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288

分节阅读 2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得古怪,心中不解,但他为人实在,也不求什么,有一说一,直言不讳道:“就是战争,只有战争才能带来如此大的危害”

话从他牙缝中爆出来,显现出他对战争的切齿痛恨。

一时之间,秦风也体会到了孙思邈的心情,回想一下,历史上的那些记载就令人心悸。他不知道杨广在别人的心目中何等人物,但在秦风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刚愎自用、不识人才、急于求成、志大才疏的人。

秦始皇确实是暴君之一,但他能够让绝大部分百姓填饱肚子,能够扫平乱世,还天下一个安定的环境。

可杨广呢得到是父辈留下的盛世,一个拥有四千六百万人口的鼎盛大国,不过十数年,人口仅剩下三分之一。李渊时期,武德年间,大唐人口仅有一千五百万。草草计算,因为杨广造成的隋末动乱,致使中国在十余年中死了三千多万人,这是何等可怕的数字。如将这一具具尸体堆积起来,黄河长江都能够截断。

在经历过如此乱世,孙思邈厌战的心情完全是能够理解的。

“不错就是战场,因为杨广的暴行,引的战争若没有这场战争,我华夏绝对不会受如此模样”

秦风沉默半晌,见孙思邈神色稍霁,继续说道:“我秦风也希望和平共处,心中也十分痛恨、讨厌战争,因为正是该死的战争,让我一个无忧无虑的世家子弟不得不上战场,但是,战争不是人们痛恨、讨厌就可以避免的孙大夫,你也应该知道历史,从上古时期,轩辕蚩尤争夺天下到至今,战争什么时候离我们而去过我们若不握着兵器,就要受到挨打。是反抗,还是任意的让异族屠刀加身”

孙思邈默然不语,脸上露出了一抹深思。

其他主将与士兵见秦风与孙思邈论战,也在认真的听着,当秦风说到这儿的时候,人人都如孙思邈一样在思索着。

“孙大夫,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当今的大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孙思邈还未来得及开口,秦风便自问自答道:“斗米四五钱,马牛被野,民物蕃息,吏治清明,民生富裕,这点不假吧”

“嗯”孙思邈应了一声,点了点头。当今的天下比前朝确实好上不少,百姓安居乐业,而国家的政策也是条条利民,李世民爱民之心,不说后无来者,可纵观历史,像他这样的明君、仁君真是寥寥无几,要不然他也不会每过两年便到宫中给李世民、长孙皇后,以及龙子龙女们检查身体了。

“那我再问,现在的太平盛世是怎么来了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是打出来的,是当今的陛下,是李靖李尚书、李存恭大将军、李绩大将军、尉迟大将军、程大将军、我父亲,以及万万千千无名英雄的功劳,也是数十万大唐将士用命,用鲜血换来的。他们是创造和平的英雄,面对这些英雄,难道孙大夫不应该为他们贡献一点力量我大唐最近确实连年动战争,但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保一方平安,为了仰止异族的坐大,保护我华夏的根”

“五胡乱华,是前车之鉴。异族人都是豺狼,一但壮大,必将南下,千年来可有变过自古以来,北患又何时少过周之犬戎,秦汉之匈奴,前朝之高丽、突厥,现今之突厥、高丽、吐谷浑莫不视我中华大地为他们的后花园,一旦中华大地衰弱,他们就会纵马行凶,将我汉人视为可食之两脚羊,其行之残暴天人共知。可如今我大唐为何要动战争,为何要主动出击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中华儿女的子孙后代建立一个和平的环境,陛下动战争,也是希望长痛不如短痛,希望用一代人的牺牲,换取几代、几代的安宁。现在突厥分裂,突利可汗降唐,颉利可汗远遁,也是因为战争,是因为我大唐近年来的谋划,是我大唐好儿郎的英勇换来的,唯有打败了突厥,这才保护我北方的安定,让我大唐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您周游天下,应当知道突厥人是何等的凶残,对于这些畜生一样的东西,我们又何必与他们客气”

“孙大夫,有一句话不知你可曾听过上古弧矢之利,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这是魏武帝曹操在上的话,只是让秦风缩减了。

“干戚”就是武器,就是兵。说的就是在黑暗的乱世,百姓痛苦不堪。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用武力恢复秩序,就是要“用干戚济世”并且表明若只求军事力量的强大,而不巩固展,国家必不长久,同样的道理,只求文治,而不求展军事实力,国家也不长久。以文治国,以武保国,双管齐下才是长久之道。

秦风慎重的对着孙思邈拜了下去,诚恳道:“孙大夫,我秦风希望你能为一个个为大唐奋斗,为太平天下而战的将士的安危着想,以您生平之所学,以您的医者仁心,尽力挽救这些为了天下安宁而无怨无悔的年轻的生命吧您医者之心,治病救人,行善天下,为何不愿救这些国之英雄”

孙思邈听到这一番话,心中有如一声声黄钟之声震耳:这些话,这一句句的金玉良言又与自己老师,在自己出师时说的何其相仿。记得那时老师言道医术有成,遂救人而无善恶,可救一善人等于活无数人等,而救一恶人等于害无数人等。不可不察,慎之慎之师傅之言,尤在耳畔,今日自己却不愿意救那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是何道理

当即又惭又愧,忙扶起秦风道:“秦大将军今日一席话让老夫醍醐灌顶,如拨云见日。这千错万错是我的错,是我当年受杨广影响过大,没有分清时势,以致说出没心没肺之语。唉,若不是大唐将士的拼杀,又哪有今日的太平盛世所以我决定了,将我研究的一些医治常见病的常见良药一并献出来,献给大唐,以作备用。”他说做就做,当真从背篓里拿出了一叠药方道:“这些都是最平常的特效药,行军途中,一定用得上的。”

“太好了”秦风大喜过望,伸手接过,一张张的翻阅了起来,每一张开头都写有治疗各种病症的方子,如:风寒、中暑、水土不服等等。这些都是最常见的病症,也就是因为常见,所以极易复,他们行军在外,将士若得病,十之都是这类常见病。有了孙思邈的药,可比避免许许多多的疑难问题。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孙思邈所用的药材遍地都是,成本是非常的低廉,纵然是最贫穷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自己去采摘来用,要是这本心得传了出去,那么,绝对是天下之福,绝对是大唐之福。

见了这本字字珠玑的医学圣典,秦风自愧不如,不是秦风的医术差,而是他的药方子,药材珍贵,且有很多是十分难寻的草药,孙思邈的方子和他的一相比,更显得接地气多了。8

第416章:千金要方

秦风看了一回,很是激动的说道:“孙大夫,此药方配置绝妙,将药性完全发挥,材料随处可见,可以广泛生产。我们可以以丹炉将药汤练成丹药,可随身携带,方便之极。有了这些丹药,我大唐兵卒行军在外,将不惧任何的因酷热严寒而产生的风寒、中暑。孙大夫,古有,今有此奇方足以媲美前人,说是价值千金亦不为过,不对,黄白之物岂能用来比拟,这是民族的瑰宝。孙大夫,但不知何名”

孙思邈谦虚道:“大将军过奖了,这只不过是草民多年行医的一点心得,又如何比得了张长沙之大将军之才名天下无双,还请大将军为之命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