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195

分节阅读 1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任命早已知道了。

秦风一阵意外过后,也渐渐恢复平静,他走到这一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从头到尾都没有依仗过秦琼。霍去病能在弱冠之年,担任骠骑大将军,他秦风又凭什么不能当个虎贲军大将军

心念于此,秦风高声道:“些陛下赏赐。”

自苏定方、张士贵、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薛仁贵、房遗爱、马周、刘仁轨、杜荷以下,全军听到秦风竟然成为了虎贲三军主帅,一个个欢呼雀跃,连连恭喜。

主将们,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喜不自胜,他们已经习惯了秦风的作战风格,也习惯了秦风这个领导人,对于他,大家十分敬重,如果突然来一个与秦风命令相背,或许与秦风唱反调的上司,那麻烦可就大了。

他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现在秦风直接升任为虎贲军大将军,此之以后,唯有军事水准超绝的李世民掌管、调动他们,故而,一个个比自己升了大官还要高兴,当然,各位主将也是均有封赏。

对于李渊、李世民父子来说,突厥是一大耻辱,心中洗刷不了的痛。

当初李渊起兵太原,这还没在太原立足,突厥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背心芒刺。不得已委曲求全,与突厥结交,抱突厥大腿,以换取进攻关中的机会。突厥始毕可汗死后,李渊父子还被逼无奈的给他披麻戴孝。给异族人戴孝,对于李氏父子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奇耻大辱,只是突厥太过强大,不得不忍辱负重。

待李氏入主关中之后,面对的是纷乱的局面,要一统天下,更不可能与实力远胜李唐的突厥交恶,只能再次委曲求全。大唐在李世民、李孝恭以及满朝文武的齐心下,完成了一统大业。但是隋末大动乱的结果导致天下人口锐减四分之三,李渊面对的是村镇田地荒芜,百里无鸡鸣的惨况。事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勉强度日,哪有能力于突厥一战。

在这种困苦的情况下,强行求战的下场已有杨广的前车之鉴,所以李渊再一次选择向突厥低头。

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有雄心抱负的皇帝,只有李渊自己清楚,做出这个决定是多么的窝心。但他更加清楚自己要忍,大汉雄风是汉武帝打出来的,可是要没有文景二帝连年和亲休养生息,汉武帝用什么打出大汉雄风。

李渊相信自己的忍气吞声,会给后代换来吐气扬眉的机会。所以忍不下气,也要忍。

是故大唐在李渊统治的时代里,对外一直采用着求和政策,能不打就不打。固然任命李建成负责对突厥的防卫,却缺乏真正动武的决心信念。突厥一入侵,想得到就是求和,给予钱物换来休养的时机。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死,使得由李建成一手布置的边防出现了致命的漏洞,颉利可汗趁机出动二十万大军,毫无压力的兵临距离长安只有四十余里的泾阳,顿时京师震动,而此时,由于玄武门之变而人心惶惶的长安城内,兵力不过数万人,面临这种绝境,初登大唐宝座的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不得不甘冒生命之危险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并斩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尽管颉利可汗退兵而去,但是,也将大唐的国库全部搬空,导致之后的大唐国力大减,许多利国利民的建设也因为缺钱而不得不放下。

渭水之盟固然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在雄才伟略的李世民心中,一直视为平生之大辱,综合之前的仇恨,使得李世民视颉利可汗为一辈子中最大的仇人。

李世民不是受气包,他能够忍气吞声、低声下气的历史,他也不甘在历史上留下污名。试问让一个皇帝在文景二帝与汉武之间选择,谁会去选择前者

他想要打突厥,但是困难重重,一是因为朝中大臣见惯了突厥的威势,一些人已经吓破了胆,对于即使是分裂了的突厥也是心有余悸,二是他们认为目前的大唐还没有具备与突厥作战的国力和军队。

而正在大家争执的时候,结果秦风轻描淡写的斩杀了颉利心腹阿史那沾罕,灭了突厥近十万人马。突厥折损了如此大之,颉利竟然屁都没有放一个。

这一战的结果直接提升了大唐文武上下,国内百姓的士气,也让大唐文武意识到李唐没有想象中的弱小,而突厥更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他们还是能打的顿时,对突厥失去畏惧之心的大唐文武同仇敌忾,对于李世民近期的一系列针对突厥的政策,几乎是没有丝毫异议的全盘通过了。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秦风的大胜,源自于涛涛不绝的拥入长安城的战利品,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有了今天的封赏,一举将秦风提拔到了大唐军事集团的核心层次,与秦琼并列为大唐的大将军。

可以说,李世民封赏的并不是这一场大胜,他封赏的是秦风这场畅快淋漓的大胜背后给大唐带来的深远影响力。这一战打出了大唐军队的威风,也打出了大唐上下的血性,打出了沉寂以久的铁血、尚武之风。

国家需要英雄,军队需要英雄,天下也需要一个大英雄,也因为如此,所以,李世民顺应国家战略的需要,将秦风树立成了英雄,树立成了榜样,树立成了大唐的一张名片,并在全国加以宣传。。

a

第283章:镀金的来了

李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军神,秦琼是第一代战神。但是岁月不饶人啊李靖今年已经迈入五十七高龄,他还能为大唐打多少年的仗秦琼也不小了,目前已经到了巅峰,此后,他的体力、精力也将慢慢衰老。李世民高瞻远瞩,上次经秦风一提醒,他也意识到了个问题,十分重视这个极度严重的问题,为了避免大唐武将出现青黄不接窘境,他未雨绸缪,开始挖掘新生代的潜能,并培养下一代领军人物,综合各家子弟,秦风无疑是青年一辈里最为出色的人才,故而,不断的给秦风创造机会,上一次卡他粮草供给,无非就是为了压榨秦风的潜力,他知道秦风不会让他失望,可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秦风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将庆州、绥州、延州打造成了边境的乐园,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给朝廷上交了税收,同时,通过前面这一战,为大唐提供了天文数字般的牲畜。欣慰之余,李世民不再犹豫,开始了自己的造星计划。当然,为了避免秦风心生压力,他是断然不会说出来的,即便失败了又何妨反正秦风还年轻,有的是历练的机会。

秦风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的弯弯道道,很隆重的接待了大唐储君,将麾下得力干将都聚在一块,为李承乾洗尘接风,李承乾也没有摆太子的架子,与大家其乐融融。

之后,带着李承乾与长乐相见,兄妹在异域相见,少不得一翻嘘寒问暖,李承乾也送来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书信,特别是李世民的书信,措辞十分严厉,仿佛生怕秦风亏待了长乐一样。

秦风无语至极,长乐虽偶有思念长安里的亲人,但在秦风的领地里快活得不得了,特别是有了内功之后,武艺是突飞猛进,这些天也不知道发了哪门子的疯,长乐、郑丽琬似乎闲得慌,竟然跟马云萝学起了战场之术,马云萝亲人已在一场战祸中全部被突厥人屠尽一空,若非父母兄长用命维护,为她杀开一条血路,这小洋妞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她现在孤家寡人一个,现在有了两位嫂嫂相陪,倒也十分开心,见她要们学武也没有秘而不宣,便老老实实、真心实意的传授了她们马家枪法。只不过马家枪法太过暴烈,不太适合温柔贤惠的长乐公主与郑丽琬,无奈之下,秦风只得凭借记忆,录出了攻守兼备的杨家枪法,任由她们三人去折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