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 / 2)
蓝天望着蚊帐怔怔出神,年代实在太悠久,应该,好像,差不多百年前存在过,算起来应该是她小时候那会,那时她家里就有两床。
转头四下细细打量屋子,入眼所见,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家徒四壁。
蚊帐用的麻线粗糙,编织的蚊帐孔很大,周围的粗麻绒毛占住了孔洞,蚊帐孔看着大,蚊子钻不进来。
这种粗麻是以前农村人自种粗麻,家里穷买不起蚊帐,只好自种自编,收割后剥下麻皮,拎成一根根粗麻线,再染色凉干,等颜色彻底干透,在编织成蚊帐。看看上面有些地方露出的原麻色,就是染色时没有染好。
蓝天越看越觉得这屋子看着眼熟,记忆似潮水翻滚,粗糙手工编织的粗麻蚊帐,是那个年代的标志,家家户户都有,普遍常见的很。她小时候到她结婚那段时间,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家里用的就是这种蚊帐。
七十年代初,村里还是生产队,实行公分制,早上大家一起出工,晚上一起回来,公分按人口分。种出来的粮食,除了上缴国家规定的定量,多余的粮食村里按照工分分。
家里人口多的,劳动力大,工分也多,分到的粮食也多,不是有句话叫人多力量大。
那个时代,土地是公家的,山是公家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也是公家的。各家各户的财产完全是透明的,家里那点东西,村里一清二楚。劳动力少的家庭,闭着嘴,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第3章
那个时代,土地是公家的,山是公家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也是公家的。各家各户的财产完全是透明的,家里那点东西,村里一清二楚。劳动力少的家庭,闭着嘴,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养几只鸡鸭,要背着村里人,偷偷摸摸藏着掖着,被人发现,辛辛苦苦养的鸡鸭,村里没收充公,谁让你耗社会主义的羊毛;做点小生意,说是撬社会主义的墙角,在山里开垦荒地种点粮食吧,说是侵占社会主义财产。
一经发现,村长、村支部书记、大队长一一上门上政治课,上到党的政策,下到当年抗战史,再拔拉拔拉村里祖宗十八代泥腿子的光荣事迹。
概括意思就是你的觉悟太低,挡不住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革命才刚结束,同志仍需要努力,不能脱离党的领导,时刻要跟紧党的脚步;时刻要自我反省,提高觉悟,决不能有资本主义的思想,拉低村里高尚品格的水平。
八十年代初,国家颁布新政策,生产队取消了,大队解散了,土地实行自主制,由公家转化为私人所有,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有了土地,各家各户的日子,悄然发生了变化。
眨了眨眼,蓝天的记忆慢慢回笼,那段久远的记忆涌了出来。
至今她记忆犹新,靠墙那边的蚊帐,烂了两个拳头大的洞。那个年代,农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些家里人口多的没有蚊帐。这床蚊帐是奶奶她当年压箱底的嫁妆,爷爷留给她唯一的东西,这么多年奶奶一直舍不得用,一直压在箱底。等她大了点跟奶奶分屋睡,奶奶拿出来给她用,拆了奶奶一件又旧又破穿不了的衣服缝补了那洞口。
灰扑扑的补丁有一尺来大,看着像两个超大号的口袋,是她的秘密基地,逢年过节奶奶给她的压岁钱跟糖果,她偷偷攒下来收藏在这里,等过了年后再拿出来跟奶奶两人慢慢吃。
