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赵四娘家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此浩大的工程,无疑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依照赵四娘家的实力,绝对没有办法一次性全部完工,只能够分阶段进行。

众多工程中,作坊是第一批竣工的,如今已经部分投入使用。剩下的商铺和住宅等依然在建,不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建好了。可无论是先前理事的赵四娘,还是现在当家的赵三娘,都没有一点儿招租的意思,就让那些商铺和住宅一直空着。

赵永忠夫妇觉着,就那么空着实在太可惜,听说宋家想要租房,就很热情地邀请他们去那些空宅子里住。

姜荷莲子闻言,暗道:要是四娘回来,知道你们把她的宅子随便许人,肯定得跟你们急。你们是不知道,四娘可是打算靠那些产业发家致富的呢。

当然了,姜荷莲子这话只是在打趣赵四娘。

在不久的将来,幽都府东城外的海港码头将会成为全燕国最繁华的码头,每天都会迎来五湖四海的客商。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流物流,幽都府城将会大幅向外扩张。换句话说,如今城外的荒地将会被划入府城之内,城外尤其是东城外的地价将会随之暴涨。

此事当初是由姜荷莲子告诉赵四娘的,赵四娘为了表示谢意,主动给了她三成城外产业,她不收赵四娘还不乐意,最后硬塞了给她。由此可见,赵四娘出手大方,绝非小气之人。

如今不经赵四娘的允许从中无偿借用一套房子,她回来之后或许会嘀咕两句,说不定还会开个家庭会议狠批一顿,却绝不会真的动气。

因而,姜荷莲子便没有出言阻止赵永忠夫妇的提议。

对于蜗居过地室的宋家人来说,能有个容身之处就很好。尽管赵永忠所说的房子远在城外,也不知道那些房子怎么样,可听说那些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就不向他家收取租金时,宋家人立刻就心动了。一用完饭,宋家人就迫不及待地跟着赵永忠夫妇去城外看房。

如今赵四娘家已经有两块附有住宅的商业区竣工了,一块在东城外,一块在南城外。

东城外直通海港,从长远目光来看,相比起南城外,那里更具投资价值,因而赵四娘在那里下的工夫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多。可想而知,东城外的住宅要远胜于南城外的。

不过,赵永忠夫妇并没有带宋家人去东城外看房,而是带他们去了南城外。

正文 第二百五十四章 现场看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现场看房

这倒不是赵永忠夫妇小气,不肯把最好的房子借给宋家人住。 实在是东城外自打禁海之后就人迹罕至。白天还好,那里还有不少赵四娘家请来干活的工人,尚有一丝人气,可一到了晚上,四下一片死寂,冷清得让人心慌,真心不是宜居置地。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赵永忠夫妇才会拿住宅条件稍次但附近相对热闹的南城外的房子给宋家人挑选。

那些房子虽在城外,但就靠在南门附近,据此并不太远,坐车半个时辰左右就能到。它们并非单纯的住宅,居住只是其用途之一,再说的直白些,它们是前店后家的商铺。前面有三间门面房,中间有个小院子,后面才是三间住人的房子。

宋家人见赵永忠夫妇带他们来看的房子居然是青砖瓦房,前后加起来总有六间,当时就震惊了。毕竟宋家人从胡逗洲一路走来,所看到的城郊房子大多是低矮的草房或泥房,每户人家的房子也不会太多,顶多也就三间。他们以为赵永忠所说的房子也是这样的,如今所见完全超乎想象。

宋家人一看房子这么好,哪怕房子确实是闲置着,也不好意思借住。可要是给钱吧,一则自家给不起相应的租金,二则赵永忠夫妇肯定不会要。

宋老爷子犹豫良久后,开口问赵永忠有没有小点儿差点儿的房子。方才他听赵永忠的话头,赵四娘家在附近似乎不止这一处房产。

赵永忠夫妇便领着宋家人在这附近转了一大圈。

宋家人这才发现不光是这条街上,这一大片所有的房子都是这个构造,唯一的区别就是大小和朝向稍有不同。同时,他们总算明白过来,这一大片全都是赵四娘家的产业。

尽管此处地处偏僻,至今未见有人前来租住。可这么多的房子,间间都造得又结实又美观,就算不提买地皮的钱,其本身的造价也绝不便宜。饶是见多识广的宋老爷子都被赵四娘家这么大的手笔给惊到了。

其实,这一片还只是赵四娘所规划的蓝图中的一小块而已,宋家人若是看到全貌,保准会惊讶到无以复加。

不过赵四娘素来喜欢蒙头发大财,这事儿除了合作伙伴姜荷莲子外,也就透露给了几个至亲知道,并未在外大肆宣扬。

赵永忠夫妇虽然淳朴热心,但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便没在宋家人面前提起这事儿,只是盛情邀请他们入住。

宋家人盛情难却,加上亲眼看到赵四娘家有这么多空房子后少了很多顾虑,便选了一套房子入住。不过他们没选赵永忠夫妇当初带他们看的那套位于街头的房子,而是千挑万选了一套位于街尾且朝向不大好的房子。

姜荷莲子见外公一家安定了下来,紧接着就将隔壁的那套宅子也租了下来。那套宅子她并不是打算租下来自己住,而是想用来开设医馆,顺便安置钱志新一家。

姜宝胜回来之后,很快就把钱志新一家介绍给了姜荷莲子。得知钱志新居然擅长正骨,姜荷莲子对这个游方郎中简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立刻让她叔叔将钱家人安排进了附近的客栈,并将开医馆的事情搬上了日程。

很久之前姜荷莲子就萌生了开医馆的想法,不光场地早已找好,就连药材的进货渠道也都打听清楚了,一切准备就绪,就差一个合适的坐堂大夫。

姜荷莲子找的场地就在南城外的码头附近,离这儿不远,但比这儿热闹多了,是个做生意的好去处。可看到宋家搬到了这儿后,她决定放弃原先的选址不用,改将医馆设在宋家隔壁。

姜荷莲子之所以改变想法,有两个原因。

一则是,姜荷莲子要开的医馆主要面向穷苦百姓,是以先前打算把医馆设在码头附近,方便救治最底层的搬货工人。可她今天发现这里距南门并不太远,附近的官道上每天都有大量人员路过,其中不乏衣衫褴褛者,把医馆设在此处,只要宣传得当,同样能够吸引一些穷苦百姓来看病。而且相比起位置,医馆更靠口碑。姜荷莲子相信,只要认真经营,医馆把口碑打出去,就是在陋巷里也会有人找上门来看病。因而,纵然一开始这儿吸引的人远不如码头上的多,以后也会慢慢多起来的,在这儿开铺子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