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众汗之王 > 分节阅读 68

分节阅读 6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仁斌一挥右手,帐中大鼓轰鸣,从军帐中推出数十辆大大的木板车,那些木板都约有一掌之厚,向两侧张开约有三丈左右上面罩着防火的牛皮,步兵都拿着长矛躲在后面,推着木板车前行。看来他们是希望用这些木板车冲至城门下,再使用长矛试探城防的力度。再决定下一步的攻击。

李仁斌心中叹息,五原郡中那些又大又笨的冲车没有这么快到达,周围的树林已经被砍光,也没有很好的材料可以制作冲车。他已经派了五千骑兵回去护卫冲车队,最快也要七天方可到达。此时的进攻,他只派了一千士兵进攻,只是为了试探城防的坚固程度。

城门上的哲别望着这几十台木板车,他呵呵冷笑,阻止了正欲放弩的士兵。“再等等,我要一击就完全挫败敌人。”

等到这一千余人近到两百步左右时,他向后一挥手,几十架大力床弩后方的士兵齐齐地用大锤砸向弩机,二三十枚巨大无比的三弓巨弩射向前方,二百步的距离,那些本能射八百步的床弩带出一股破空之身而来,只要射中了木板车,就会射破一个大洞,带着碎片,打中后面的步兵,敌人发出一阵哀鸣。有三四杆弩箭齐齐打中了一块木板,巨大的冲力将那块木板车掀翻在地,那些士兵露出头来,成为城上弓箭手良好的靶子。

这些弩车力大无比,但是一旦发射,需要十几个人在后面使劲拉动摇杆,才能慢慢地一点点地重新交换弓弦拉起,至少要半柱香的工夫。而且大弩箭的制造十分费力,目前城内便签标准的弩箭也不过几百支,也用不了多久,哲别心中嗟叹。

城上的弓箭又射了一轮,那些木板车已经推到三十步之外,此处已是床弩的死角,西夏士兵们就再也顾不得那如雨的乱箭,一齐举着木盾,戴着铁盔,冲到城门之下,他们一齐地用木矛猛扎城门,希望能够将城门的机括破坏,以便下一次进攻更为迅捷,李仁斌给他们许下诺言,只要这一千人能在城门下试探,坚持半个时辰,就可返回大营,人人奖励一两银子,并且十天之内不必再作为前锋。所以他们也愿意赌一赌,虽然大弩力大,但是数量毕竟有限,这一轮齐射,不过伤了二三十人不到,若是自己在城门上能坚持住,明天就不用再来送死了。

这些人正想得如此美好,突然城门大开,当先几个止不住欢呼,一齐向门中涌入。却见城中涌出两百铁骑,居前的俱是全身带甲,手持长枪,正是那路德维希领的圣骑士队,他们在城下已经忍了很久,各各披上铁甲,等哲别号令一出,就一齐向前猛冲,西夏军阵密集,后方挤得前方的几十人都不怕死,一个劲地涌过来,待到看见明晃晃的枪头,俱要现后冲去,但是来不及后退。

圣骑士的前方门沿两侧先涌出几十名黑甲敢死队,每个人带着五六只铁柄强弩,他们方冒出头。就是一轮怒射,那铁弩早上满了弦,又近又硬,一阵射,前方七八人人就已倒下,又是一轮,再一轮。上满了矢的约一百支弩箭,清掉了前方的西夏兵二三十人,后方的步兵怕死,早散开到城门两侧。此时好象狂风吹过一样,风洞之外出现了一个约摸十丈见方的空地。

此时黑甲敢死队退出两侧,圣骑兵鱼贯杀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29章 河间旧部

待到西夏的步兵散开到城门两人侧,恰恰给了城中圣骑士一个冲出来的提速缓冲地带,此时城中圣骑士四人一骑,带风疾冲,各各右手持骑枪,铁盔铁甲,杀入轻步兵阵中,那些轻步兵都以为要攻城了,哪知道城中还有这么凶猛的骑队冲出。哪里接得住,一冲之下,骑枪倒有一半折断,被骑枪刺中的步兵也死了透了。折去骑枪的骑士换了弯刀,又纵骑冲出西夏兵阵中。

