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明风月 > 分节阅读 92

分节阅读 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在南京的秦淮河畔设置青楼,时称“大院”。

为了以示隆重,他还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大张旗鼓地鼓励天下豪商巨贾到此嫖娼消费。

上联是: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下联是: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其实,他大建青楼鼓励嫖娼的本意是,希望那些的豪商巨贾的大款们到妓院去消费,以增加国家税收,充实国库。可是让这位开国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天下商人纷纷前来秦淮河畔寻欢作乐,但也使许多官吏如同苍蝇见血一样趋之若鹜,每天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秦淮河畔去风流潇洒,逍遥快活,还美其名曰“放松放松”。

有豪商巨贾纷至沓来,又有文武百官纷纷加入,一时秦淮河上流光溢彩,游船画舫来往穿梭、浆声灯影昼夜不息,出现了百花争艳、百官争嫖的壮观景象。结果税收是增加了,但是各级官吏的“公款嫖妓”的贪污腐败又掏空了国库。

更为严重的是,官吏们每天“上班”必谈嫖论妓,哪还有心思放在勤政上朱元璋看到这一局面,大为震怒,下了一道圣旨:“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之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

但如此严令之下,各级官员仍抵挡不住青楼美女的香艳诱惑,顶风作案的大有人在。无奈之下,朱元璋不得不下令撤掉国营妓院。本以为万事大吉了,可始料不及的是,国营妓院虽然停办了,但私营妓院却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秦淮风月从此繁荣昌盛,一直延续至今。

秦淮风月依旧,浆声灯影不息。风月可以颠覆政治,而政治却难以奈何风月

朱元璋最后没办法了,下了一道铁腕严令,各地百姓只要发现有动用公款嫖娼的贪腐官吏,就可以把他们绑起来,送京治罪,而且路上各检查站必须放行。如果有人敢于阻挡,不但要处死,还要株连九族京城的官员一样照此办理,发现一个,斩杀一个。

这以后,动用公款嫖娼之风虽然没有绝迹,但是大明朝的官场清明了许多,官员嫖妓之风才有所收敛。

听到张居正说到这儿,朱翊钧更加欢乐地笑了:“原来是这样那戚继光和胡宗宪就更会去青楼找这两个美女人选了”

张居正和冯保仍然睁大了眼睛,也不敢多语,就这么傻看着皇帝。

皇帝非常写意的用筷子夹起一块烤鸭,把它放到一盘青菜里,在绿油油的菜叶中显得特别乍眼,然后他看了二人一眼,笑了笑,又把它夹到了到一盘牛肉中,还使劲搅和了一下。

结果,沾染了汤汁的烤鸭立刻混迹于牛肉之间,再也难辨踪迹。

“小隐隐于野,”他用筷子敲了敲青菜的盘子,又敲了敲牛肉的盘子,二人迅速明白了,主动念出了下句:“大隐隐于市。”

皇帝哈哈一笑:“正是如此如果朕是他们,到了当地,羽翼未丰,不能和福王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只能韬光养晦,甚至适当地同流合污。所以,如果这盘牛肉是青楼的话,那么朕就选择这里既可以消除他们的戒心,又可以暗中收集证据,必要时突然发难,一举成功”

二人露出了匪夷所思的表情,不过细想一下,这还真是个办法,只不过一般的士大夫为了顾及所谓的名声,肯定不会这么做,但是戚、胡二人本来就职位不高,二人又善于棋出险招、剑走偏锋,还真有可能这么做。

“皇上圣明,我们明白了这么说,戚、胡二人会在青楼里挑选两个花魁,而不是良家女子”

皇帝嘿嘿一笑:“反正如果朕是他们,朕就这么干你想啊,你找来两个身世悲苦的美丽女子,即使做通了工作嫁给那两个封疆大吏,可她们两个什么也不会啊,嫁过去只能天天以泪洗面。即使你冯保捏着别人死穴,她们也只能勉强坚持,根本谈不上扰乱后院。”

