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赵四娘家 > 分节阅读 121

分节阅读 1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孩子,而是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即使行窃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在她看来,终归是走上了邪路。而且从早上他们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就可以看出,这些过早进入社会在市井里炸了又炸的老油条一点儿都不好教育。想让他们改邪归正难实在是太难所以说,留这样的孩子在身边,她不放心。

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好面子的赵四娘实在说不出绝情的话来。心念急转之下,赵四娘把目光投向赵三郎,问道:“大哥,既然你敢把人给带回来,想必你也想好了怎么安置他们了吧”

赵四娘如此发问,就是想让赵三郎无言以对,让他明白自个儿又做了什么蠢事。可没想到是,赵三郎居然点头道:“嗯,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好了。”

不会是让这些孩子来自家打工吧先不提她对这些孩子的人品极为怀疑,据她目测,这堆小萝卜头里最大的绝不超过十三岁,根本就不符合自家的用工条件。

想让我破例门儿都没有

然而再次出乎赵四娘意料的是,赵三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只听他道:“四娘,你常说:救急不救贫。我最多也就能帮他们平安度过这个冬天,却不可能帮他们一世,以后的路还要靠他们自己去走。你还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他们一门谋生的手艺。

“咱家不是做吃食生意的吗我打算选几种简单易学的吃食方子教他们,让他们拿着做好的吃食沿街叫卖。这种小本生意或许赚不了几个钱,但让勉强糊口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赵四娘闻言,深深地看了一眼赵三郎。自家大哥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提出一个还算可行的解决方案来,实在是让她刮目相看。

不过感慨只在一时,赵四娘很快就穿了赵三郎的伎俩,似笑非笑道:“啧啧,难为你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大哥,你为了明儿不去私塾念书,实在是煞费苦心呢”

被人看穿了心思怎么办赵三郎一脸尴尬。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 超有爱心

“四娘,我可没想过不去私塾,只是想帮帮他们。”赵三郎忙表明心迹道:“真的,就是纯粹地想帮帮他们。我瞧着这些孩子个个吃了上顿没下顿,却还不忘照顾同伴,光这点就很了不起。要知道,很多大人都做不到呢这样的孩子,值得咱伸把手。”

“哦,这样啊行,我知道了,沿街叫卖是吧姑且不提这门生意会不会有人买账,光说让这些十岁出头的孩子满世界跑,这妥当吗会不会给坏人欺负了去”赵四娘貌似担忧地问道。

“这你大可不必担心。我想过了,也不必去别处,就让他们在城南转转好了。那一带我熟,且在那儿结识了好些道上的兄弟,有兄弟们关照,必不会让孩子们吃亏的。”赵三郎见赵四娘缓缓地点了点头,心里一放松,忙接着道:“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得有我亲自领着孩子们去和各路兄弟打个招呼”

瞧瞧,这么快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赵四娘似笑非笑道:“打招呼啊城南大大小小的巷子加起来得有百八十条,这招呼不得打上十天半个月的那你岂不是十天半个月都不能去私塾了”

赵三郎心虚道:“也不用那么久”好吧,其实他想拖上个个把来月的说。

“真的”赵四娘问道。

这个时候,正常情况下,赵三郎就该很肯定地答上一声:“真的”,然后给出一个或三天或五天的期限来。可是一想到三五天后,再无借口的自个儿就得乖乖去私塾报到,到底是心有不甘。

就在这时,赵三郎惊喜地发现一直在前面忙碌着的赵永忠夫妇闻讯赶了过来,他就好似看到救星一般,忙把这些孩子的来历以及自个儿的主意向他们说了一遍。

然后,赵三郎便摆出一副委屈了不能再委屈的样子来,说道:“四娘,我要怎么说你才肯信呢我是看这些孩子很好。就真心想帮他们,不图别的,真的。”

