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340

分节阅读 3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他民族可以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是汉人却不一样。辽东是华夏领土,然而却一直被高句丽统治,这是任何汉家皇帝都无法忍受的。

更别说是李世民这位统治欲望极强的帝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在北定东突厥之后,西域臣服之后,李世民的目标已开始若有若无的瞄向东北的高句丽了。前朝无法完成的事情,就由他来代为完成

而今,前朝幸存者自己送上门来,以他们对高句丽之仇恨,定然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于公于私,李世民都没有拒而不见的道理。

李世民当即接见了仇夷,向他询问了经过。

仇夷心中激动,他没有丝毫隐瞒什么,将他们的情况大略的介绍了番:与李世民料想的显然没有多大出入,他们都是杨广三征高句丽遗留下来的难民,都是土生土长却又无法回国的潜伏在异国他乡的炎黄血脉。他们为了生存聚在一起,组建了一个自力更生的群体部落,以宗族相称,亲如一家,战胜了恶劣的环境,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只是高句丽仇视中原,对于他们这伙人更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断的挤压打压镇压他们。最终逼得他们上了最为险恶最为广阔的太白山。

李世民心生敬意

虽然仇夷没说他们是怎么克服一切困难生存下来的,但他可以想象这其中必然充满了艰辛困苦,在付出了血泪的洗礼,才能走到这一步。

仇夷说起往事,也是长吁短叹。详细的介绍完毕,他单膝下跪,对李世民道:“陛下,草民与长辈兄弟虽巴不得天兵早日收复故土,可也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秦大将军之前也曾分析过陛下所面临的难题,是故草民等人也不敢有过多的侈求,唯一的心愿便是有朝一日,天兵出征之时,容许草民等人为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之后,还请陛下承认草民等是汉人之事实。”

“你们一直都是汉人。你们都是汉人中的英雄,朕与这个民族从来没有忘记你们。”秦风心怀激动,亲自扶起了仇夷。

望着热泪盈眶的仇夷,李世民道:“你们从来没有辜负这个民族,是朕与这个天下辜负了你们。大唐接手是一个烂摊子,此时正是休养生息之际,为了天下臣民着想,朕,现在不能出兵。大唐不宜再战。”如秦风先前分析的相差无几,李世民固然有着好大喜功的性子,可绝对不会像杨广一样,盲目的乱来。面对此次良机,也未做出出兵的打算。

李世民大赞道:“你们的爱国情操,令朕动容只是万里远征,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事情。你回去告诉英雄们,让他们稍安毋躁。那么多年都熬下来了,也不差这点时间。”

仇夷已经从秦风哪里知道了原因,也没有多说,表示明白。

李世民笑着命人取了一把上等的唐刀,赐与仇夷,以表彰他们的忠义。

仇夷先行退下。

李世民哈哈一笑,长身而起,一脸兴奋的道:“你小子真是朕的福星,这等好事,都遇上了少则一年,多则两到三年,我大唐必将踏平高句丽。”

仇夷在的时候,李世民要维护君王的威严,一直不苟言笑。如今他退下了,现在只有李承乾、秦风,他面对着自己人的时候,也就恢复了常态,表露了自己的喜悦之心。

这征伐高句丽,李世民念在心中,可他清楚,征伐高句丽要比征伐突厥还要困难。

当然这不是实力的差距,而是文化的差别。

东突厥拥兵三十万,确实很强大,李世民却不屑一顾。只因突厥是游牧民族,跟他们对战交锋,那是野战决胜负。在野战上,大唐劲旅,不惧任何人,包括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

而高句丽却是农耕民族,他们学习汉唐文化,以城池为居,据险而守,打起来特别的困难。

万里远征,打的是极为艰难的攻城战,气候又是恶劣。

种种因素,无不是难以攻克的难关。

依照李世民的原定计划,大唐需要潜心发展五六年,才有征伐高句丽的可能。现在只需两三年,大唐足以将高句丽纳为领土。

秦风笑着答道:“全是岳父大人洪福齐天之故,小婿不过是沾点微光而已。”

李世民也自恋的仰起了脑袋,过了会儿才道:“此事,你觉得应该如何利用”

秦风道:“这不需要小婿来卖弄了吧对付突厥时,我们采用的是离间、分化、扶持、内讧等手段,最终把强大的突厥给玩死了,现在哪里还需要小婿班门弄斧。具体如何操作,岳父不是已经有了决定了吗”

“还是你小子懂朕。”李世民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赞许的拍拍秦风的肩膀。

第487章:急不可耐

“父皇,前朝勇士心怀故国,他们不远万里的派出仇夷求助,若我们这么不闻不问,会不会冷了义士之心”

几乎没说什么话的李承乾,这时说话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