对啊这还真是个问题看来别看皇帝年轻,眼光还挺长远。高手奕棋看三步,他还真是看到三步以后了。

二人不禁惭愧地红了脸:“圣上说得是我等都忽略了扰乱后院这个根本目的,是我俩目光短浅了”

皇帝用筷子把那块烤鸭给夹了出来,使劲闻了闻上面沾上的牛肉汤汁味儿:“要是找两个花魁那就不一样了,她们受的可是专业训练,去了后施展出浑身解数,一定让男人欲仙欲死。这封疆大吏虽然见女人见得多,但是平时找花魁也只能偷偷摸摸地去,如今在家里就能堂而皇之的颠鸾倒凤,岂不快哉只不过,愈是极乐,愈是极衰。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被花魁们掏空了身子,离死不远了”

历史上一直就有传说女皇帝武则天的野史,丈夫死得早,久居宫中,身体困乏无力,求助于太医,太医挥笔开出药方:壮汉十名。

果然,几天后,女皇帝神采奕奕,红光满面。数月后,后宫抬出几个萎靡的瘦弱男子,骨瘦如柴如骷髅一般在墙角,蠕蠕而动。有太监问,何人也太医曰:药渣

自古以来,铁杵磨成针,只能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好火费碳,好女费汉。何况这还是超有技术含量的好女,别说多了,一天找你要个两三次,就绝对受不了。刚开始还生龙活虎,可是撑个十天半月,就离精尽人亡不远了。

男人最喜欢女人说“我要”,最怕女人说“我还要”

古来红颜多祸水,欢爱毒药成骷髅

冯保把大拇指伸了出来:“皇上说得极是这两个花魁不光很快掏空他们的身子,而且她们在青楼里早练就了一副上房揭瓦、提拎甩褂的本事,越热闹越开心,越乱越来劲。只要她们去了巡抚府院,用不了三天,一定给弄得鸡飞狗跳、乱作一团。”

皇帝点点头,对他眨了眨眼睛:“嗯看来刚才朕说大伴儿没去过青楼有些过于武断了,没想到大伴儿对于青楼是门清儿啊,啥都明白”

冯保尴尬地挠了挠头:“我说皇上,您可别再挤兑属下了。我如果真去过,首辅大人又该说我到时候把您给带坏了”

哈哈哈三个人笑作了一团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宁波城内,钱塘江畔,时间才近黄昏,可是这里已经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哟这位大爷,您这艘画舫好气派,是您的么要不要在我们怡春院停靠一下呀我们这里可是有美酒美食美人儿,连江南才子之首唐伯虎,都在我们这里住过一个月呢”

“哟这位大爷我们这桃花馆也是不错的呢,不光桃花庵主唐伯虎那首桃花庵歌是在我们馆里写的,我们这里还留有他和祝枝山等四大才子齐全的墨宝呢,要不您亲自上来看看”

这钱塘江的末段是宁波的主河道,本来只是木材运用的集散地。可这些年随着“钱塘桥”的筹资修建,极大促进了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现在已经全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第一百三十九章 莺莺燕燕红灯艳

这不,斜阳余晖尽处,沿河两岸的绿林相间中,处处悬挂着让人心驰向往的红灯笼,处处都是莺莺燕燕的呼唤声。

画舫上站着两个人,都是一身华贵衣服,船上还拴着两匹白马。听到说留有唐伯虎的亲笔墨宝,二人相视一笑,顿时来了兴趣:“看不出这灯红酒绿的深处还有如此雅士在此流连啊,怎么样南塘兄,咱们上去看看。”

“好啊梅林兄,相逢不如偶遇,既然来了,就是缘份,咱们这就看看去。梅林兄请”

“南塘兄请”

二人客气了一番,让画舫靠了岸,进到了桃花馆内。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戚继光和胡宗宪,南塘和梅林是他俩的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