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明风月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此嚣张,也有正直之人如学士吴伯宗想弹劾他,却险遭大祸,差点儿连命都丢了。

到了后来,他甚至连开国大将军徐达都想杀,在朱元璋那儿设计诬告,后来还诱使徐达家的看门人福寿谋害他。最后因为福寿揭发,未能得逞。

这之后,他不但不思悔改,反而一发不可收拾。他拉拢因犯法受皇帝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同时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试图掌控天下兵马大权。

这一切都引起朱元璋的极大注意。他从元朝灭亡的教训中,深感大臣权力太大会导致“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于是对各省权力机构进行改革,削弱了中书省权力。

但胡惟庸并没有收敛的意思。不久,他的儿子在闹市上纵马飞驰,坠死于车下,他盛怒之下,竟然擅自处死了拦车之人。

朱元璋这时候已经忍无可忍,令其抵死,不久,中书省吏上书告胡惟庸谋反。于是,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陈宁等先后处死。

这之后,他谋反的“罪状”陆续被揭发,后来竟然牵涉李善长等功臣,共三万余人被株连杀戮。

杀他之后,朱元璋干脆不再设丞相,废除中书省,并严格规定本朝后来的君王不得再立丞相;大臣如果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事务由六部分别承担,皇帝也由此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到了高拱和张居正,虽然说他们位居首辅大臣,类似丞相,但他们对六部依然没有完全的控制权,大权还是在皇帝的手上。即使如此,连他们都没有享受到朝堂赐座的待遇,而这样一个外省的王爷,竟然一下来就来了个“朝堂赐座”

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朱廷贵竟然还把屁股移了上去,稳稳当当地坐在了上面。

这个大腹便便的福王从小世袭王位,没读过什么历史,他并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他一开始也觉得有些不妥,但他看皇帝的眼睛很坦诚,再一看旁边冯保的眼里也都是鼓励,于是就堂而皇之地在椅子上坐下了。

皇帝这时看了他一眼,笑着对文武百官说道:“福王尽职尽责,忠勇可嘉,对朕交办的事情一点都不打折扣,件件保质保量地完成所以,朕前段时间诏告天下,号召天下百官和诸位王爷都向他学习,大家一定不要辜负朕的希望才是”

第二百一十八章 铁证如山言官厉

众臣纷纷答应:“臣等谨记一定以福王为榜样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福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翊钧听到这会儿有些想笑,我能不能活过一万岁不知道,不过我肯定知道,你活不到一千岁,别说一千岁了,一千天都活不过,一千个时辰还差不多。等着吧,别看你现在还肉乎乎地坐在那里,以后能剩下骨架就不错。等着用你的狗头为抗倭大军祭旗吧

这时候,旁边的冯保一声高喊:“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大家顿时陷入了沉默。最近好象大事都集中在应付三患上,都在低头忙碌,并没有特别的事情需要表奏。

就在大家以为要退朝的时候,听见百官最末的那一行传来一声高叫:“皇上,臣浙江道监察御史陆无为,有本奏”

这一声极其响亮,而且又是从队伍的最末发出,着实让人意料不到。

皇帝也装作吃了一惊,继而开了个玩笑:“你们监察御史作为言官,只要在朝堂上有本奏,都让在场各位胆战心惊的不过这也是自古以来设置言官的意义所在说说吧,你要参谁不会是参朕不作为吧”

“哈哈哈”眼见皇帝的心情大好,文武百官也陪着发出了一阵哄笑,不过很快就停止了下来。因为虽然说话的这位监察御史只有七品官衔,但御史的职责赋予了他参人的权力,如今可是当着皇帝说参谁,谁要是被他参上,真够一呛。

就在这时,只见陆无为已经迈步来到了队伍的中间,双手把奏本呈上,“皇上克己奉公,每日为国事操劳,常常通宵达旦,实在是我等文武大臣的楷模,微臣不参皇上,微臣要参的人是”

也不是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他在这儿停顿了一下,眼见大家都紧张得心都快跳了出来,把眼光全部盯了他的身上,他却一下提高了声音:“臣要参的,就是坐在那儿的福王朱廷贵”

现场很快响起了大家发出惊异的“咦”声,但是很快归于平静,整个大堂死静死静的。

福王坐在那儿,本来正美呢,突然听到说参他,顿时呆住了,下意识地就想站起来,但是又感觉不合适,就这么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

过了好一会儿,文武百官们才缓过劲儿来,开始议论纷纷。

“这个只有正七品的监察御史,不要命了居然连福王都敢参,皇上刚刚说过号召天下百官向他学习。这不是摆明着与皇上对着干么”

“真是不过参人是他们言官的职责所在,我想他作为监察御史,也不会胡乱参人吧。”

“对啊要说也真是奇怪左都御史葛大人今天也没提前说一声,就整这么一出,是不是蓄谋已久了啊”

眼见大家议论纷纷,朱廷贵更是坐立不安。就在这时,冯保高叫一声:“肃静”大家这才安静下来,也算是帮他解了围。

皇帝皱起了眉头,让冯保去把陆无为手上捧着的折子呈上来,然后厉声问了一句:“你竟然参福王你参他什么”

陆无为双手紧握着象牙板:“皇上臣是浙江道监察御史,监察省内官员及权贵是臣的职责所在。臣参朱廷贵与浙江巡抚闵维义、福建巡抚钟钦良相互勾结,狼狈为奸,鱼肉百姓。他们甚至还与倭寇勾勾搭搭,表面上大张旗鼓地抗倭,实际上通敌卖国,致使我大明国土沦丧,东南沿海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陆无为,一看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说得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恨不得豁出这条命去,与朱廷贵血拼到底。

朱廷贵听到他这么说,吓得脸色苍白,手足无措,早已沉不住气,开始自我辩白起来:“皇上这陆无为他无中生有,血口喷人”

皇帝这时伸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那意思是让他稍安勿躁,接过冯保递上来的折子翻了翻,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陆无为,你参福王,有什么证据么”

朱廷贵紧紧盯着陆无为的嘴唇,他感觉自己已经处在了悬崖边上,一下被这个言官把要命的死穴说了出来,心里早已是惊恐万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打死也不承认。这会儿看见皇帝仍在站在他这头,不禁大喜过望,就象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附和着皇帝的询问:“对对对让他拿出证据来”

陆无为这时向上拱了拱手:“皇上这个朱廷贵非常狡诈,他与众人进行勾结的时候,都是单线联系,而且他的王府戒备森严,很难取到证据”

皇帝听到这儿,猛地一拍扶手:“陆无为亏你还是个言官你们都察院是怎么参人的难道没有证据就可以参人么朕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诬告,是泄私愤还是打击报复”

现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所有人都感觉到了皇帝非常明确的偏向。很显然,皇上正在袒护朱廷贵。

朱廷贵不是傻子,他也听出来了,所以这会儿他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看来皇上还是真心向着自己,而且幸亏自己平时比较小心,没让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陆无为抓到什么把柄。

刚才还正义凛然的陆无为听到了皇帝的问话,这会儿变得有些结巴起来:“这臣只是秉公参奏,证据仍在收集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