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343

分节阅读 3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事调动而已,你们无须理会太多。幽州地广人稀、民生凋敝,而秦风担任庆州、朔方大都督时,将两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但减轻了朝廷的负担,反而缴纳了不少的税收,可见,秦风有能耐当这个大总管。这是其一,至于其二么,高句丽正处于夺权之际,战事也是一触及发,幽州与高句丽比邻而居,朕担心幽州百姓遭无妄之灾,威震四夷的秦风坐镇幽州,有威慑宵小之效。其三,高句丽对中原一直心存不轨,且诡计多端,谁又敢保证争权夺势不是高句丽入侵大唐前,玩的掩人耳目的把戏呢出于以上三个原因,朕与房杜二相商量后,觉得秦风是最合适的人选。吏部尚书关系重大,秦风年纪又太轻了一些,朕担心他无法胜任,便让他在幽州历练一段时间,以观后用。”

“陛下英明,臣无异义了。”褚遂良、孔颖达、魏征退了下去,既然不是打仗,一切都好说。仔细想一想,李世民的安排也确实是非常恰当,秦风人屠之名传遍了草原,有他坐镇,确实比李道宗更有威慑力一些。

第491章:“军神”出山

果如李世民算计的一般,得知唐王朝支持荣留王,渊大祚慌神了。 一直以来他根本不将荣留王放在眼底,打算先清扫荣留王的势力之后,在出兵辽东,一统高句丽。但荣留王却跟唐朝拉上了关系,这意义就大不一样了。

唐朝的实力,加上荣留王正统的地位,足以将他一举掀翻。

投降,这不可能。

荣留王要的是他的命,一投降,什么都没有了。

渊大祚见李世民暂时只是口头支援荣留王,还没有出兵的意思。当即派心腹入唐,表示臣服之心,同时也出兵辽东,打算在唐朝未行动之后,灭了荣留王,以防止荣留王借助唐朝之力坐大,反败为胜。

荣留王得知渊大祚出兵,也慌了,论实力,一半渊大祚的实力都不到,不得已只能求助于支持他的唐王朝

渊大祚的示好,荣留王的求助

李世民给了模棱两可的答案,他左右逢源,一面暗示渊大祚不会出兵,另一面却在给荣留王定心丸,让他们拼斗个你死我活。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不管,在唐朝出兵之前,保住荣留王,不让荣留王被渊大祚灭了,也是驱狼吞虎的关键。

荣留王虽说实力远不如渊氏,可是他还有一张王牌没有打出来。这张王牌就是在军中有着不如凡响影响力的高句丽军神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

在高句丽人的心目中如同救世主一般,近乎尊为神的人物。

也是因为他,高句丽免除了灭顶之灾。

那一年隋炀帝杨广出动百万雄师征伐高句丽,前前后后横亘一千余里。面对隋朝的大举来袭,高句丽王高元把全国的军队都集结到了辽东,决心与隋朝奋起一战。

隋军攻打辽东不下,杨广决定兵分三路:他兵多将广,欺负的就是高句丽兵少将寡。留个六十七万主力继续留在辽东,围攻辽东城;大将军来护儿和周法尚统领江淮水军从海路进攻平壤;大将军宇文述率三十万大军越过辽东诸城向鸭绿江挺进,与水军南北夹击平壤。

这一下高句丽懵了,也慌了。

高句丽的主力精锐都聚集在辽东,平壤哪里还有实力抵挡隋朝水6将近四十万的大军

乙支文德便在这时,横空出世,看破了隋军后勤不济的弱点,以诱敌深入的战术送给了隋朝七场大胜,拉长隋军战线。然后诈降逼退隋军,紧接着一把大水将三十万隋兵冲的七零八落。高句丽军主力从天而降,向隋军起猛攻。饥肠辘辘的隋军根本无力再战,各军一触即溃,落荒而逃。撒丫子狂奔数百里,直到鸭绿江边才摆脱了高句丽军的追击,渡过鸭绿江的三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两千七百人逃回辽东,军械物资损失殆尽。

败得太惨太彻底,杨广不得不放弃辽东城,下令退兵。

隋军一百一十万大军,打兵力消耗,高句丽怎么样也拼不过。

乙支文德一举葬送了三十万隋军,对于形势占优的隋军是致命的。

故而整个高句丽对于主导萨水之战,一举扭转战局的乙支文德敬若神明,以至于有了高句丽军神,高句丽救世主的称号。

乙支文德因为年迈退隐,正巧在国内城休养。

但因乙支文德出自寒门,一直被高句丽的世家大族所排挤,早早就退出了高句丽政治舞台,而其中功劳最大的无疑就是如日中天的渊氏了。只不过乙支文德淡出的时间太久,荣留王竟然将他给忽视了。

经国内城城主高慧真提起,退守国内城的荣留王不顾天色已晚,在几员亲随的护卫下,即刻几快马加鞭的赶往城西。

乙支文德的府邸院大宅深,这上了年纪容易嗜睡,早早就休息了。

荣留王找上门来,乙支文德让儿子叫醒方才了解事情经过。

乙支文德年近七旬,身材中等,头斑白,满布岁月之痕的脸上,却是精神抖擞,腰杆挺得笔直,步履稳健。便是梦中被叫醒,也无半点的迷茫,论精气神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其实以他的精神状态说年迈退隐,实在是言之过早。

只是为了高句丽的安宁,不得不退隐而已。

乙支文德出身贫寒,却官居太大兄也就是副宰相,在高句丽可谓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了得。但除了高丽王,在他上面还有一个总知国事掌控全军的大对卢。当任大对卢的是高句丽世袭渊氏家族的族长渊子游。

当年的渊子游文武双全,威望过人,在掌权期间辅佐高句丽王室,收拢人心,展生产,积聚国力,高句丽能在东北称雄引起隋朝的注意与渊子游有着莫大的关系,论对高句丽的贡献渊子游远在乙支文德之上。

杨广初征高句丽,第一个站出来的也是渊子游这位执掌军国大权的大对卢。他亲自领兵与杨广对决辽东第一线,牵制住住了杨广六七十万大军,确保辽东最前线不失。论及作用,渊子游完全不输乙支文德。可乙支文德却一战封神,成为高句丽的救世主,威望远在渊子游之上,严重威胁高句丽第一世家渊氏的地位。引起了渊子游的不满。

当年乙支文德争不过渊子游,故而不得不选择退让,提前归隐。

渊子游死后,其子渊大祚不但继任了渊家家主之位,而且还继承了渊子游在高句丽的一切职务,虽说渊子游能力非同一般,可与其父渊子游相比之下,个人能耐与威望却是远远不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