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明风月 > 分节阅读 156

分节阅读 1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又匆匆地低下头。

努尔哈赤当时就觉得心头一震,想到自己昨晚把那名女真女子当成她而恣意妄为,就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感觉。

她不会是为了我而哀怨吧,是因为我年轻勇武么如果你跟了我,一定会让你欲仙欲死的,肯定比父亲强

觉昌安觉察到了阿珠的眼神变化,顺势一看,只见努尔哈赤正傻愣愣地站在那儿,眼睛呆滞,一副犯花痴的样子,不耐烦地问了一句:“野猪皮,你不是说有重要情况报告么在那儿傻呆呆地干嘛呢”

“哦”努尔哈赤心中一凛,听出了父亲的不满情绪。这个野猪皮的小名,父亲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叫他了,这个时候这么叫他,显然是还把他当作一个孩子。

觊觎父亲的女人,这可不是一个孩子应该干的事情。言下之意,就是让他老实本份,别有什么非分之想。

他刚准备开口说话,门口有卫士禀告:“二首领来了”

王杲微笑着迈步进来,向觉昌安问好。

觉昌安示意他坐,旁边的阿珠见他们要商量军务大事,正准备起身离去,觉昌安却想借此展现一下他的绝对权威,搂紧她的肩膀,让她不用动。

这个细节很快被王杲捕捉到了,此番景象正中他的下怀。

看来觉昌安对这个色心顿起的二儿子有所警觉,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只要自己抓住这一点作文章,就不怕他们父子不反目。

男人,很多东西都可以分享,唯独女人不成。哪怕是兄弟,甚至父子,关系越近,越容易反目成仇。

流传千古的美人计,就是大司徒王允,妙用绝世美女貂蝉,让董卓和吕布这对“义父子”反目成仇。

最后吕布手刃董卓,大骂其“恶贼”,然后把他的肚皮点上“天灯”,足足烧了一周时间才灭。

因女人挑拨离间而产生的能量,竟然到了如此之地步。

当然,这是一对“义父子”,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而真正的父子就不反目成仇了么一样。

同样在三国,曹操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史上称为“三曹”,既是卓越的政治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开创了“建安文学”的先河。但是父子三人却为了一个女人反目成仇,差点儿兵戎相见。

这位引发他们反目的女人就是甄妃。她比曹操小29岁,比曹丕大3岁,比曹植大8岁。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她原为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甚得宠爱。曹操攻破袁府后,急令召她前来,左右曰:“正宫中郎曹丕已捋去”。曹操急曰:“今年破城,正为奴”。

一语道破心意,其实攻打邺城,正是为了夺取甄氏。

本来严令“诸人不许入绍府”,可曹丕抢先了一步,只十七岁的他年轻气盛,不听父命,下马拔剑闯入绍府后,见甄妃貌美,逐纳为妻。

曹操来晚了一步,唤出责之,十分懊悔和尴尬,言不由衷地说了一句:“真吾儿媳也”,悻悻而去。一个“真”字说明甄氏美貌如传说一样,验证了他的惦记,同时也把他的内心世界展示得清清楚楚。

到了后来,有一个人借机道破了曹操的心思,那就是四岁让梨的大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

破灭袁绍后,他向曹操上书,其中有这么一句:“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看了后百思不得其解,遍查典籍,只有史记殷本纪中有过一句记载:“周武王遂斩纣头,悬之白旗,杀妲己。”

武王应该是所妲己杀了啊,为什么孔融说把她赐给周公了呢

过了几天,仍没搞明白的曹操问孔融:“周公纳妲己,语出何典”

孔融笑着答道:“以今度之,想其当然耳”

曹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孔融借“子无虚有”的典故来讥讽自己。武王把妲己赐给周公,实质是武王自己看中妲己,因为妲己毁了纣王的江山,如果自己纳了妲己,怕传出去影响不好,所以名义上赐给周公,暗地里自己纳了妲己,享用妖姬。

这是他的表面意思,实际上却在影射曹操。因为曹操经常把自己比作周公,所以,他认为曹操攻破邺城,把甄氏赐给曹丕,其实是曹操贪恋甄氏美色,自己纳了甄氏。

这一下说中了曹操的小心思,好比打了曹操一记耳光,曹操恼羞成怒,记恨在心,后来借故杀了这位影响最大的文学家,也开始疏远曹丕。

最要命的是,曹丕的弟弟曹植也看上了甄妃,而且爱得特别深,到了几近虐恋的地步。

曹丕很清楚,兄弟之间,谁能将父亲的王位最后弄到手里,甄妃最后就是谁的,王位到了兄长手里,弟弟还敢觊觎这个“嫂嫂”么

所以,他还是很厉害的,虽然父亲有意疏远自己,几次想立曹植为世子,都被他想办法阻止了,最后借助各方力量保住了世子的地位。

可曹植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这位嫂嫂,丝毫没有更改。

曹丕忍无可忍,别的都可以让,唯独这个不行,两兄弟因此反目成仇。

曹丕借口曹操亡故时曹植没来看望为由,逼迫他自杀。因为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才勉强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作出一首诗。

第二百三十五章 慧眼识问路之石

曹植心里感悟:作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让现场所有人动容落泪,曹丕也感伤,饶过曹植死罪,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

可是,只要一看到甄氏,想到弟弟对她这种日日夜夜的惦念与追慕,他就愤恨不已。于是,他将曹植软禁了起来。

更可悲的是,曹丕在占有甄妃十数年之后,赐死了她。在她死后,狠毒的曹丕将其用过的枕匣赐予了郁郁终日的曹植。

这不是恩赐,而是残酷地往弟弟伤口上撒盐。

甄妃,这位曹植美学冥想之惟一对象,始终让他日日向往,日日思念,面对着美人的斯枕斯匣,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洛神赋。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此赋流传千年赋中的洛神是神还是人感动无数后来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