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明风月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被淘汰了你还别说,就算是科举考试,也没有这么奇异的考法真是太难了”

“对啊连科举都不敢这么考,可这花魁大赛竟然敢这么考你说怪不怪,更怪的是,虽然难,可台上这剩下的三十多位姑娘居然还答对了,真是了不起”

众人的声音代表了他们的想法,大家不禁为这三十多位答对的姑娘们鼓起掌来。

台下这时有一位好事的秀才高喊了一句:“唐老爷子,您这么个考法,比乡试、会试都难,叫花魁们都考这些,那让我们这天天惦记着考取功名的士子们,脸往哪儿放啊”

“哈哈”台下顿时一番哄笑。

唐老爷子却不慌不忙地看着这个人笑,用手指了指他,骂了一句:“你个小兔崽子,还别不服气就算我现在告诉你这是四首诗合成的,你来告诉我,这每一句都是谁写的诗句叫什么哪个朝代的”

“这”起哄的这人不说话了,顿时被弄了个大窝脖,赶紧把脑袋缩了回去。

唐老爷子笑了,很有风度地对“锦簇”作了一个“请”的手势,让她继续往下说。

“锦簇”点了点头,继续解释起来:“这第一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诗名是江畔独步寻花。原诗中这是后两句,前两句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写的是春天景象的别致情趣。”

“好”这一句刚说完,台下众人纷纷叫好,大家都开始嘲笑刚才那位秀才,笑他还不如这位青楼女子雅致,有修养。

“锦簇”继续诠释诗句:“这第二句九陌逢君又别离,行云别鹤本无期,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送寥参谋东游二首,这是上句,下句是望嵩楼上忽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时,写的是友人送别时的感叹。”

台下再叫好的时候,找刚才那位秀才,已经找不着影儿了。估计已经不好意思再待下去,已经跑了。

第二百零九章 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第三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来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算得上是很出名的句子,下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的是春季游玩时的观感。”

“这第四句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不是非常出名,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写的代春怨,全唐诗里有收录。这是下句,上句是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写的是女子对离人的思念。正好对应上合成诗的第二句,九陌逢君又别离,行云别鹤本无期,也是有趣得很”

经她这一解释,台下所有的人这才彻底明白,现场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一下爆发出如雷的掌声。

如果刚才那位起哄的秀才还在,这会儿一定恨不得挖条地缝钻进去。

这才叫真正的做学问如果一位青楼女子的学问都能做成这样,还真是让不让人活了

唐老爷子一挥手,大家逐渐安静下来。只见他朝人群里喊道:“小子这会儿怎么不再说了别以为你是考举人的秀才就一定比我们这些青楼姑娘们强老夫告诉你,一山更比一山高,女人总比男人强”

“哈哈哈”人群又是一通大笑,但大家笑完后都不住地点头,认为唐老爷子说得有道理。

老爷子笑着问了一句:“怎么样各位这会儿品出点儿味道了吧,咱们说的女人味道,有没有意思啊”

“有”台下的男男女女们纷纷附和,看来今天还真不白来,真是长见识了。

闵维义和钟钦良此刻也在不住地点头,两人的眼睛就没离开过“锦簇”的脸庞,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原来一直以为“暖玉”和“温香”就是这钱塘江畔最厉害的魁首了,到了今天才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真是一届更比一届强

这样的魁首要是能娶回到家里,肯定是一件非常有面儿的事情

正想着,又听见一声锣响,第二轮竞赛开始了

只见大题板的纸面换了一张,这张上面写着半片词。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唐老爷子这时大声宣布规则:“请台上的姑娘在一刻钟之内,把这首词补全,并写出这首词的词牌、作者及大致意境”

刚考完唐诗,又考宋词这唐老爷子,还真是够有品味的。

谁说花魁比试只是比胸比屁股,完全不是,这全是内在之争,比的是修养,太古典了

台下有些女子认出了这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但是今天来的多为男子,平时不怎么看她的词,所以很多人都在摇头。

一刻钟又很快过去了。

一声锣响,众女停笔,站起。

这一回,又有三四个没写出来的,经过唐易先等人的评定,有的人写是写了,但不准确。这一轮,又有十多人被淘汰,只有十七个人剩了下来。

唐老爷子这时指了其中的一个剩下来的女子:“你来给大家说说你的答案”

“是”这位姑娘走上前来,满面含春。

闵维义他们四人吃了一惊,这个女子正是“春风楼”的“如花”

看来她们的妈妈桑让她们保密还是有道理的,果然留有一手,能在这么激烈的文采比赛中生存下来,着实不易。

尤其是没有经过作弊的,能撑到现在,真的是奇迹

“如花”轻轻张着微微上翘的性感嘴唇,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首词的下片是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说的是少女在家闲散的生活,很有淡雅的意境。”

“好说得好”她的话音才落,人群中就有人叫起好来。

自命为雅士的男人们也都频频点头,这首题“如花”确实答得好,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唐易先笑着请她回到位子上,双手一展,又是一声锣响,第三轮竞赛开始。

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台上台下的气氛都一下子紧张起来。

只见正当中的题板又换了一张,这一道与上一道题目相关,而且显得非常特别。

“请写出李清照的简要生平,代表作品分类,只用二三句话即可。并分别写出代表作,以一刻钟为限,写出作品数量多的前六名获胜。”

这一下竞争足够惨烈,而且要求极高。

首先主考官唐易先和台上考官们提前就预料到了幸存到这一轮的姑娘不会很多,将这一轮作为了重要的分水岭。

其次,这一轮下来,即便这十七个人都会答李清照的生平、分类,也要凭借谁记得多、写得快,一下就进入到只剩前六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