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276

分节阅读 2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么”

赵德言道:“唐朝的意图是合围,将我们困成瓮中之鳖,但是我们若是能在翁中开个缺口,就能够打破他的合围战术,此策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集中全部力量,作乾坤一掷之举,在最短的时间里以雷霆万均之势将城下的李靖军打垮。然后,我们就能够草原上如鱼得水,来去自如。我们在草原上占据着天时与地利,比耗时间,我们耗得起,但是大唐却耗不起。”

颉利眼睛一亮,已有了决定,但还是问道:“最后一策”

赵德言偷偷的看了面沉似水的颉利一眼,小心翼翼的强调着说道:“最后一策是中下之策,那就是立刻向西撤退,向西突厥可汗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求援,借来兵十万精兵,与大唐死战到底。”

西突厥,原是突厥汗国西面可汗,后面突厥汗国被隋朝分裂成西突厥、东突厥两部。西突厥经过一番战乱,统叶护可汗夺得汗位,他在位期间,北并铁勒余部,西南逾阿姆河,占领吐火罗故地,拓境至罽宾北界。统叶护可汗号称有控弦之士数十万,武功过历代可汗。统叶护为了巩固突厥人在中亚的霸权,将西域诸国王纳入军事行政体制之内,授予“颉利茇”官号,另派吐屯一名驻扎监视,督征赋税。此外,又将汗国政治重心西移,置新牙于石国的千泉,直接控制战略要地碎叶川和丝绸之路的热海道。只是统叶护自负强盛,用政苛猛,于627年被他伯父所杀。其伯父顺势登上了汗位,便是现在的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只是西突厥历代可汗,一直以自己是突厥正宗而自居,把东突厥视为叛出门户的败类,还曾想过与唐朝联合一起干掉颉利,只是当时的颉利太过强势,最终合作不成。而东突厥这一边又将对方视为败类,故而,虽是同宗可关系却僵得不能再僵。

作好让颉利怒骂准备的赵德言一语刚出,颉利果然是脸色剧变,显现一丝厉色道:“住嘴,这话在让我听到,绝不轻饶。”

“喏”赵德言闭嘴不言。

阿史那先突、沾尔忽也是一脸愤怒的表情,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一直让先辈灌输着一个概念,那就是因为西突厥的背叛,所以,伟大的突厥汗国才轰然坍塌,故而,对于“罪魁祸”的西突厥,没有人怀有好感。

这投奔西突厥,等于承认了西突厥才是突厥的正朔。

这对于颉利这个东突厥的汗王来说是无法容忍的耻辱。

东西突厥的关系,与华山派的剑气二宗如出一辙。现在的东突厥就与失败后的剑宗一样的心态,就算全体毁灭,也不会低下高贵的头颅。唯一区别是的导致失败的敌人不同,一个是来自于自家人,一个是因为外敌。

“你们就在这儿休息吧,兵败的消息传来之前,哪儿都不能去且容我考虑考虑再作定论。”颉利想了半天,也无法下得结论,他个人是偏向第二策的,可是一个之前毫无名气的少年将军都能把突厥搅了个天翻地覆,美名传遍天下的李靖又岂是那么好对付的

一时间,颉利无法下得结论。

赵德言正要再说,却收到了义成公主的眼色,无奈之下,只得硬生生的吞回到嘴边的话。

时间对于现在的颉利可汗而言,就是生命,就是生机。赵德言本意是想让颉利可汗早做定夺,早下决定,以免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

可是义成公主眼里的警告之色,让他为之胆寒,也省悟了过来,并冒出一身冷汗,现在的他是败军之将,已不再是颉利可汗心目的那个“小诸葛”了,颉利已经忍到了极点,要是再罗里巴嗦的,说不定把他惹恼后,惹来杀身之祸呢。

颉利走后,义成借故支走了阿史那先突、沾尔忽,密室里只剩下她与赵德言的时候,义成公主询问道:“赵先生,你老实告诉本宫,突厥可还有希望么。”说完,一双凤眸死死的盯着他看。

赵德言苦笑道:“不瞒公主殿下,汗王获胜的希望只有一成,可如果西路军失败的消息传到定襄,希望将会更加渺茫。属下还是那句话,立刻离开定襄,离得越远越好。只要人活着,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人死了,再好的江山也无福消受啊”

义成公主又问:“如果无路可走,你说汗王会如何选择”

赵德言毫不犹豫的说道:“突厥人不同我们汉人,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汗王无从选择之下定然与突利一样,举国内附。这,是突厥人与生俱来的品性。”

义成公主闭上了眼睛,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本宫明白了,此话不要让第三人知道”

赵德言道:“属下明白”8

第400章:请将不如激将

第400章:

相对于秦风神一样的速度,李绩的进展并没有如他那般快捷,而是以,主,步步紧逼。然而,契必何力也非庸将,他自知自己论心机不如汉人,不求功,但求无过的的坚守着大营,愣是不给李绩一点点的机会,他是草原三杰、三雄鹰之一,在突厥也是威望素著,在他的坚持下,李绩故意露出的破绽,也根本没有起到一点点的作用,一句话:任你清风拂山岗,我自巍然不动。李绩纵然诸多计谋,愣是无法破得契必何力毫,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李绩的心情也有些焦躁了起来。

直到这天,他受到了一封信,一封来自朔方秦风的书信。

这封信里,秦风没有丝毫隐瞒,将得胜的经过一一道来,十分的详细,内容与写给李靖的一般无二,区别的只是称谓而已。

看着信,李绩沉吟了许久

本来,李靖作这三军总指挥,秦风给他写信是作为下属应尽的义务,好让他知道战局的一些情况,但是写给李绩就有些不太合理了,作为地位相同的同僚,秦风本来是没有写信给李绩汇报的义务的,可他这一封信,多少就有一些炫耀战功的嫌疑了。

可事实上,秦风没有炫耀,李绩也没有往那方面去想。

实因,秦风这封信,是李靖交待的结果。

李靖与两位东西路军主帅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书信完成,他说战局变测莫测,并非一成不变,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因为种种原因发生各种难以预料的事情,身为大将领兵在外,讲究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战术不能一成不变,死战术是永远赢不了活战术的,用兵当顺势行云流水,要是生搬硬套,结果是纸上谈兵,获得赵括一样的大败,此次大唐冒着极大的风险征伐突厥,一但失败,他们三人就是大唐的罪人。所以李靖一再强调不会对秦风、李靖做出什么指示,让他们凭借自身的能力应对各种情况。不过也给了一个建议,让大家彼此之间多做交流。在自己打自己的情况之下,不要忽视了另外两路的兵马军队。让大家了解彼此的情况,尽可能的相互配合着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烛火的倒影,仿佛就是他眼中的火焰,李绩露出了一丝,猛的一拍案几,喝道:“传令下去集结三军”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四万大军集结待命

李绩手中的边军与朔方边军,与秦风初次遇上的边兵相差无几,但是在他的训练下,也有了强兵的姿态。

这也是个人的习性干略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