西夏的轻步兵不过挡得三轮骑士冲击,那步兵第一线的防御尽数崩溃,就见圣骑士大军杀入轻步阵中,那些圣骑士都是受过了景教熏陶,此时杀出如狼似虎,眼中看到的不是四处逃命的西夏兵,而是各种魔鬼,当然是一往无前,望风披靡。这一轮杀去,很快就杀穿步兵战阵,然后再往回穿透,无人能挡,一小会工夫就死伤两三百人。

刘仁斌的副将见敌人敢杀出城来,就要点齐一支骑队前往堵截,李仁斌就命他率领一支骑队,约一千人左右前往阻截。

待到这波骑兵组织好阵势,直奔城下时,那些西夏兵已经被杀得溃散,那些木板车也被骑队破坏的干净。路德维希见敌骑已经从阵里杀出,自己在敌群之中难以组织队列重回城门。就忽哨一声,骑兵们齐齐回头,向右侧聚集,然后成一条直线向右侧绕向东门,那边东门早已虚开,恰恰接了这阵骑兵回城。回城一点,两百骑兵出城,回来的还有一百五六,虽然在城外损失惨重,可是那西夏兵死伤不下五百,且丢弃板车,失了锐气,不敢马上再战。

自此朔方与城下的夏军继续僵持下去。

。。。。。。

却说札木合一路向北,走了五六日来到大同城,休息一晚,第二天出得城外,却见南方一片城土飞扬,他一阵大惊,却见当先一人,手掉钢枪,鬓生白发,马蹄生风,正是当日认识的名将辛弃疾。

原来辛弃疾已经收拾了自己的河间旧部,还有两千人愿意随他前往北方,当他回到太原时,呼延江接待了他,并告知札木合已经北上。辛弃疾久居河北,部属中亦有熟悉道路之人,循着札木合留下的印记,知道其行走路线,于是抄捷径后发先至,刚好在大同城外赶上札木合。

札木合见辛弃疾率领约两千人的部队而来,心下大喜,于是停下马来,与大部一起行走,一路上谈笑风生,辛弃疾指点兵法,两人皆大欢喜。

待听得札木合说道要继续北上,绕道河套北背,再回朔方。辛弃疾不以为然,他看了札木合一眼,说道:“古云兵贵神速,我们这里距离朔方城,最快的一条路就是取道五原郡南侧,从河套奔回。况且那里水草充足,补给容易。”

札木合有些担心,问到:“五原郡军事重镇,若是再象上一次那样,遇到敌人的大股骑队怎么办。”

辛弃疾哈哈大笑,说:“此时五原精军齐出,都去进攻朔方,剩下的军力,防守五原城还来不及,怎么会有余力去原野上设防呢。何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时大军既到朔方,就需要大股的粮草接济,我们此去,万一能堵上西夏后方的粮草队,冲车队什么的,就是赚了个大便宜。”

他写诗云:气吞万里如虎。此时有了机会一抒胸中郁郁之情怀,显得分外开朗,那五十几岁的年龄,仿佛马上不成为问题了。

札木合听得他说得有理,就按照辛弃疾的思路,让他指挥大军,向五原城下一路而去。

辛弃疾是在北方与大金周旋了三十年的老江湖,虽然兵力远远不如大金,但是气吞天下,用兵如神。他也如黎华一般,早早地撒开了一百多精骑在大军的前方斥候,了解军情。

行不过三日,已到五原地界,前方斥候来报,远远有一处粮草队,只不过一百多兵丁看守。札木合一阵大喜,就与辛弃疾一齐纵兵前往。

那些西夏兵,在自己的地盘中运粮,后方就是五原军镇,哪料到会有强敌来袭,且人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