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代,你自认为一切做得天衣无缝,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就算做得再隐秘也会露出了破绽。你做完了这些事情,待到尘埃落定,你害怕了,便心生歹意,不但杀了清楚明白你恶劣行径的清风之灭口,还人为的制造了火灾,将清风一家一把火全部烧死,我屠灭的是罪恶涛天的乌蒙,而你封大人,灭的可是忠诚于你,我大唐的人呐,你之心肠比起我秦风狠毒千倍。可是你万万没有想到,你自为以背后一剑,刺穿了清风的心脏就匆匆埋葬,可惜啊。他的心脏与常人不同,是生在了右边,故而他虽重伤却根本没死,或许是上天也不忍清风一家无辜惨死,那天下着倾盆大雨,你派去埋尸的人不尽其职,可是匆匆覆了一层黄土了事。那场大雨不但冲刷了黄土,也让坚强的清风清醒而来,他生怕你事后报复,便化为与我一模一样的名字,只字不差的也叫秦风,而且还很巧合的在庆州刺史府办事,由于他做事勤恳,且有能耐,深受刺史大人的信赖,也因此,让我遇到了同名同姓之人,也因为我好奇会面,看出他有旧疾在身,性命危在旦夕,也因为我懂医术,救了他一命,也因为他对于伤口的隐瞒,让我逼问之下道出了真相。一切真的很巧合,但,这是事实,清风不死,也算是对你揣摩人心一辈子,为恶一生的报应。”

秦风不再理会死狗一样的封德彝,对杀气腾腾、怒不可抑的李世民道:“陛下,清风人在庆州,若您不信,一纸相召,他即可到来。与封德彝熟悉的大人们一眼即可辨别真伪。”8

第318章:自作孽不可活

封德彝像一条死狗倒地不起,可没有敢在这个时候触李世民的霉头,就算是刚直著称的魏征也是不一言,由此,也证明了封德彝的人品极度不堪,要不然,也不会孤零零的无人出来说话了,要知道贞观王朝向来不以言论而罪。 哪怕有人跳出来执反对意见,只要他说得有道理,李世民也不会介意,可眼下没有人站出来,这封德彝做人是何极的失败。

封德彝自私自利,鼠两端,在历史上,他早早就挂了,有幸躲过了一劫,可现在,他将活生生的承受着帝王的雷霆之怒。

“来人啊,将这老逆贼给朕押下去。”李世民勃然大怒,当年的李世民在战场上是英明果断、纵横无敌,向来只有他欺负人而从来没有让人欺负过,可是还朝之后,处处受制于人,让李建成逼得只有应招的份儿,甚至连出手的资格都没有,只因他的谋划举动一切都在李建成眼里,经秦风一说,他也总算明白为何每一次天衣无缝般的谋划,为何总是让李建成事先察觉,不但及时的制定出了破解之法,反而将计就计的将李世民逼入绝境,以前李世民也怀疑核心集团有奸细,也想过是不是李建成的谋士团太过厉害,只是当他登上了皇位后,没有时间也无那追究过往经历的闲心,欲学官渡之战后的曹操一样,就此揭开。

可是他不愿再提不表示他不计较,特别是秦风提及太上皇打算废黜息王,因封德彝而不得的时候,他恨不能一剑刺死这个老王八蛋。当秦风暗示性的说着“如果你遵从太上皇之意而不横插一足,会有后面一系列事件的生吗也正因为你那横插一足,使我大唐边防出了漏洞,让颉利有了可趁之机而兵临长安城下,让我大唐损失无数。可以说,你,封德彝才是罪魁祸,是一切罪恶与凶险的根源”时候,怒火已经升到了极其恐怖的地步,可是说,暗示的威力是极其恐怖的,会让人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的顺着往下思索,李世民是明君不假,但明君也是人,当李世民沿着秦风的话而思索的时候,他觉得如果不是封德彝从中作梗,大义在手的自己就不会被动、被逼无奈的动玄武门之变了,如果不动玄武门之变,自己也不用背负杀兄弑弟、逼迫生父的罪名;如果不动玄武门之变,大唐边防也不会出现混乱,颉利也不会南下,自己也不用签署极具耻辱的“渭水之盟”约。

人类都是一个鸟样,每当生自己做出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后,总会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杀兄弑弟、逼迫生父是李世民无法也不愿意面对的一个惨痛的经历,哪怕最终他胜了也一样,除去政治理念不一,他与李建成在这之前感情是非常好的,由于李渊在外为官,李家子女几乎是由李建成看着长大,李建成仁厚和善,小小年纪就扮演着父兄的角色,在兄弟姐妹群里有很大的威望。很多时候,李世民在梦里都会遇到鲜血淋漓的你李建成在责骂,他一次次在恶梦中汗水涔涔的醒来,以前,他心底深处都有一种“这儿不赖我”的阿q精神,而现在他有了更正当的理由与借口,一切都是封德彝这奸人而造成的结局,如果不是他,事情也不会这样了,兄弟二人也不会走向无法回头的绝地了。

