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赵四娘家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同时他们欣喜地发现,赵四娘家从不会因购货量大而压低价钱。哪怕货款的末尾是一文钱都不会要求抹零,该给多少一文不少。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细节,却让乡亲们感动不已。

先不谈在集市上能不能把东西都卖出去,光说他们很难遇上赵四娘家这样的大主顾,都是一点一点儿慢慢卖。卖的时候,客人不是要求抹零,要么就是要给个搭头。

如此一来。别看一单生意不值个啥,几单下来那可就是笔不小的损失,而那些钱对于穷困不堪的北岸村民来说尤为珍贵。

更让乡亲们惊喜的还在后头。

赵四娘时不时会来这个“集市”转转。她发现北岸那些连绵不绝的山脉竟是个无尽的宝库,只是人们尚未意识到。

北岸的山货主要有野菜、野果、野竹笋、野山菌和野蜂蜜等几类,有时还会出现些野鸡、野兔等。 再有就是少数养鸡的村民会把收集了好久的鸡蛋带过来。其中,野山菌和野蜂蜜的营养价值尤为高。完全可以卖出高价。

不过。能用到这些珍贵食材的不是大富之家,就是高档酒楼,而这些地方都有自己的购货途径,不可能在集市上临时采购。因而,这么好的东西就只能低价卖给不识货的镇上人了。

这就巧了赵四娘了嫡门。

在收这些东西时,赵四娘没好意思按镇上的价格来。尽管根据货物品相的优劣,价格各不相同,但她给出的价格平均要比市价高出四五倍。

除了这两样外。赵四娘还在不起眼的野菜里淘到了不少宝贝,仙草就是其中之一。

附近一带的人家普遍不富裕。在他们看来田野里的很多野生植物都能食用,因而野菜的品种繁多。

这些野菜中的荠菜、香蒲、车前草、马齿笕和蒲公英等,小时候常去乡下外婆家的赵四娘勉强认得。可还有很多赵四娘前世闻所未闻,比如说她初来乍到时,赵三娘让她挖的那几种野菜,她至今还分辨不清。不过多种多样的野菜中并未包含仙草,仙草在这儿就是一种无名的杂草。

赵四娘之所以会在买来的野菜里看到仙草,不过是某个村民不小心误放了几根进去,人家从未想过要卖它,更没想过有人愿意花钱去买它。

而在前世里仙草被广泛应用制作各类凉茶和甜品。记得每到夏天,外婆天天都会煮上一大锅解暑茶。做法简单的有藿香茶、车前子茶和玉米须茶等,复杂些且人气最高的当属凉茶了,而仙草正是其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一想到仙草的价值,赵四娘就决定以白菜价大量收购。

在前世白菜价意味着低廉,而在这儿不知名的野草忽然能卖出蔬菜的价格,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得到消息的村民立即将仙草加入了采摘名单,尽管他们不明白赵四娘家要这种并不好吃的野草有个啥用。

仅仅过了三天,赵四娘就收到了几十斤仙草。

赵四娘不按常理出牌的收购行为,除了让乡亲们认识到仙草的价值外,还让他们意识到既然赵四娘肯收这种野草,是不是意味着其他的野草要是入了她的眼,她也会愿意花钱来买呢

于是很多村民在来茶水摊的时候,经常会带一些奇奇怪怪的花花草草过来。

尽管它们中的大多数派不上用场,但细心的赵四娘还是从中找出了不少有用的植物来,其中就有金银花、鱼腥草和板蓝根等各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在这里,这些中草药的药用价值早已为大夫们所熟知,并被大量应用于各种药方中,是每家药铺里都必备的药材。

不过,附近就只有济生堂一家药铺,而它里面的药材同那些高档酒楼一样,都由固定的供货商来提供。因而,别说村民们原先不认识这些药材,就算现在知晓了,他们也卖不出去。

看得出来这些药材品质上佳,炮制之后绝不会比药铺里卖的差。可惜东西是好东西。但赵四娘家是开吃食铺子的,完全都用不上。而自家同济生堂仅是泛泛之交,哪怕品质再优秀、价格再优惠。赵四娘也没自信能让申大夫撇开一直合作的药商,转而从她这儿买草药。诚然,当初申大夫买下了赵四娘的野蜂窝,那不过是出于怜悯,纯属破例。

就在赵四娘准备作罢时,赵元娘劝住了她,吩咐她只管买下来。而且有多少要多少,日后自然会有用武之地。

于是,赵四娘开始兼任药贩子。同时北岸又有许多村民多出一条谋生之道。

自从赵四娘家开始收购品种繁多的山货后,每逢集日的清晨,都能在茶水摊里看到许多背着山货而来的乡民。当他们的货物符合赵四娘家的需求而被收下,当场拿到货款时。那满脸的喜色藏都藏不住。

透过那由衷的笑容。赵四娘自然能够体会到,那些微薄的收入对他们来说有着何其重大的意义。再考虑到,收回来的山货即将或是已经给自家带来巨大的收益,赵四娘当然不会因自家的搬离而舍弃这条财路。

“各位乡亲们尽管放心,咱家虽要走了,可我外公家还在,赵家铺还在鬼剑。在这里我可以向乡亲们保证,但凡有赵家铺的一天。山货就照收不误”赵四娘话音刚落,四周就传来一阵欢呼声。

等喧闹的人群稍稍安静了一些。赵四娘又补充道:“收了这么久的货,我也大概晓得了哪些村子盛产哪种山货,可以说几乎每个村都有自个儿独特的土产。乡亲们看这样可好往后咱赵家铺散货照收,但要是可以的话,你们同村之间商量商量,看能不能估摸出村子里一个月能产多少土特产,然后推一个代表出来,和咱赵家铺签下契约。往后你们可以把货集中在一起派人一道送过来,或是三天一送,或是五天一送,只要每月满了契约上的量就行。”

这回赵四娘说完话后,四周一片寂静。

说实话,北岸的乡亲们由于常年贫困交加,很多人都发育得不是很好。这里所说的“发育”不仅是指身体上,还包括智力上。不是说他们是傻子,可比起南岸的乡亲们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稍显木讷。故而,好多人都没能理解刚刚赵四娘所说的那席话到底是个啥意思,还在慢慢地消化思考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