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 / 2)
很快孙石讷就找到了60米亚洲纪录的成就,轻轻的点击一下。
荣誉值加上了50点,还送了一瓶体力药剂。
体力药剂对于孙石讷来说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这个荣誉值可是很用处的,孙石讷本来有90点荣誉值,无论是疾驰还是弯道冲刺都需要100点荣誉值才能升到3级,拥有这50点荣誉值后,孙石讷可以很轻松的将疾驰或者弯道冲刺升到3级。
只是先升级哪个好呢孙石讷思考再三,还是先升级疾驰吧,这个技能是直道跑,在100米和200米中都有用,弯道冲刺只能在200米中用,所以升级弯道冲刺有点亏。
点击升级疾驰技能,疾驰技能瞬间变成了3级。
3级疾驰技能可以提升大量的速度,持续时间也变成了10秒,当然在延长技能的加持下,这个持续时间变成了15秒,冷却时间变成了15分钟。
孙石讷倒也没有吝啬这个技能,先是跑了一下试试,确实比以前快了不少,有了这两个技能的帮助,孙石讷感到黄寺站的比赛,他底气更加充足了。
而且赛程的安排非常好,第一天下午比60米预决赛,第二天上午比200米预赛,下午才是200米决赛,这样孙石讷可以很好的休息,避免一天之内比赛项目过多,造成体能不支的情况。
孙石讷简单了看了一下自己到达京城后的体能,显示为68,这个体能只能算是刚刚及格,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所以孙石讷主动停止了当天晚上的训练,早早的就回屋休息了。
第21章 简短的采访
第二天一早,孙石讷就爬了起来,查看了一下自己的体能,还好虽然不是满值,但是也达到了96,基本上可以应付今天的比赛了。
两天的时间间隔并不是很长,但是参赛选手却有所变化,一些没有参加的第一站比赛的人在这站都参加了比赛,当然刘飞人却依然缺席了这场比赛,毕竟他刚刚在德国参加国际室内田径比赛。
60米比赛的参赛选手倒是没有太多的变化,本来是胡铠和温勇一是夺冠的热门,但是由于孙石讷的横空出世,这场比赛的看点多了许多。
而且孙石讷还打破了亚洲纪录,要知道现在中国短跑除了刘飞人能够拿出手,其他的人根本只能在窝里横,去了亚洲就是被碾压的份。
这个情况在刘飞人退役后,就更加严峻了,虽然伴随着苏飞人和张佩蒙的崛起,中国短跑在东亚可以称霸,可是西亚那些土豪国家实在太有钱,用钱砸了许多非洲黑人过来,中国运动员和这些黑人一比,又不行了。
所以在中国短跑界,甭管你是跑的60米,还是100米,或者是200米,只要能够打破亚洲纪录,那就是好样子的。
孙石讷也是除了刘飞人之外唯一一个保持亚洲纪录的中国短跑运动员。尽管60米压根就不是什么重要的比赛项目。
很难得电视台也给孙石讷报道了一下,并且有人过来采访孙石讷,所以孙石讷刚到比赛场地,王龙飞就简单的交代了几句,提醒孙石讷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能说。
孙石讷对于采访可是非常熟悉的,当然他是对于采访其他人很熟悉,至于其他人来采访他,孙石讷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而等到采访的人一到,孙石讷就更加愣住了,这人怎么看着这么眼熟,有点像是他的一个同学。
“你好,我就是简单的问两个问题,不会摄像,最多就是照一张相,所以你不要紧张。”对方笑眯眯的提醒道。
孙石讷愣了愣,傻傻的问了一句:“你怎么和我一个同学长得很像啊”
“你是不是当了运动员,智商都变成了肌肉”对方犯了一个白眼,将自己的记者证翻了出来。
上边有照片还是素颜的,当然现在也没有美颜,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此人是如假包换的伊静。
“我擦,大班长你怎么不去上课跑来这里采访我啊”现在是三月份,学校早就开学了,伊静按理说应该是在学校上学,不应该会出现在这里啊。
“我现在是企鹅体育的实习记者,我们学校和企鹅公司有一个合作,大学生可以去企鹅公司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我正好申请过来了。”伊静作为班长,自然会拥有一些特殊的权利。
“还有这活动啊”孙石讷挠挠头,对于这个活动他还真没有听过。
“别废话了,我还要去采访其他人呢,你搞快点。”伊静很焦急的说道。
“对了,你怎么分配到这里来了不会是冲我来的吧”孙石讷倒是很自恋。
“别臭美了,谁不想去报道热门的比赛啊,只是现在没有什么重大赛事,这项赛事值得报道的地方也不多,所以就派我这个实习记者来了。”2007年本身就不是国际重大赛事年,伊静作为新人自然会被发配到这种毫无意义的赛事来报道。
“那好吧,都是同学,大班长有什么要问的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如果是伊静采访孙石讷的话,孙石讷一点也不紧张。
“请问你破了60米亚洲纪录,有什么感想”伊静开启录音笔问道。
孙石讷当然是按照套路走了,心里非常激动,什么感谢这个,感谢那个的,都是一些假大空,毫无营养的话。
“那么你这一站比赛的目标是什么”伊静只准备了两个问题,如果不是因为孙石讷打破了亚洲纪录,估计上边了连采访的机会都不会给孙石讷的。
“当然是努力跑出好成绩了。”孙石讷回答的模棱两可。
将录音笔关掉后,伊静和孙石讷照了一张相,又单独给孙石讷照了一张相。
“说实话吧,你这站的目标是什么”伊静现在是以一个同学的身份来问的。
“嘿嘿,当然是拿冠军了。”孙石讷也没有藏着掖着。
“60米”伊静已经知道孙石讷参加了两个项目分别是60米和200米。
“两个都拿。”孙石讷的口气是不小,他的想法也是如此。
“哎呦,翅膀硬了啊。”伊静翻了孙石讷一个白眼,虽然中国的短跑不景气,可是也不是一个业余的大学生运动员就可以称王称霸的地方,孙石讷这话说的有点满了,不过这是私底下说的,伊静是不会报道出来的。
“我还想再破一个纪录。”孙石讷说的是想破200米亚洲纪录。
“那好吧,祝你好运吧。”伊静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要是你真的能再破一个纪录,我就再采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