现在只等清风到来,就可审理此事,到时候证据确凿,就可以让人心服口服,如果运作得当,甚至可以与李渊缓和冰冷的父子关系,李世民在愤怒之余,还隐隐有着一丝丝的兴奋。

满朝文武也知道封德彝将会是什么样的下场,秦风如此有理有据,想必已经是人证在手了,有些人在鄙视封德彝两面三刀的做人准则之余,也是当头棒喝,给自己敲了一记警钟。而一些准备追随封德彝之后,对秦风妄加指责的人,一个个也退缩不前,没有封德彝,他们失去了带头人,颇有群雄无的局面,一个个都静观其变,不敢在此再去触及李世民的逆鳞。

与此同时,一些视秦风为竞争对手的人也是心底寒,大生警惕之念,这秦风太厉害了,别人只是打算让他难堪,只是让他无法再进一步,而他,对人一如用兵之道,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政治对手往死里整,手段之狠辣,比起官场老油子更要厉害百倍,更加厉害的是他谋定而后动,在针对敌人之前已经将一切准备妥当,即便是他的对手无言以对。一些打算以“仁义道德”来说事的人寒蝉若禁,而自己又有着不是很干净底子的人,此刻哪里还敢再放半个屁

一朝天子一朝臣,封德彝在李渊时代深受重用,可是到了贞观王朝,他在朝堂上地位算不得高,但是因为他是三朝老臣,且是前朝遗老遗少的领袖,又敢与李世民叫板,在朝堂上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以前,李渊执政的时候,封德彝可不像现在,在庄严慎重的朝堂上敢跟李渊叫板。要知道唐朝不是宋朝,武德朝也不是贞观朝。

宋朝有着“刑不上士大夫”的规定,所以包拯才敢用他的唾沫星子给皇帝洗脸。李世民善于纳谏,特别下旨“不以言语论罪”,所以贞观时期的谏官才敢一个个活跃蹦跶,挑皇帝这个不是,那个不对。

在中国历史上,除去贞观王朝与宋朝,胆敢与皇帝叫板且当真不怕死的人物可没几个。

李世民登基后,特别下旨“不以言语论罪”,刷存在感的封德彝等人便上窜下跳,一个个活跃得不得了,专挑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来挑李世民与他心腹大臣的刺,固然没有什么大事,可恶心人的水平却是不错。

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封德彝这一只苍蝇,在针对秦风时,伤不到人家分毫,反而让人家一巴掌给拍死,其下场大家心知肚明,一旦清风当场对执,封德彝将会成为大唐王朝第一个遗臭万年的人。

一些让封德彝拉起来,且站在他身后,准备一一言批斗秦风的人,为了保住那一世英名,为了保住自己或许存在于秦风手中的罪证,一个二个很可耻的匿了。

“父皇,儿臣在没有抵达边塞时,不清楚突厥人与我大唐百姓之恩怨,许多惨事都是由自己编织,认为不过尔尔,只是到了庆州,到了朔方,才现突厥给我大唐,给我汉人造成的创伤罄竹难书,在边境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对于突厥这种杀我百姓的草原异族,说什么仁义道德岂不可笑儿臣深为自己之前之所作所为而羞愧,此役若有我领兵,结果亦是如此,要他们血债血偿。”

说话之人,正是大唐太子李承乾:“诸位大臣,你们知道突厥人是怎么教育他们下一代的么每逢子弟成长之时,他们会让自己的子弟骑上烈马,而后面则是拖着俘虏而去的汉人为乐,甚至,练习箭术,也是将我汉人当活靶,特别是年老体衰的汉人,几乎都逃不过这样的惨痛结局,大将军多次进入大草原作战,解救的人群中多为青壮,以前,我也曾疑惑过,以为大将军为免老人拖累而致,当我亲自抵达前线,隐姓埋名与汉人奴隶沟通,才知道不是大将军冷血无情,实在是无老人可救矣。父皇,儿臣认为大将军说的话很有得理,比大多人云亦云、空泛而谈的读书人有理的多。圣人先人留下的东西也要看对什么人什么时候,当遵守的时候。自然遵守。对于一群不讲道义的异民族,更他们说仁义,与宋襄公有何区别大将军曾经说过一席话,尤在眼前:仁义道德,不是不好不对,先辈留下来的东西,也是有道理的。但要看对什么人,什么事。小错小过,可以原谅。面对这种大恶,只有一个字,杀”

“是吗”缓过气来的李世民听着李承乾的话,惊喜异常。以前的李承乾让老夫子们快要教坏了,张口闭口仁义道德,很多时候,李世民烦燥异常。因为他知道每个人都可讲仁义道德,唯独皇帝与太子不能,作为一国之君主、储君,更应该看中实实在在的东西,在与外国交往途中,更应该注重利益。而不是仁义道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