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383

分节阅读 3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向魏征拱了拱手,道:“那晚辈就放肆了。具体的事例无需详谈,那个法,县令遇到的难题是这样的:一个人看着另一个人即将死在自己的面前,他有两个选择,一、眼睁睁的看着,让他死在自己的面前,不闻不问。二、出手相救,但如此却会触犯到律法。这人该救还是不该救,”

“一切应当遵循律法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犯罪的借口”魏征毫不犹豫的说。

“魏大人的选择是不救,因为你要守法,可是当某一天,你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你会向一个冷血畜生一样,站在一旁,冷眼看着那可怜的人在眼里慢慢的死去,看着一条人命在你眼前消失吗”

“这”魏征也不知如何回答。

“你刚才也说过,人命关天,法存在的意义是约束万民,是为万民某福。但因为守法,将人命视若无睹,这跟畜生有什么两样,这法当守,还是不当守请大家告诉我那个为了救人而触犯了律法的人应当如何处置”秦风扫了苦苦思索的众人一眼,含笑而问。

“你呢如果换成是你,又当如何”过了半晌,李承乾把问题又抛向了秦风。

“我也不知道”秦风笑了一笑,道:“可那个县令的解决办法,我认为值得我们借鉴。”

“说说看。”李世民饶有兴致的问。

“先,县令调查事件;其次、反复思索其行给天下造成的伤害大,还是好处多,确定此人触犯律法确实是件利大于弊,当证明确凿,一切都是利大于弊的时候,该县令进行了第三步,那就是广泛的征求民意,从诸多民意里抽出千人的答案,最终,有九百多位百姓支持了救人者时,于是县令向朝廷申请了特赦,朝廷了解了事情的缘由,毫不犹豫的顺从民意,对救人者只进行了象征性物质上的处置,而后特赦了救人者,并从道德的角度上大力的宣传。话说回来,如果那个朝廷为了维护律法而重责或许杀了救人者,那么,那个国家的百姓遇到类似的事,谁还会出手救人呢其后果又是如何”

抛出了两个问题后,秦风自问自答道:“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后果是人情冷漠、后果是世态炎凉、后果是见死不救、后果是相互提防与戒备”

“陛下,关于对侯君集大将军的处罚,臣认为不防借鉴这个法子。虽说他泄漏了军情,可毕竟没有给大唐造成什么危害,不仅如此,反而让臣轻而易举的歼灭了乌蒙部,以及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的四万精兵,正是这一战,为东突厥的分裂、覆灭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侯君集在这件事上,他是立了功的,再加上在一统天下之时,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臣认为可以对他执行特赦。当然,为了杀鸡儆猴,为了警示后人,也应适当的进行一点处罚,要不然,确实难以服众。”

李世民见魏征都不说话了,便长叹道:“也罢,就按你说的办,对侯君集进行特赦吧虽说侯君集做了很不光彩的事情,可毕竟是我大唐功臣,为了避免百姓们误以为朕的心腹都是心胸狭隘、妒忌贤能之徒,此事朕也就不公布了,给他,也给我大唐留点颜面。先,令侯君集去大唐英烈塔叩谢罪,其次,由于他品德不端,就另外朕给他一项任务,此后五年,就让他在潞国公府里好好的学一学如何做人的道理。”

众人听闻,暗自咋舌不已

原以为李世民护犊之心大作,就这样放过了侯君集,但想不到李世民会如此的下重手,心底也恍然明白:李世民并没有原谅侯君集的恶毒手段,所以秉公处理,并没因为侯君集是他的心腹重臣而格外开恩,众人均是想着:还是误会了陛下,赏罚分明的手段了。

秦风也不知说些什么,此次算计,成果比理想中的要好上十倍,侯君集直接让他整进了监狱。虽然这并不是真的进监狱,但不能参与国事,不能走出潞国公府,这跟坐牢没有什么两样。表面上看侯君集没有受到实际意义上的惩罚,但五年的放逐,却比一切惩罚都要严厉。只要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即便是常人,将他限制在家里,足不出户,整整五年都难以承受,何况侯君集还是朝中大员。

五年的时光,足以让他多年累积的人脉以及威信消磨的干净。几乎就是等于这些年他白忙活了。

这李世民下手确实是重,而且重的出乎意料。虽然侯君集犯下涛天重罪,但大错也未铸成。降职应该算是极致了,如今却要受到五年的牢狱之苦,实在令人意外不已。侯君集虽是捡了一条命,其代价却是失去了一切。

杀鸡儆猴

众人均是顶级智者,震惊了一会儿之后,立即明白了李世民的用心。

大家所想的,与李世民的想法如出一辙

因为李世民最近确实有杀鸡儆猴的想法,这一切源于贞观元年。

贞观元年,生了一件事情,关于尉迟敬德的。

当年。李世民大摆酒宴,款待朝中重臣,尉迟敬德在邀请之内。古人重视颜面,席位的高低非常有讲究的,离李世民越近,地位越高。当时有一个正好在尉迟敬德之上。尉迟敬德气得暴跳如雷,大怒不已,喝道:“你有何功,敢坐我上”

任城王李道宗坐在尉迟敬德的下手,见他怒,上前劝慰。哪知尉迟敬德当即一拳打了过去,险些将李道宗的一只眼睛打瞎。

此事在李世民心中一直留有一个疙瘩,前不久先有侯君集泄漏军情,后有长孙无忌之事大爆,想起前事,萌生了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对于那些功臣、老臣,实在太好了,太纵容他们了,以至于一个个的持宠而娇,目中无人,有心整治一番。

李世民善待功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好,可是好不代表他没有底线,为了避免生旧事重演,故而执行了杀鸡儆猴的方针,很不幸,侯君集成了那只鸡。

其实,很多开国皇帝屠杀功臣,也不全是功臣功高震主的原因,朱元璋说的一句话就很有代表性:“侯君集有功于唐,犯法当诛,太宗欲宥之,而执法者不可,卒以见诛。非高祖、太宗忘功臣之劳也,由其恃功骄恣,自冒于法耳。”

言下之意,功臣自己作死,开国之君不得不“挥泪斩马谡”8

第545章:离别在即

长安秦府。

长乐的肚子没有多大的变化,可是各种珍稀的安胎补品从皇宫大内送入府中,经验丰富的产婆,安胎大夫,无一不二十四小时待命,那架势比生龙子龙孙还要隆重,很是夸张。

这也是没办法,并不是秦府喜欢排场,这一切的一切,大多都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国母长孙皇后亲自安排的。

便是想不隆重,也是不成。

秦风与长乐夫妇推辞多次无用,也听而任之了,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特权了吧。

对于长乐这宝贝女儿的第一次怀胎,李世民、长孙皇后心中的紧张感毫不逊色秦风这个丈夫。

长乐在豫章公主的陪同下,与府中花园散步。

长乐经过多方滋补,面色红润,容光明艳,那无人可以下笔描绘形容的绝世容颜上洋溢着幸福愉快的笑容,更显得光彩耀人,那原本出众的身材变得更加丰满圆润了。

豫章同是少见的佳人,但与长乐一比,高下立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