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明风月 > 分节阅读 41

分节阅读 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用再说了,就照刚才说好的办。现在重点议一议东南沿海之事。三军之本,重在一将。良将我已经选好了,就是这两位。”说完指了指跪在最后面的戚继光和胡宗宪。

张居正惊呆了,他一直没弄明白皇帝为什么把这两位职级卑微的参将直接叫来参与军政大事,现在看来皇帝是认真的。他再一细想,似乎明白了很多。原有的军政体系常年荒于战事,战斗力早就降为一半或者更低。皇帝这是要用奇兵,打倭寇一个措手不及。想到这,心里不禁对自己这位学生多了一份佩服之情。

“圣上明断,这两位将军,胡宗宪是龙川名望之后,戚继光更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亲兵队长戚祥之孙,都是将星闪烁,圣上好眼力”

皇帝笑着点了点头,他佩服张居正居然连这么低微职位军官的出身都记得这么清楚,而自己,只是在明朝后期的军事史上记住了这两位鼎鼎大名的抗倭猛将而已。

“你们二位,说说吧,如果让你们回去当主将,你们如何应对”

胡宗宪先开口:“圣上,臣认为,倭寇来势汹汹,但他们并非铁板一块,他们肯定也是原来盘踞在东南各个倭岛上的匪帮们拼凑在一起的,只要充分利用他们的矛盾,引诱他们自相残杀,他们就会不攻自破。”

戚继光接着说:“圣上,臣认为,我们之所以被倭寇打得丢盔弃甲,主要在于我们的兵勇不够精锐,长年疏于战事,已经完全丧失斗志。所以,臣主张召募新兵,加以新型训练方式和作战思想,真正击败倭寇。”

两位果然是良将,连张居正听完他们说的,都不停地点头。

听到如此良策,皇帝笑得更灿烂了,赐他们全部平身,然后左手端起茶碗来,右手对着谭纶和王崇古摊开来:“你们看看,叫他们两个来,不白叫吧。一人一个想法,这两种不同具体作战方案都已经形成了而如果我们继续在这讨论的话,仍然是讨论如何调兵、选将等所谓的重大方略,有什么用还是需要更务实吧”

谭纶和王崇古顿时红了脸,刚站起来,又迅速跪了下去:“皇上教育得是务实确实重要,臣等谨遵皇上教导,避免空谈,务求实际”

皇帝把他俩搀起来:“其实朕对兵部没有什么偏见,主要是事出紧急。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如果还是墨守陈规、中规中矩,那只能是被动挨打。所以抓住务实这根绳,纲举目张,咱们才能掌握主动,你们说是不是啊”

这一下,所有人都跪下了:“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轻轻一摆手:“行了别给朕戴高帽子,朕年纪虽小,但看得很明白,还请众卿努力谭大人王大人你们带戚继光和胡宗宪去准备吧。什么时候赶往东南前线,等候朕的命令”

“是”四个人应声退下,屋里只剩下了张居正和冯保,皇帝吩咐关上门,和他俩说起悄悄话来:“先生大伴儿朕想把拱卫京师的精锐部队,分五万给这两个干将,带去东南沿海,作为对抗这些疯狂倭寇之根基,你们看行不行”

就在朱翊钧还在抱着蝴蝶瓶子思念晴天的时候,山东德州的大堤已经彻底修复了,所有新修的引渠也发挥了新的作用,从奔腾流过的大河里,一点点将河水导入湖泊、池塘,最后引入新开垦的良田里。

今天是一个纪念引渠全部导通的好日子,朱衡和吕调阳一商量,决定在大堤决口又被重新修复的地方搞一个简单的仪式,也犒劳一下这么多天始终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军民们。

当然,原来摇摆不定的山东官员们看到目前的形势一片大好,也都兴高采烈地跟着两位大人一起忙前忙后,摆设祭坛。

上午辰时,太阳升起,朱衡、吕调阳、叶梦熊、李成梁,带着官员、军民代表,一同在祭坛面前跪下。

祭天祭地完毕,朱衡和吕调阳领着大家向着京城的方向三叩九拜,感谢皇帝的厚重恩德。

朱衡和吕调阳感触很深,从皇帝派出京城一直到今天,经历了不少日日夜夜,其中有多少苦难艰辛,真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至于皇帝为他们担当的压力,他们心里也很清楚。最难得的是,皇帝始终选择坚信他们两个,罢免上黑折子的山东布政司王怀远,支持先斩后奏漕运副使江文东等三名大员,这一幕幕象壁画一样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终于看到今日之成就,也算是不辱皇帝的使命

身后的叶梦熊和李成梁亦是感叹不已,最让他们信服的,还是皇帝之用兵之策。

皇帝决定让十万军队全部上大堤,原定的二万监视兵力一个也不用。一切以救灾为己任,这一举措确实在后来证明有远见。军队和当地民众的关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和睦。防民如洪水猛兽,不如不防,还真应了那句话,你如何看别人,别人如何看你。

祭拜完毕,朱衡、吕调阳、叶梦熊、李成梁和军民一起载歌载舞,气氛热闹非凡,亦感动人心,一派欢快祥和。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官服的人突然神色匆匆地来到朱衡和吕调阳的身边,递过一卷布帛,说了几句话。

两位大人的脸色都是一变,停下了手中挥舞的红绸,迅速把叶梦熊、李成梁两位将军叫到一边,简单说了几句,然后让山东大小官员们继续带着军民同乐。

四个人迅速抽身离开,来到一间在抗洪前线搭建的简易棚子里,开始了商议。

第六十一章 三患齐发震京城

“二位将军”,朱衡开门见山,直接对叶、李二位将军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刚才布政司衙门来报,突发了三个情况,而且每个情况都很要命。”

“一是现在洪水过后,我们原来最担心的大堤虽然堵上了,但是瘟疫开始横行,下游的好几个州县都已经开始出现人畜感染的情况,而且正以难以相像之速度上下蔓延。”

“二是大涝以后是大旱,旱极而蝗,本来以为今年有些好运气能够躲开蝗灾,可还是没躲过去。山东全省境内已经有至少三个州县发生大批蝗灾,本来补种的粮食又全部被吃光,蝗虫过处,片草不生。而且蔓延势头之迅猛,比瘟疫还要厉害。”

“三是在德州之外,有部分占据山头的土匪和一些别有用心的歹毒之徒,以传教方式煽动缺吃少穿的饥民们加入帮会或是土匪组织。因为其鼓动的口号有吃有穿,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煽动性,所以最近越闹越大,有的帮会和山头甚至已经达到了几千人之众。他们肆无忌惮地抢劫民众钱财,有的竟然已经胆大到开始劫掠朝廷的赈灾钱粮。”

朱衡把这三点情况说完,叹了一口气:“本来今日特意举办祭坛仪式,想是告慰大家这么多日的辛苦奋战,也将此事告一段落,算是给皇上一个交待。如今倒好,一波未平,三波顿起,看来我们这些人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