名御前太监。

北宋内侍省分为南班和北司,北司的宦官主要侍奉皇帝和后宫,所以地位比南班要高,而北司中官阶最高的就是东、西头供奉官,可以说整个内侍省就由这两名供奉官说了算,而阎文应就是西头供奉官。难怪何瑞年对他如此恭敬,此人掌管着内侍省,称得上是大内总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