姜氏闻言,忙道:“三郎说的不错。这些孩子本性不坏,值得咱们搭把手。”见赵四娘一副不以为然地样子,她又补充道:“你想啊,这要真是坏孩子,还不得一下子就把百味堂给搬空了哪能每次就拿一点点呢可见是忠厚的。”

忠厚不见得吧

要知道。百味堂的前身是一座小庙,在此基础上修建起来的铺子实在大不到哪儿去,统共加起来就三间房。一间做厨房,两间做大堂,连个存放东西的仓库都没有,百味堂里用到的那些食材就只能堆放在厨房的一角。可厨房才多大点儿地方根本就放不了太多的食材。考虑到这点,赵四娘家没有将大批食材一下子全送去百味堂,而是每隔三天送一次。换句话说,百味堂里常备的食材最多就只有三天的用量。三天用量的米面能有多少撑死了也就百来斤。

这些小萝卜头要是将百味堂洗劫一空,必然会被人察觉。这样一来。往后就不要再想来偷了,等于是断了这条路。更重要的是,一旦这样做了很可能会被逮到。毕竟,他们的“老巢”就在这附近。平日里别人都对他们视而不见,可要是出了事儿,恐怕第一个就会怀疑到他们头上。谁让他们无父无母有无正经的营生呢在别人眼里,他们能够活到现在,就必然是做了不光彩的勾当了的,早就被列为了重点防范对象。所以说,一次性偷光是不可行的。其实。他们每天偷上三五斤,若不是程昱细心,根本就不可能被察觉,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坚持一个月下来。要比一次偷光划算得多。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选。

故而,赵四娘非但不觉得小萝卜头们忠厚,反倒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他们的精明之处来。

虽说无父无母的孩子们要在这个世上活下去,就得要精明些才行。对此,赵四娘表示理解。可当他们把这份精明用到了谋算自家的铺子时,她还是会觉得膈应。

不过。小萝卜头们都已经被带了回来,爹娘加上大哥三人轮番苦劝,还有,那个提议确实可以试上一试

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赵四娘最终还是答应帮这些孩子一把。

“你明儿可以不必去私塾。我给你二十两银子做本钱,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带着他们去外面谋生。”赵三郎还没来得及高兴,一盆冷水就泼了下来,只听赵四娘继续道:“他们的住所、营生以及安全等,由你全权负责,不要指望我或者是家里人帮你解决,一切都要靠你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半个月之内必须安顿下来,最迟下个月十五你就得给我去私塾报到。”

说罢,她也不给赵三郎讨价还价的机会,就转身进屋补觉去了。

自作自受的赵三郎只得接下这个烂摊子,着手干了起来。

且说赵三郎为了安顿那些孩子连日在外奔波,忙得不可开交。尽管赵四娘之前发了话,这桩由赵三郎揽下来的差事就得让他自己去干,家里谁都不许帮他做。可背地里赵永忠夫妇没少帮着忙活,又是出钱又是出力。

不仅是他俩,赵三娘也搭了把手,主动把孩子们领到了百味堂,让一时之间还没找着合适住处的他们晚上宿在铺子里。据说,赵三娘还吩咐负责收尾的伙计每天临走前都得要把灶膛烧得旺旺的,灶上热着的两口锅里,一口装着热粥,一口装着热水,供孩子们随时取用。

这件事儿传到赵四娘耳朵里后,她非常不屑地翻了个白眼:哼这是做给谁看呢我给的那二十两银子,都够那些小萝卜头在小客栈里住上一年了,根本用不着去铺子里挤桌子睡长凳。这分明就是在作秀嘛

不过当赵四娘听说,就连一向迷糊不管事儿的赵四郎都把自个儿的羽绒服送给了萝卜堆里的小丫头,脸上再也挂不住了。她想了想,就把存放在春华堂里的羽绒背心都领了回来,从中取出十四件来。一件当然是给赵四郎,另外的十三件就送给了小萝卜头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