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征战五千年 > 分节阅读 377

分节阅读 3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壮的汉子一拥而上,工坊里的那点护卫那敢阻拦,纷纷丢下棍棒四散而逃,这些工人迅速冲进工坊,在管事等人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就将他们那些辛苦打造的新型织机全部砸毁,然后又朝着下一处工坊行去。

“快去告诉老爷,就说城中织工作乱,让老爷用他的片子去请知府老爷调集兵马将这些作乱的织工统统拿下这些该死的家伙统统该砍头才好”这些织工没有殴打管事,但管事却不打算放过他们,这些织工以为仅仅是捣毁机器而没有伤害到人,就不会和对方结下太大的仇恨,但是他们却忘了,对于这些工坊的主人来说,织机有时候是比人还要宝贵的财富,夺人钱财可是比杀父之仇还要深厚的仇恨啊。

这些织工放过了工坊的主人,但工坊的主人却绝对不肯放过他们,消息很快传到这座工坊背后所站的缙绅那里,他立刻派人拿了自己的片子去找当地的知府老爷,知府老爷不敢怠慢,他在此地为官已久,自然知道江南缙绅的厉害,于是立刻调集全城衙役去捉拿那些作乱的织工,但是一座府城才有多少衙役他们面对上千的织工又有什么办法

“此事不是我们能解决的,还是让知府大人调集卫所驻军入城平乱吧。”班头隔着老远打量了一番就打了退堂鼓,他们这点人手平时欺负欺负百姓,收点保护费还差不多,平息上千人的动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知府大人原本以为只是几名歹徒的事情,现在一听说有上千人作乱顿时吓尿了,上千号青壮都能踏平他的府衙了,于是连忙向当地的驻军求助;如今江南的军政尚未,这些江南的武将没办法像卢象升他们一般和文官平起平坐,在接到知府大人的命令后当地驻军将领裂开带着营中那些杂七杂八的军队进入城中。

这些军队驻扎在江南膏腴之地,早已经被江南的暖风熏酥了骨头,而且江南许久未逢兵戈,军官吃空饷的情况比起边镇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等他们废了好大功夫才把士兵召集起来,再带到城中的时候,那些织工已经砸毁了好几座工坊,动静越闹越大了。

“将军,这些乱民颇为势大,咱们如果硬来怕是挡不住啊。”衡量了一番彼此的实力对比,师爷连忙劝道,如今江南卫所的军队,别说对付建奴和蒙古骑兵了,就连对付这些乱民都感到颇为吃力。

“待待本将军再去抽调一些人马进来,这些人得罪了许多大户人家,若是他们怪罪下来,本将军的官职就会不保啊。”领队的将军何尝不知道这些,但是为了自己的官位和荣华富贵着想,不得不和这些人硬碰硬了。

这位将军好歹也算读过点兵书,连忙先安排人手护住近处几座大户人家的工坊,然后经济派人出去调兵,等援军到来的时候终于将这些乱民驱散了;究其原因还是这些织工斗争意志不够坚决,一看到官兵就怕了,连忙四散而逃,要不然真冲突起来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眼见平息了这场乱局,知府和卫所的将军也不想再给自己找麻烦,只是胡乱打听了几个乱民头领的名字贴出捉拿告示了事,还有让城门的守军径直失业织工再行入城就算了,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免除麻烦。

但是更大的动乱还在后面呢,先是这些被捣毁织机的工坊,发现如今就算工坊在开业也挣不到钱了,而且重新打造织机又是一笔开销,所以干脆关了工坊,将那些织工辞退了事,这样一来江南失业的织工又多了一批。

另外,此前那些参加动乱的织工也意识到了危险,他们不敢在此地停留,纷纷前往附近的城市,然后将这里发生的事情传到周边城市之中,这些消息随着他们的足迹渐渐在整个江南扩散开来。

拥有大量失业织工的城市不仅仅是这一处,还有许多城市失业职工数量比这里更多,他们在听闻这里发生的事情之后也将捣毁织机当成了挽救自己悲惨命运的好办法,于是一场场捣毁织机的风波在江南各个城市蔓延开来。

一时间整个江南都乱了起来,那些织工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想着捣毁织机而已,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江南士绅的反扑越来越严厉,许多不幸被捕的织工都被他们看去了脑袋,这立刻加深了双方的仇恨,织工们开始将斗争的目标放到了那些士绅身上。

于是那些被士绅们当做聚宝盆的织机却成了他们的催命符,一些实力微弱的士绅甚至被乱民冲进了庄园,士绅们也开始渐渐出现伤亡,江南的动乱渐渐控制不住了。

第923章 派兵南下为盟主袭羽菲菲加更

眼见事态发展到这种程度,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也混入乱民之中,试图从中谋取利益,他们或是白莲教的老造反家,或是各路山寨上的好汉,甚至还有想借此机会打击仇敌的士绅,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动乱愈发的闹大了。

他们甚至还击退了卫所兵的进攻,占据了一两处小城,江南本地的官员渐渐捂不住这个盖子了,不得不将这里发生的事情上报到朝廷;而在这之前,李悠就通过锦衣卫、东厂还有江南镇守太监等渠道得到了这些消息。

“诸位爱卿,这是江南送来的奏折,都好好看一看吧。”李悠让王承恩将这些奏折分发到孙承宗、王洽等朝廷重臣手中,准备先听听他们的意见,如今九边已经渐渐安定,现在也该是抽出手来解决江南士绅的时候了。

众人此前多多少少都听闻了一些消息,结果奏折匆匆看过一遍后,孙承宗率先出列奏道,“陛下,江南那是我大明之赋税要地,一旦出现动乱,则后果不堪设想,还得尽快想个办法平息这次的动乱才是啊。”

“哦朕也曾看过户部的账本,一年区区十两不到的茶税,这还叫赋税重地”尽管知道孙承宗所说的乃是实话,李悠还是忍不住出言讽刺道,江南的士绅占据了天下最为肥美的土地,掌握着天下最为雄厚的资金,过着天下最为舒适安逸的生活,却一再仗着自己的特权躲避缴纳赋税的义务,而且对待麾下的百姓也是极其苛刻,这江南的富庶不是大明的,也不是这些百姓的,而是那些士绅的,要是这样的话,那江南的富庶对大明又有什么意义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