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301

分节阅读 3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切都是不一样的了。

比如历史上抓住颉利的是唐将张宝相,如今却是张士贵。

“哈哈这真是天意连老天他也都站在我这边了”

秦风感慨万端,但是对于这个从上下掉下来的馅饼,是不吃是白不吃,秦风顿时也撇开了武道的事情,笑道:“走,我们去见一见那个大名鼎鼎的萧皇后”

程咬金、马云萝、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不知萧皇后何来的大名鼎鼎,只好带着疑惑跟着身后。

秦风想着网文记载的事情,想着迷倒六位君王的萧后,连李世民都拜倒石榴裙下的传奇女子,脚步不由得走快了一些。

在军营外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一千将士押解着俘虏与大量的战利品策马狂奔而来,不一会,却见张士贵的副将领着十数人大步而来。

在他的身后是一名穿着宽大锦服的孩子,肚子高挺着,里面似乎还藏着什么东西,由一个白苍苍、气质高贵典雅的老妪牵着。小男孩的神色有些拘谨害怕,他畏畏缩缩的虽然与老妪并肩走着,但总有往老妪身后躲的迹象。

在小孩的身侧是一个美少妇,她冰冷的一张脸,脸上带着些许岁月遗留下的痕迹,丹凤眼中有着一股傲气。

“难道她就是萧后”

秦风在心底嘀咕,这个妇人虽有了一定的年纪,不过确实也有一股上位者的味道,而且五官也很精致,可以想象若在年轻个十岁,一定是一个极美的绝色妇人。

若千古传言属实,也许李世民那个色鬼口味偏重也不一定,李世民与历史上的枭雄曹操十分相似,各方面都优秀,要是与曹操一样是人妻控与未可知,况且上了萧皇后这个身份独特的绝色美少妇,似乎也确实有着一些心理上满足。

秦风目光落在他们之后,在他们之后的一群人大多都是半百之龄,有的更是花甲年华,走路都不利索了。

这些人一脸菜色,一脸风尘困顿、忐忑不安的模样,他们身穿前朝的官服,一看就知道大多都是隋朝的死忠分子,当年杨广闹得天下大乱,一不可收拾,无力回天,率领百官躲到了扬州,不愿意回中原,主持大局。

宇文化及煽动随行禁军的思乡之情,造反诛杀杨广,率领百官意图北归,但先被李密击败,随后又输给了窦建德。义成公主向窦建德要人,窦建德也不敢得罪突厥,将宇文化及的人头与擒获的萧后以及隋朝百官一并送给了突厥。

突厥以杨广的孙子杨政道另立朝廷,随行百官也成了朝中大臣。他们虽是大臣,却权无权,势无势,自由还受到限制,不许返回中原,至今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可他们这些年不管如何艰难,却至今依然追随着杨政道,虽是敌对的关系,可是这份忠诚也让秦风不得不道上一声佩服。

双方来到近处。

那个牵着孩子之手的白老妪看了为的秦风一眼,神色有些诧异,思量半晌,她轻轻的推了小粉妆玉琢的小男孩一把。

小男孩看了秦风等人一眼,用十分畏惧的眼神,紧张的回头左右四顾,眼圈都有些红了。

老妪露出一个严肃的表情,小男孩表情里挣扎犹豫了片刻,才在白老妪鼓励的目光里上前了两步,跪倒在了秦风的面前。

小男孩身后的所有人,包括老妪都跟着一起跪伏在了地上,唯有那脸上混合着不屑、悲哀、绝望等复杂情绪的绝色美少妇巍然不动。

“这”秦风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这跪拜之礼还是第一次见过,纵然是李世民也没有设立这种污辱人的礼节。也因此,跪拜之礼意义非凡。这些人的跪拜让秦风有些不知所谓。

“杨政道,你在干什么,你是大隋的皇帝,怎么能够跪乱臣贼子”她的声音尖锐,好像受到了莫大的刺激。此时,那个风韵犹存的妇人声尖叫了起来,“你是皇帝,是开皇大帝的后裔,哪怕是死也不能弯腰。”

秦风皱了皱眉头,更认为他就是杨广的老婆萧皇后了,只是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怎么到了这种绝境,还跟泼妇一样,还乱臣贼子的乱叫,难道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处境么

哼,还大隋皇帝,都什么年代了。

小男孩却十分害怕这绝色少妇,他身子顿时一僵,惊惧的扭头看了看绝色少妇,又看了看白老妪。

白老妪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脸,鼓励的点了点头。

小孩鼓起勇气,他避开背后如电一样的目光,把手伸入了怀中,掏出一个黄色的小包裹,然后双头举过了头顶,以清脆的声音叩拜道:“隋亡国之君杨政道率文武百官,拜见大唐虎贲大将军、朔方都督,特持传国玉玺,向大唐乞降。”

“杨政道”妇人厉声尖叫气得目露凶光,意图上来抢夺传国玉玺。

一旁的唐军眼明手快,上前一步以身阻挡。

妇人撞在唐军身上,自己受不住力道,后仰摔倒在了地上,脑袋磕地,直接晕阙了过去,不过,那唐军也让她撞倒在地。

秦风一直默不作声,他猜出那如同瓷白娃娃一样可爱的孩子就是杨广的孙子杨政道,对于他穿一件大人的锦服,他也了解:杨政道在名义上终究是皇帝,平时穿的是龙袍,他们作为阶下之囚,不可能在穿着龙袍,找不到合适的衣服,自然只能穿大人的,怎么样也比冻着的好。

只是他想不到杨政道竟然来跪献玉玺

传国玉玺,中国的无价瑰宝,君王的象征:它的来历众所周知。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命人将传说中的宝玉和氏璧雕砌玉玺,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此后传国玉玺就成为了帝王军权的象征。就是这枚玉玺,可以说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无数明君庸主手持着它,下达一个个命令。

秦始皇雕刻传国玉玺而将轩辕圣剑秘而藏之,他的目的显而易见,以玉玺代替轩辕圣剑,让后人只知有秦,而不知有三皇五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动焚书坑儒的目是让秦之前的历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秦始皇,可不仅仅是秦之始皇,他要做千秋万代之始,替代三皇五帝而成为人类之始祖。

只是秦始皇心高命薄,秦二世而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