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分节阅读 37

分节阅读 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咧咧的叫嚣了起来。

秦风的额上也隐约露出了三条黑线,但不予理会。

“知节,秦贤侄那不是没志气。他说的正是我大唐目前面临的实实在在的窘境,战争不宜轻启,也不是一天两天结束,一旦战争陷入僵局,你让朝廷如何供养数十万大军前车之鉴后世之师”面容方正的魏征站了出来,声援秦风。

武将一系蔫了。

魏征陈明要害,直点武将死穴,让他们动弹不得。每一次,他们都在这个问题上被魏征给吃得死死的。

作为李世民最重视的三位名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他们各有千秋。

房谋杜断,用于对外,魏征擅治,用于对内。

魏征与武将不同,他考虑的更多是内部问题。杨广三征高丽,以致天下大乱,为了避免旧事重演,所以,魏征把战争卡得死死的。你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别想说服他。但是很显然,李靖、李绩、秦琼、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等人没有具备说服魏征的口才与见解。

“见过父皇,各位大人。”李承乾的到来,适时的化解了眼前的僵局。

李世民示意李承乾就坐,无可奈何的说道:“大唐国力底子薄,是我们致命硬伤,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魏征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唯一的做法只有卧薪尝胆。”

“那怎么行”程咬金急得直跳脚,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十年后的自己也许死了呢。十年时间,绝对不是武将们所能浪费的光阴。

秦风出声道:“确实不行。”

迎着一众目光,秦风道:“突厥南下已经迫在眉睫,想回避也回避不了,战与不战不是我们说了算。魏伯伯,是不是这个理”

魏征点头道:“确实如此。”

“那么摆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三条路可走:要么畏缩要么投降要么迎战。我们可以选择畏缩,甚至迁都都行,可是,这一退,天下人会怎么看待这个朝廷对于软弱无能、怯懦胆小的朝廷百姓又怎么可能有归属这样的朝廷又如何能够阻止高丽、吐蕃、吐谷浑、南诏扩张的野心现在大唐的敌人只有一个突厥,一旦退缩,大唐以后面临的绝对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要知道这个世道里雪中送炭者少,落井下石的可不少呢。颉利可恨,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能耐,而且他手下也有一群前朝的人才,他一旦听从这些汉奸的建议,大力整合内部,打造出一个铁桶般的突厥,大唐想获胜就更加困难了。”

秦风脸色一正,厉声喝道:“投降就不说了,一介蛮夷有何资格让我上国臣服我泱泱大唐不惹事,但绝不怕事,突厥实在欺我大唐过甚。欺我大唐,有如折我父母,颉利想战,那便战。”

秦风这一番话说的可是掷地有声,动人心魄。

绝大部分人都让他说的热血沸腾,绝大数人不约而同的站立而起,拜道:“颉利想战,那便战。”

这些人包括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侯君集、李靖、李绩、秦琼、程咬金等等一群重量级的人物。

他们呼喝声震动了整个御书房。

即便是反对战争的魏征眼中也露出一丝赞许:秦风越过他布下的迷魂阵,直接跳过大唐国情,直指问题的核心,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战争的主动权不在大唐之手,你不战也得战,除非你想投降。

李世民“哈哈”大笑了起来:“云霄言之有理啊魏卿家,你还有何话可说”

魏征怔了怔,张了张嘴,无可奈何道:“臣无话可说”

李世民见魏征吃瘪,心情竟然格外畅快,看来这位大唐皇帝平时确实没少受这头倔牛的气。

李世民昨夜几乎一宿没睡,为了今日这一战,他调动了文学馆的十八学士,彻夜商讨,想要搬回昨日的劣势。他在朝会开始前,脑海中拟算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从未想过真正的转折点会在罗士信身上,而且他一人就说服了李建成做到了他们一群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秦风如此一说,聪明的大臣顿时恍然大悟,纷纷暗骂魏征无耻狡猾。

大唐国力不足是魏征派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无法逾越伪命题,当他抛出这个命题的时候,已立不败之地,而大家却傻乎乎的让他牵着鼻子走。

李世民自接到前方情报以来,几乎就没睡一宿好觉,为了说服魏征为首的主和派而忧心忡忡,本以为今天的小会又是以程咬金的破口大骂而告终,根本就没有想过真正的转折点会在秦风的身上,而且他一人就做到了他们一群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剑走偏锋,想着他人想不到的事情,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东西。

一人之力,力挽狂澜

这就是秦风,一个年岁不大,却意外让魏征无话可说的人才、天才。

心动、喜爱的心思,几乎要从李世民的胸膛跳出来。

长孙无忌瞄了上头的李世民一眼,心下凛然,也有一丝丝的忌惮:这秦风当真好本事,仅仅只言片语就解决了大家的难题。

第051章:真要说吗

思想总算达成一致了,接下来自然就是群策群力,商议着如何打好这一仗了。之前,李世民避开魏征召集大臣商议过对策,没办法,他是担心魏征那顽固的思想,非但帮不上忙,反而给他们添麻烦。现在统一口径了,勿须藏者掖着。

“乾儿”看一眼,大胡须群中格外醒目的李承乾、秦风,李世民止住到嘴的话,打算考较二人一番。

李承乾上前几步,道:“儿臣在”

见爱子有了几丝军人爽利,李世民眼里闪过一丝喜色,沉声道:“关于即将来临的战争,你有什么看法”

李承乾微微一怔,忍不住看了秦风一眼,来的时候已经知道是秦风的提议,他才得出席如此重要的会议,现在,有了展现的机会,禁不住心生感激,稍作思考道:“贞观元年,颉利经逆臣梁师都领地而威压长安,儿臣断定这一次的路线一如前例。”

“何以见得”李世民不置可否。

李承乾道:“除了梁师都占据的雕阴、弘化、延安,长城尽在我大唐手中,突厥不善攻坚,自然不会傻到舍近求远;其二,河内道一马平川,有利骑兵行军。故而,此路线是突厥必然之选。”

“嗯有见地。”李世民欣慰道:“我大唐如何御敌”

“梁师都残暴,周围百姓早已搬迁一空。儿臣的意见是壁清野坚、层层防御,于泾阳一线固守,待突厥成了强驽之末我们伺机一举歼灭。言尽于此,望父皇与诸位大人点评。”李承乾一拱手,回归原位。

李世民没有点评,而是向秦风问道:“云霄你对太子的战略部署有何见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