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赵四娘家 > 分节阅读 27

分节阅读 2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不在铺子里做都无所谓。”赵三郎实事求是地说道。

赵四娘心里咯噔一下,皱起眉头,细细思量起来:前世家中经营面铺,自己又喜好美食,手里握有不少菜谱。这几日自己照着菜谱做出来的吃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她面上虽没有怎么显露,可心里难免有些飘飘然的。她自负地以为,只要自个儿不把方子泄露出去,别人就不可能会做,她家的生意就能长长久久地做下去。可现在经赵三郎一提醒,她才想到:这些方子中有很多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以前只是没有人想到而已,现在看到她家这么做了,很快就会有人受到启发模仿出来了。这可怎么办好

一时间赵四娘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c

正文 第四十一章 众人计长

赵永忠见女儿愁眉不展,忙宽慰她道:“别听你大哥瞎说,这鱼丸哪有那么好做人家怎么可能琢磨两下就会了”

“是呀,这鱼丸虽说它长得像元宵,可一点儿都不像元宵那样任由人捏扁搓圆。一般人就算看出来它是用鱼茸捏出来的,可他真要去捏,可不是那么容易捏得出来的呢”赵三娘说的是她的亲身经历:昨儿赵四娘教她们做鱼丸,除了姜氏捏出来的鱼丸还像个丸子,其他人做的都不成个样子。

“第一次做肯定好看不到哪儿去,多练几次就成了。大哥说的有道理,鱼丸这东西确实是经不起推敲。”说到这儿,赵四娘长长叹了一口气,接着道:“我今天又是让外公去买新鲜鱼虾,又是让爹回家去取鸡蛋,就是想把这鱼丸和虾丸做得更加鲜美可口,能够顺利地推销给庆丰楼。我原想着庆丰楼可是家不小的酒楼,要是觉着这鱼丸和虾丸不错,说不定每天都能跟咱家买个十几二十斤的,那也是个不小的进项。可现在只要把鱼丸拿出去给懂行的人一看,人家根本不用从咱家买,估计自个儿就能做出来。这买卖看来是做不成了。”

见赵四娘这副颓废的样子,大家都跟着有些难受了,就连赵三郎也后悔自个儿把实话说了出来,打击到一心为铺子着想的妹妹。

“对了,四娘你不是往鱼茸里头加了番薯粉吗这个一般人可看不出来吧”姜氏忙提醒道。

“其实只要把鱼茸搅上劲儿,加不加番薯粉都能做鱼丸的。只不过加了番薯粉的吃起来爽脆而已。”赵四娘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这就是了,别人肯定想不到要往里头加番薯粉,最多会往里面加些面粉。就算他能做出差不多口味的鱼丸来,也做不出口感那么爽脆的来呀”姜氏乐观地说道。

“可这这也差不了多少了吧”赵四娘看到大家都那么关切地注视着她,忍不住把心里的担忧都倾吐了出来,说道:“唉,其实若只是鱼丸的做法别人一看就懂,我也不至于这么担心了,毕竟我也没指望能靠鱼丸赚到多少钱,不过是想用它锦上添花而已,所以就算人家琢磨出来也没什么大碍。可是肚肺汤、干煸肥肠之类的就不同了,咱家铺子的生意主要是就是靠它们拉动的。之前人家是没想到,原来那些不值钱的玩意儿也能这么做的,现在看到咱家做了,经这么一提醒,头脑灵活一点儿的说不定当场就把做法给参透了。唉,昨天集市附近的猪下水早早就卖完了,十有八九就是人家想明白了做法,买回去试着做的。这些法子要是人家也会了,光是自个儿烧了吃还好,怕就怕也弄家跟咱家差不多的铺子,来跟咱家抢生意,到时咱家的生意肯定会一落千丈呐”

“四娘啊,我问你长乐镇上哪家的面条最好吃”姜老爷子忽然开口问道。

“啊”愁眉苦脸的赵四娘不禁一愣,这时候外公问这个做什么不过见姜老爷子一脸正色,赵四娘也就认真答道:“应当是林家面馆,镇上好多人都这么认为。我自己也亲身尝试过,他们家的面条,确实不错。”

