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96

分节阅读 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砍你的头干嘛快点,说人话。”好奇心给秦风勾起来了。

“我们姓赢,不姓秦。”

“哈哈说玩了,这姓说改就改得咦,你说你们姓什么来着”李世民一双虎目圆睁。

“赢,赢政的赢秦琼应该叫赢琼,我应该叫赢风”

唉这名字怎么这般别扭呢

“你说你们是赢政、秦始皇的后裔”李世民也料想不到有此一招,动容的站了起来。

“我们都希望不是,可确实是”秦风垂头丧气,如丧考妣的模样。

李世民听得有些呆了,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朕明白了你们是担心朕自己你们的来历而砍你们的头”

“有一点点,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怕有人以此作文章来陷害”秦风毫不讳言直陈秦家上下的担忧。

“你们当朕是什么人了一言不合就血流遍地的昏君秦灭而汉兴,至今已近千年。朕还会计较你们的身份不成朕连前朝的皇室都容得下,难道还容不上为大唐洒热血的上柱国、大唐第一战神秦琼秦叔宝”

李世民确实有些火了,不说秦琼了,单是秦风有几分能耐他李世民知道的一清二楚,要不然也不会把最宠爱的女儿许配给他了,除了拉拢之心,更多则是对秦琼的信任与回报他为大唐努力付出的一切。

秦风说这种话来,真当他这大唐皇帝是不识好歹的昏君暴君么

李世民越想越怒,越想火气也越足。想着自己如此的热忱如此的信任,又想着秦琼如此不信任自己,就觉得自己热脸贴在了他的冷屁股上一样,竟觉得有些委屈了。

场面登时有些冷场。

同样处于震惊状态之下的长乐公主见势不妙,忙上前打圆场,笑道:“秦大哥,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

“当然不是乱说谁没事找事的给自己编祖宗啊其实,我们也是才知道不久。”看了怒气不息的李世民一眼,说道:“老实说,当我知道这种事情的时候,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自己有个了不起的祖宗,忐忑嘛自然是害怕了。”眼见李世民又有大发雷霆的征兆,连道:“您先别生气,我陈述的是一个事实罢了,换位思考一下,要您是我们,肯定也会患得患失、忐忑不安。如果我们是普通百姓倒也就罢了,可我们父子两人都任军中要职,万一哪天有人以此为由,编造我们在谋反之心,我们根本无言以对。想来想去,我们觉得还是坦白交待为好,免得让阴谋小人以此为借口,挑拨离间您赏罚分明、恩怨分明、嫉恶如仇,不会放过一个罪犯,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这一点,我们心底有数,要不然我会傻乎乎的自己送上门来抹脖子吗”

“行了这一套在朕这里没有任何用处,别想用这种阿谀奉承的伎俩来逃过责罚。”李世民那是脸色红润,一脸的柔和,口中如此严厉的说着,眼角却带着微笑。

“就是了,小婿最佩服岳父大人的就是这一点。这千百年来,真正能与岳父相提并论的唯有始皇帝、汉武帝而已。可他们在这点上哪里比的上您,始皇帝,哦,应该说我们家老祖宗,不好意思,还不太习惯这个身份,我们家老祖宗固然厉害,可却让赵高的马屁拍得找不着北,汉武帝更是如此,他养了许多弄臣。这几乎是所有上位者特有的毛病,但您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竟然以高瞻远瞩、前所未有的胸襟设立了谏官这个官职,只要他们说得有理,就算指着您的鼻子骂您不但不怒,反而还要大加奖励,这种伟大的情怀可谓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说句不中听的话,魏征魏大人是全天下最幸运的人,以他那牛脾气,要是换到其他朝代,就算有一万颗脑袋也不够用。”秦风继续说着他的大实话。

李世民眉开眼笑,心底舒坦,牛b哄哄的,一副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姿态:“嗯这话说的倒是不假,朕自问在这点上还行,做的不错确实要比秦皇汉武要强那么一点点”

秦风、长乐公主相互望了一眼,两人都知趣的没有说话,李世民确实是难得的英主,但是有一点却让人有些接受不了:特别自恋,时不时的就会夸自己几句,让他们都为之脸红,当事者却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

其实李世民从一开始就没计较这种事情,毕竟秦朝灭亡的时间太久了。而且他也想通了,要是秦琼有复国的野心,乱世的时候早就自己扯大旗单干了,以他在绿林好汉心中的地位,定然有着一大批追随者,可他偏偏甘居人下的当起了冲锋陷阵的将军,可见,秦琼并没有那种野心。现在,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也失去了谋逆者生存的土壤。日子过得好好的,就算秦琼想造反,也没有人愿意追随他走上一条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路。

至于秦风,同样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家伙,要不然,也不会将各种金点子奉献出来了。他可知道,那些点子大多是针对野心家而设立的限制呢如果有复国的野心,傻瓜才会作茧自缚。如果有复国的野心,也不会跑来说自己是秦始皇后裔了。

所以说,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固然震惊,可是并不担心也不怀疑。他也知道秦风为什么要告诉他

无非是人言可畏罢了

李世民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也是一个奇怪的皇帝。历史上的他对自己的儿子严格得要命,对追随他的开国元勋好得不得了。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在对待谋反者一事上的区别。

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这是对待谋反的惩罚。

在对待大臣一事,李世民却展现出仁慈的一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十七名的侯君集谋反,赐死但是之后李世民却论功将其排在秦琼、程咬金、李绩等人之上。

这还不算奇怪,最为奇怪的是历史上有这么一件事情,贞观年间,长孙安业参与谋反。这谋反是何等大罪,一但落实,那便是株连九族的不赦之罪。可李世民做了一件让天下人大掉眼睛的事情,他不但赦免了长孙安业的谋反罪,还让他继续当官,而且最后甚至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

这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也可以通过这些事情看出李世民对待大臣那是真的好得不要不要滴

秦氏父子既不谋反,又没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仅仅挂着一个赢政后人的名义而已,所以,李世民自然不会计较千年前的旧事了。当然,秦氏赢氏展示出来的坦诚也恰到好处。

毕竟,主动说和被人说的效果,截然不同。

“叔宝为何不来”李世民有些诧异的问,这种大事让一个孩子出面,很是怪异。

秦风笑道:“我父说:人无法选择祖宗,可以选择做人,君臣这么久,我知陛下,陛下亦懂秦琼。故而,说与不说都不重要,只不过人言可畏,以免陛下日后为难,你送公主回宫时顺便提及便是。”

李世民呆了半天,突然爆发一阵畅快的大笑,边笑边欢快的说道:“叔宝知我,叔宝知我”一股被人理解的美好心情油然而生,略有的委屈和不爽随着笑声烟消云散。

至此,秦风是真的松了一大口气。其实,这是他的策略,以秦琼的意思是他亲自理解,但秦风结合史实与实际分析了李世民的性情后,认为秦琼表现得越平淡,李世民反而越会相信他。

以李世民这种自以为掌控一切的自恋心态,如果秦琼出面,反而让他误以为秦琼不信任、不信任这份君臣之谊。最终,只会让君臣关系闹僵。

得益于之前的表现,秦琼对秦风十分信服,是以,秦琼才强忍着。

现在,一切都朝着秦风预想中发展,目的已经完成达成

第137章:鬼话

“秦朝短暂却是一个最伟大的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并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可谓是历代王朝学习的典范。秦始皇创立之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国策沿用至今,以后也将沿用,即便有所不同也不过是在此基础侦缉罢了,说百代都行秦政法不是毫无道理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