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赵四娘家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境都不太好,里面还有不少棚民。平常一家老少吃饭都成问题,临近年关就越发难熬了”

一旁的姜月娥闻言,忍不住插嘴道:“这不是给他们发年货了吗整整八样,放在往年咱家都没能有这么丰足的年货过。别说过年。省点吃用到十五都管够了。”

自打中秋节前姜月娥和杨二喜一起来府城后,姜氏就一直不肯放人回去,把她俩留到现在。两个人都是勤快人,尽管姜氏再三说了让她们留在家里学做女工就行,可她们还是坚持要去铺子里帮忙。于是姜月娥进了她最熟悉的酱铺,而杨二喜则跟在姜氏后面帮厨。

如今赵四娘家的酱铺不仅有种类繁多的酱菜。里面还兼营蛋类、糖类、酒类、调味料和豆制品等,可以算是一个小杂货铺。前几日为了发放年货,酱铺里加班加点打包皮蛋、白糖、米酒和酱油等,姜月娥也是其中一员,在她看来赵四娘家发给伙计们的年货极为丰厚。

“要过好年,年货自然必不可少,可更重要的是得手里有钱。都说年关年关,这年对于贫苦老百姓来讲就是个关卡。尤其是棚民们,平日里都是举债度日,到了年关债主临门,还不出钱来这年还怎么过所以四娘就想着提前把这个月的工钱给结了,让人家好过年。”赵三娘见她娘听了直点头,知道好哄的她娘已经完全信了这套说辞,便继续编道:“发工钱这事儿,半点儿都马虎不得,可不能让外人来替。这不就得让娘你留在这儿亲手经办了吗四娘就是因为这个,才让你留下的。”

其实赵四娘家发放的年货有好几种,来领年货的人具体该领哪一种都是凭券说话。早在她家给伙计们发放年货券时,就已经把年终奖一起发给了他们。这个年终奖是根据伙计们在赵四娘家的工作时长和平时表现来评定的,每个人领取的金额各不相同,但至少也能抵上一个月的月钱。

因此,赵四娘家大可不必提前发放月钱,这不过是赵三娘随口找来的借口,绝非出自赵四娘之口。偏偏这种漏洞百出的借口姜氏还就信了。虽然她很想尽早回去探望小叔和侄儿,可一想到好些伙计家里确实不好过,也就有些犹豫了。再转念一想,自己回去也帮不上啥忙,反倒可能添乱,就彻底歇菜了。

姜月娥见侄女不过三言两语,就把姐姐给劝服了,心里不禁一阵失落。有心让侄女带她一起回去,却张不开那张口,只得默不作声地坐在一旁,暗暗想着自己的心事。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说句实话

第二天一大早,赵四娘姐妹就搭船去了静海。,和她们同去的除了姜宝胜和姜荷莲子外,还有赵四娘的贴身保镖阿弦,外加一个江泠。

离岸还没多久,性急的赵三娘就趁着江泠不注意,悄悄把赵四娘给拉到了船舱外,问道:“四娘,这个时候不应该把沈捕头请来才对吗他以前可是县衙的大捕头,要想救出四叔他们,请他出面最合适不过了。你咋就让小江捕头来了”

因为沈岚和自家关系不错,他手下的捕快们就经常来照顾自家生意,新来的捕快江泠也是其中之一。只是在赵三娘眼里江泠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身量都还没长足,怎么看怎么都不像个捕快。

一打听之下,果然

据说江泠他爹因公殉职,府衙为了抚恤江家人就把一直住在乡下的江泠给提了上来,让他填上他爹的空缺。换句话说,江泠能当上捕快,不过是托了他爹的余荫,而不是靠自己的真本领。

自从赵三娘打听到这些内幕后,心里就再没把这个小小少年当成是捕快过,这会儿实在理解不了为啥赵四娘要把不顶用的他给带上。

精神萎靡的赵四娘揉了揉太阳穴,有气无力地答道:“你以为我不想把沈捕头请来呀可最近城西又出了件大案子,他实在是走不开,我这才把江捕快给请了过来。”

好不容易醒了点神的她终于察觉到赵三娘正悄悄打量着江泠,越看眉头越是紧锁。便宽慰道:“你别看江捕快年纪轻,他的本事可是一流的。”

本事这东西江泠他真有吗赵三娘对此抱有十二分的怀疑。她深深觉得,在府衙里有大案的时候。别的捕快都抽不开身,可他却一请就来,多半就是因为他太弱,这才把留在府衙也没用的他给放了出来。

不过赵三娘转念一想,江泠再怎么弱,好歹也挂着个府衙捕快的名头,聊胜于无。也就不再追究自家小妹这一不靠谱的行径了。思量了一会儿,她就去找办事靠谱的姜宝胜和姜荷莲子,几个人商量起下船后的章程来。

“赵四。你脸色怎么这么差”

从早上到现在,终于有个人肯关心一下自个儿了,再加上这个人还是江泠,赵四娘只觉得心中一暖。正要开口诉苦。却听得江泠继续说道:“好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

好吧,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她身边就没有出现过暖男。出现的男人不是嘴巴很贱,就是性格高冷,还有就是嘴巴很贱加性格高冷。

虽然又被打击了一下,好在赵四娘早就习以为常,很快就调整好心情,抱怨道:“还不是我那好二姐。为了稳住我娘,就哄我娘留下来发月钱。她倒好上下嘴皮子一合就蹦出个这样的馊主意。也不动脑子想想咱家伙计前前后后加起来都快有二百号人了,这么多人的月钱是那么好算的吗说提前就提前,还不得乱套了

“要知道,咱家的月钱算法有别于其他铺子,必须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算。就为了给她圆谎,我昨晚差不多一宿没睡,才好不容易把月钱给算清了。

“今儿才二十七,还没到月底呢,就急吼吼地把这个月的月钱全给结了。怕是全幽都城都没有这样的铺子吧真的是够了”

要说江泠的性子果然够高够冷,赵四娘抱怨了这么一长段,他从头到尾都是神色木然地听着,都没有开口安慰上一句。

不过赵四娘丝毫不以为意,使劲儿把江泠拽到船尾后,低声道:“我问你,上次你在咱家茶楼碰见的那个王容,他到底是个什么来头昨儿我听他说起我堂兄的那件案子,居然说得头头是道,他提到的一些证词,更是只有官场之人才能知晓的。仔细想想,这人有官场背景,镇日走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却没人认识他。莫非他是新任知府的儿子”

来府城之前,赵元娘曾回忆过,此时幽都知府应该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曹姓中年人,第二年春离任后,接任的应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穆姓老头。

尽管王容和以上两人的姓氏对不上,可那家伙满嘴跑火车,他说姓王就真姓王吗再说了,也可能是年代太过久远,姜荷莲子记错了两位知府的姓氏。上次她还说静海的王县令离任后是一个姓张的青年进士接任呢,可结果来了个姓皮的糟老头子,可见她的记性也不咋地。

察觉到江泠神色微动,赵四娘对自己的猜测越发有把握,继续道:“呃,要不就是孙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