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明风月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娉婷的步子缓缓而入,脸上是一种庄严的微笑。

母仪天下虽然不到四十岁,但这种不怒而威、气定神闲的风范是岁数再大的人也装不出来的。

朱翊钧咋了咋舌头,正打算夸赞母后有气质,旁边的冯保却突然拉了一下他的衣角。

他顿时明白了,这是让自己跪下

这一瞬间,他犹豫了一下,自己今天即了位,是不是已经算是皇上了,这皇上给母后行礼,是不是就和太子不太一样了。

可这会儿已经没有时间让他多想,只有学着刚才高拱的样子,倒头就跪,双手、双膝撑地,额头磕在地上:“儿臣给母后请安”

冯保这时在后面踢了他的脚后跟一下,还不停地努嘴。

他当时就蒙了,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要知道母后一贯严厉,对礼数要求甚严,搞得他也挺紧张,但眼下只有自由发挥了,于是双腿跪着向前迈了两步,一下子抱住了李贵妃的膝盖

“哟,钧儿今个儿是怎么了”李贵妃笑着用双手把他扶起来,“往日都是单膝点地,今天怎么行这么大的礼是不是刚才朝堂上被高拱那老儿给吓着了”

朱翊钧这才知道,刚才冯保踢自己脚后跟是因为礼行重了,只要单膝跪地就行,虽然说今天即了位,但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所以还是应该按照太子的方式来行礼。

自古以来,中华都是非常讲求礼数的,错一点儿都不行

不过,从李贵妃的表情上看,她现在心里非常受用

按照礼数,太子只向父皇和皇后行双膝礼,向其他人包括自己这个亲生母亲,都是行半膝跪地礼。但他今天受了遗诏,马上就是一国之君了,自己也即将成为皇太后,所以儿子行双膝礼,还跪着走过来抱住自己膝盖,这是尊重和亲昵的表现。

孺子可教这是真正的亲生儿子

朱翊钧此时仍在担心闹笑话,侧过头来看了看冯保。

冯保一开始也觉得少主此举不妥,但后来看他向前紧迈几步,抱住母亲膝盖问安,这是对父母的最大尊重。

这小祖宗真有办法冯保偷偷向他挑起了大拇指。

细心的李贵妃很快发现了这个举动,但她象没有看见一样,轻轻点点头,笑容更灿烂了,把儿子扶到正中间的位子坐下:“皇儿,今天在朝堂上表现得很镇定,已经有一国之君的风范了,我儿真是长大啦”

朱翊钧有些不好意思,嘴里说道:“只要没给母后丢脸就好”

李贵妃拉着儿子的手笑了笑,用手刮了刮他的鼻子,“怎么会丢脸呢钧儿已经长大了,现在是这个皇宫、这个天下的主人啦”

他这下也笑了,和方才在乾清宫里迸发的那种豪情不一样,现在心里油生着一种幸福感,暖暖的。

门外忽然有太监高声报告,“禀告太子、李贵妃次辅顾命大臣、太子太傅张居正大人到”

李贵妃拉着儿子站起身来,“太傅到啦,快请”

一位蓄着长须,神色镇定,年龄大概在四十七八岁的官员应声而入。

朱翊钧的神情一下子严肃起来,这是他的老师,一代名相张居正。

连李贵妃都不敢直呼其名,一口一个太傅叫着,而且言语中透出特别的尊敬,足见他的地位。

张居正迈进门来,虽然蓄着长须,看着也有威严,但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令人乐于接近和信任的气息。

这位“千古名相”走路时不紧不慢,从门口走进来这几步来看,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很让人称道,那就是他的脸和身子是轻轻向后倾的,使人感觉他内心很谦恭,很可靠。

而刚才朝堂上那位首辅顾命大臣高拱,虽然说话声音好听,但他眼神的和走路的动作,始终处于你所认为前方的更前方,给人一种无形中的压迫感。

只这些细节,就能从侧面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李贵妃刚才半骂半怒地提到“高拱这老儿”,也足以证明高拱确实不招人喜欢,比这位具有亲和力的张居正差得远了

朱翊钧突然在心里问了一个问题,我要当的这个皇帝是因为张居正而出名,还是张居正因为我这个皇帝而出名

如果这也让史官来记,他记下的不会只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反问句吧

他暗自在心里下了决心,我一定要稳住位子,要让皇帝超过张居正,成为千古雄主

张居正来到少主面前,倒地就跪:“叔大给主子请安。”

叔大是张居正的字,这是自谦的说法,朱翊钧习惯性地伸出手去搀扶,身旁的李贵妃也连忙接话:“太傅都是自己人,快快起身吧”

他这时发现,貌似忠厚的张居正。其实比眉毛里都透着精明的冯保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是登基前的敏感期,刚才冯保在路上和朱翊钧说话的时候,一会叫“圣上”,一会叫“少主”,这说明冯保自己也把握不好,可张居正居然把这一些都巧妙地躲避过去了。

他既没开口叫“圣上”或者“少主”,也没叫李贵妃“太后”或者“娘娘”,只叫了一声“主子”,就把朱翊钧和李贵妃全包括进来了

果然绝顶聪明,还好是友,如果是敌,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就在这会儿,冯保轻轻移动了一下朱翊钧身后的屏风,只见左边一道墙壁缓缓打开了,里面居然有一间密室

几个人快速进入了密室,密室不大,只有一张桌子,四五把椅子。

冯保让朱翊钧坐在正中央的椅子上。

“主子”张居正最先开口说话:“刚才,高拱主动找我商谈,他已经找同为顾命大臣、礼部尚书高仪和其他重臣一同商议,建议圣上登基的日子定在一个月后的六月十日。登基后,按照原来大家商定的,年号定为万历,从明年元月起实行。”

万历,万代年历这个年号确实不错

坐在右边的李贵妃说话了:“高拱说的这些没什么大问题,皇上任命他为顾命首辅大臣,他的建议我们该听的还是要听。虽然他行事高调而且咄咄逼人,但目前他和我们是坐在同一条船上,能够替我们遮挡大部分的指责与诟病。”

“可是”,旁边的冯保说话了,这位东厂厂公兼大内总管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权派,“我的东厂眼线了解到,高拱自行拟定了一个近期国策五条和一批任用官员名单,准备在少主登基后诏告天下,以显示他的首辅权威,一举奠定他独掌大权的基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