“林家面馆确实,那可是老字号啦这长乐镇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毕竟它是咱静海县第一大镇。要说这做面条生意的,镇上少说也有几十家,总是不停有新的面馆开张,也不停有旧的面馆关张。惟有这林家面馆开了近百年了,还稳稳当当地在那儿。四娘啊,你说这是为啥呢”姜老爷子问道。

赵四娘心想,外公你这是在考我吗嗯,这林家面馆作为老字号,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得好好想想,说不定对咱家铺子大有助益。

“肯定是因为他家的面条好吃呀他家的猪腰面里面的猪腰很好吃的,还有卤肉面里面的卤肉也好好吃”赵四郎见妹妹低头不答,以为妹妹想不出来,忙替她回答。

赵四娘也点点头,赞同道:“林家面馆能够传承近百年,除了他家待客热情、分量十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浇头地道,确实有过人之处。”

“那这猪腰、卤肉别的面馆会做不难道整个长乐镇,只有他家能做出这种浇头”姜老爷子问道。

“那倒不是,像这些浇头做起来也不太难,其他稍微大一下的铺子也能做出来。我虽没有一家家尝过去,可听人家说其他铺子做的都不比上林家面馆的,所以他家生意才会”赵四娘说到这儿,眼睛一亮,登时明白了姜老爷子说这些话的意图,忙道:“外公您是说,就算别人也能做出同样的东西来,可只要咱们做得比别人好,就不用怕被人家抢生意,咱家的铺子一样能够开下去”

“是呀,就算别人琢磨出咱家这些吃食的做法,可他也只能学个大概,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比不上咱家的”说到这儿,姜老爷子从盆子里夹起一小块鱼肉尝了尝,接着道:“就说这鱼吧,渔村里的人家谁不会做鱼啊你们来之前,咱家就差不多天天吃鱼,顿顿吃鱼,早就吃腻了。可同样的鱼,四娘你做出来的就是比别人好吃啊竟然让咱们这些吃了一辈子鱼的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可见看起来谁都会的东西,不是谁都能够做的好的。”

c

正文 第四十二章 小赚一笔

重拾自信的赵四娘笑道:“不错,刚刚是我多虑了。经过大家伙儿的开导,仔细想想,有些东西知道怎么做是一回事儿,可能不能做得好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赵三娘猛点头,朗声道:“就像这猪下水吧,在咱家铺子里吃过的人都知道:只要把它洗干净了,不管是烧汤还是炒菜都很好吃。可关键是,他要有这本事洗呢”

赵四娘心里嘀咕,前两天看你洗得愁眉苦脸的,现在提起来居然一脸得色,啧啧,姐你还真是善变呢

不过这回赵四娘吸取教训,没敢把心里的想法流露在脸上,而是一本正经地点头表示赞同,说道:“确实洗猪下水又脏又累,不是每个人都能耐住性子洗下去的。而且就算别人愿意洗,若是没有掌握窍门,是不可能洗得干净的。退一万步讲,就算人家把咱家的窍门完完全全都学到了手,那又如何咱们一起齐心协力,绝不会输给别人的”

见众人纷纷点头,士气大增,赵四娘接着说道:“有些东西,比如说这鱼丸的做法,咱们就是想捂它也捂不住;可还有些东西,比如说豆腐的制法,咱们注意点儿还是能保住的。外公,待会儿您出去打听的时候,能不能顺带问一下,修堵高一点儿的围墙要多少钱咱家的围墙太矮,拿块石头一垫,家里在做些什么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赵三郎补充道:“倒不是为了防乡亲们,只是这码头上鱼龙混杂的,难保有些人见咱家生意好,起了歪心思。咱们还是多个心比较好。”

姜老爷子点头道:“说得有理,就算不是为了方子,为了咱家人的安危,围墙也得修高点儿。”

又商量了一会儿,眼看天色也不早了,姜老爷子领着赵三郎一起去了邻村,赵四娘还是和姜月娥以及姜小虎一起回去做鱼丸。倒不全是为了保密,主要是赵四娘觉得送普通的鱼丸过去恐怕不行,打算再做两种复杂点儿的,铺子里的油不够,于是就回去了。

回到姜家,赵四娘才把几种丸子搞定,还没来得及歇息一会儿,就听见赵永忠他们回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