流浪的那些年,闹饥荒饿的实在受不了,看到什么吃什么,草根、树叶、田鸡、老鼠、连土都吃,蓝天是饿怕了,手上稍微有点东西,不藏起来心里没底,总觉得很不安,有点余粮藏着心不慌,好似保住命了一样,到现在还有藏东西的习惯。
蓝天心慌慌的怕奶奶怪罪她,怕奶奶以为她手脚不干净,偷家里的钱去买的糖果,递给奶奶糖果时忐忑不安。
她记得那时候奶奶含着糖果笑眯了眼,眼眶湿湿的,摸着她的脑袋取笑她是小老鼠,并没有怪罪她的意思,蓝天才安心。祖孙两人坐在院子里,看着远处峰峦叠嶂的山脉,蓝天笑得牙眼弯弯,甜到了心里,下定决心好好报答奶奶的养育之。
长大了一定要赚很多很多钱,买很多很多的粮食,养很多很多在猪,天天吃白米饭,餐餐吃猪肉,吃也吃不完。
是的,蓝天不是本村人,六岁那年逃荒逃到这里,几天没有吃喝,又渴又饿,饿晕倒在村口。做工回来的村民围着她指指点点看热闹。这个年代没几户家里宽余,家家吃不饱,村民同情归同情,可怜也只是可怜叹气,没人给她一口吃喝。
还是后面回来的孙奶奶,见她可怜,动了恻隐之心,把她领回家给点吃喝。
觉得还不错的话,多多收藏推荐支持哈
第4章
孙奶奶是从隔壁村嫁过来的,年代,亲人死在了小鬼子手里,家里只剩下她一个。有次孙奶奶落在鬼子手里,正要被他们侮辱,孙奶奶拎着菜刀跟鬼子反抗,做好了抹脖子的准备,被当时的游击队队员的莫爷爷救了。
自古美女爱英雄,年轻时,孙奶奶是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美人。自打莫爷爷救了她之后,孙奶奶心里眼里只有莫爷爷。英雄同样难过美人关,莫爷爷心里也有孙奶奶,一来二去,后来孙奶奶嫁给莫爷爷,婚后两人恩恩爱爱过日子,在当时也是一桩佳话。
可惜天不邃人愿,一次莫爷爷参加拦截小鬼子的任务,再也没回来,留下孙奶奶一人,年纪轻轻的守寡,没有孩子傍身。
莫爷爷这边的兄弟想过给她过继子孙,孙奶奶没同意,将心比心,父母都在,谁舍得让自己孩子叫别人父母的。孙奶奶跟莫爷爷伉俪情深,舍不得离开她跟莫爷爷的家,怕初一十五没人给他上香,守着两人的家,孤家寡人这么过日子。
蓝天实在是饿怕了,六岁的人,面黄肌瘦只剩下一张皮,看着还没有村里四五岁孩子大。流浪途中见过太多的白眼跟冷漠,冷不丁碰到孙奶奶如此善良的人,边喝着米糊糊边哭得一塌糊涂。喝完米糊糊,孙奶奶没赶她走,蓝天就这么赖着住下来。
自小流浪,看多了世态炎凉,察言观色的本事很是了得。她一向懂事乖巧,留下来后家里什么活抢着干,扫地,洗衣,做饭,喂养鸡鸭等等,怕被人嫌弃她不能干活被赶走出去。
吃饭,每餐只吃小半碗,湿的多,干的少,奶奶瞧见心痛她年纪小,人又懂事乖巧,跟叔伯商量后,领养了她为亲孙女。
奶奶跟她说要领养她的那天晚上,蓝天哭得满脸鼻涕眼泪,感激的,抓着奶奶的裤脚猛磕头。留下来的那些日子,她一直提心吊胆,毕竟两人无亲无故,生怕哪天被人赶出去,如今好了,她是奶奶的孙女,这里就是她的家了,她记得她当时光顾着哭了,连话也说不出来,晚上睡了有史以来一个最踏实的觉。
那段日子一直下雨,到处湿湿的没法下地干活,隔天就放晴,早上起来东边有红云,天气看着不错,到了中午晴空万里,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是个大大的好日子,奶奶说希望她像蓝天一样,生活里永远只有太阳,名字就叫蓝天。
祖孙两人相依为命多年,虽说日子过得有点苦,比起她四处流浪漂泊,吃不饱,穿不暖,日子真是好太多,简直就是天堂跟地狱的区别,幸福得不要太多,蓝天也没让奶奶失望,抱着感恩的心过日子,孝顺,乖巧,懂事,人又勤奋,家里地里都收拾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